河北冬季旅游攻略国内推荐3天(河北有座底蕴深厚的小城)
定州,在我的印象里属于保定,因为闺蜜是保定人,她爱人一直在定州工作。偶尔一次去定州,才发现定州已经归河北省人民政府直接管辖,属于河北省的直辖市。小城不大,却很干净。从石家庄坐高铁23分钟就能到定州,下车出了站就是公交车站,很方便。最值得一说的是,从定州东站出来坐定州1路车基本上可以到达定州所有著名的景点。
本来是想直奔定州博物馆的,无奈赶上闭馆。而旁边著名的定州塔要到2020年10月才能开放,好在天气很好,所以决定先去看看市容,第一站就到中山公园吧。
中山公园(免费)
走过很多城市,好像都有以“中山”命名的公园,多以纪念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而定州的中山公园的得名却与此无关。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小诸侯国叫中山国,早期中山文化主要分布在今保定市附近一带的山区,早期都城就在今定州。
定州中山公园应该是定州最早的一个公园,好像也是最大的公园,公园设施很完备。我下了定州1路车,从中山路到明月南街,从东南门也就是儿童乐园区那个门进去的。因为还没走到公园时,就看到了高高的摩天轮在蓝天下,慢慢的旋转,映着蓝天,格外显眼,于是就朝着摩天轮而去。
公园里,有假山,有人工湖,还有很多柳树,柳叶还在,泛着绿色。在这个初冬的午后,显得生机勃勃。湖里的水很清澈,能看到柳树的落叶,映着阳光,一闪一闪的。
大概以为天气晴好,公园的广场上到处都是人,玩耍的孩子,晒太阳的老人,唱歌的男人,跳舞的女人,一派人间烟火,热热闹闹。
其实公园最有看头的地方,在南门的入口处,那里应该中山主题文化广场区,其中的定州人物走廊很是引人注目,它集中了生在定州,或曾经生活在定州的闻名人物,比如中山靖王刘胜,比如宫廷音乐家李延年,比如著名诗人刘禹锡等等……
从中山公园出来,还是坐定州1路车,返回开元寺塔广场附近,准备去看定州文庙。全国各地的文庙大概都一样,都是是祭祀儒学先师孔子的场所,而定州文庙就坐落在刀枪街上。刀枪街,真是个很有烟火气的名字。下了公交车,沿着刀枪街向文庙方向走,快到时,突然看到了中山书院,门口飞檐挑梁,墙内隐隐古树参天,想了想临时改了计划,先去这里看看吧。
中山书院(免费)
定州中山书院又称中山庙学,是公元1050年宋代宰相韩琦任定州知州时依托文庙所建,曾是孔子教学的地方。它就在在定州文庙的西侧,现在是河北冀中职业学院的南校区。
进入大门,是第一重院落,院内古柏森森,古建幽雅,飞檐挑梁,文化气息浓郁,中间一条长长的甬道,似乎走过去就能穿越千年。
第二重院落的主要建筑是明伦堂,明伦堂就位于院内的中轴线上,殿前两只石狮形态各异,神情可爱。想当年,韩琦任定州知州(后任宋代宰相)。他尊师重教,倡导儒学,注重人伦教化和人才培养,便依托文庙创建了书院明伦堂。据说韩琦转任之后,苏轼任定州知州,也曾在书院明伦堂讲学,并在院中栽植古槐。
绕过明伦堂就是崭新的冀中学院了。很多学生走来走去,校园里有上体育课的,图书馆里的音乐教室时不时传出歌声,让我突然想起自己的大学生活,简单快乐,似乎没有什么烦恼...
走出中山书院才发现,原来文庙就在旁边,两地仅仅一墙之隔。
文庙(门票10元)
定州文庙,又称“孔子庙”,始建于公元848年(唐大中二年),是河北省历史较久的州府文庙之一,也是河北省保存规模最宏大、建筑格局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文庙建筑群。它可是很有历史沉淀和传说的地方。其中的东坡双槐和落星石都是很有故事的。
走进文庙,首先可见院内的两棵老槐树,被称为“东坡双槐”。相传这是当年苏东坡任定州知州时亲手所植。古槐已经有近千年的树龄,虽然是冬天,叶子都落光了,但是依旧挡不住其高大伟岸的模样。不由得想,如果到了夏天,他们估计是枝繁叶茂,能够浓荫蔽护了整个院落吧。
据清《定州志》记载:州治西二里许,道左有石,横斜三四尺,厚一尺七寸,其质浑朴坚洁,色赤黄如璞玉,相传有星坠于此化为石,故俗称“落星石”,昔日还曾将此石奉为神物。这块石头现在就在定州文庙内。一进门向左看,就可以看到它。
向里走,过了戟门又是一重院落,这里的主殿是大成殿,左右各有东西庑数间。院内古树参天,却格外寂寥,整个文庙只有我一个人徜徉。阳光透过古老的松柏洒在庙内,似乎听到远古的呼唤……
后来回来查看资料,才知道,明伦堂应该属于文庙的一部分。据《定县志》载,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废天佑寺建“先师庙”;宋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大新殿宇,市场拓学”;明成化年建明伦堂,万历年又有重修扩建;明末兵燹,悉为灰烬;后清顺治、康熙和雍正年间曾先后重修,今存刀枪街路南北两院。
北院坐北朝南,由东、西、中三路中轴对称的院落组成。中路是文庙主体建筑,现存棂星门(1980年代重建)、戟门、大成殿、官厅及东西两庑。原戟门前的泮池、石桥现均埋于地下。东路为文昌阁和崇圣祠。西路现为定州师范学校占用,主要建筑有仪门、明伦堂等。南院为节孝祠,1970年代复建。
从文庙出来已是夕阳西斜,匆匆忙忙穿过崇文街,赶往贡院,两地相距不过七八分钟的脚程。
贡院(门票20元)
科举制度,曾被历史学家冯天瑜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它为平民百姓入仕登上朝堂,提供了一个竞争的平台和机会。而定州的贡院,则是我国北方唯一保存完好的州属贡院。
清雍正以前,每逢岁科文武两考,所居定州区域之考生,都要到到真定府应试。但是当时交通不便,往来甚难。后来王大年到定州任知州,发现了这种情况,于是在清乾隆四年,经请示约乡绅数十人靠众人捐款,创建了定州贡院。
后来,道光12年,定州牧王仲槐对已破败不堪的贡院筹款重修,使贡院旧貌换新颜,成为定州一景。现在的贡院,大概依旧是旧时的模样吧!夕阳西下,古老的楼阁焕发着岁月的光辉。
一进贡院大门,我就被眼前的魁阁号舍深深吸引。从进门这个角度看,这座魁阁号舍犹如一只鸿雁,欲振翅高飞,凌空翱翔。当时的设计者是否寓意,在此中学习的学子们能鸿燕展翅高飞,就如同舍呢?
走进才发现魁阁整体建筑为半四角攒尖顶结构,全貌呈品字形罗列,正中攒尖顶,两侧依次降低。从侧面看,建筑殿脊叠涩,四层出檐,那些翘起的翼角如鸟出翼,欲展翅飞翔。而魁阁后面则与号舍如此相连,构造别致而巧妙。
在二层的阁楼中间,是一尊魁星。相传,魁星是主宰文章兴衰的神,他的形象是取“魁”字会意而做,一脚翘起如魁字的大弯勾,一手执笔若点状,以示点中了合格的士子。魁星点斗,是文运兴旺之兆,所以清代的学子们对这尊神像毕恭毕敬,每当开考之前,学子们都要携香烛供果前来拜祭。而这个位置正好,一进门就可以看到。
穿过魁阁进入号舍,发现里面很宽大,应该可以同时容纳几百人在此考试。遥想当年,考生路很是漫长,从童生到生员,再到贡生、进士,进士的第一名才是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魁阁……
而作为参加科举考试的最初一级考试,定州贡院的院试就会十分严格。考生需先在门口点名,经过搜身后方能进场。然后经过二门,进行复查。随后,考生进入考场——号舍。号舍内部十分宽阔,里面的考场分左右两侧。在考生答卷期间,差役会进行巡逻,以防考生作弊。
在考生答卷完毕后,需向里走,经过一道门槛进入大堂交卷。这道门也被称为“龙门”,取鲤鱼跃龙门之意。试卷过了这道门,就不能收回了,这道“龙门”便成了决定考生命运的地方。而现在号舍里,展示着很多过去的文物。
在几百年的岁月里,定州贡院几经修缮。但是在大堂门口,也就是那道“龙门”前的两根盘龙柱却从未遭破坏,且保存最为完整。
为什么能完整保存下来嫩,这得益于中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先生。1926年至1936年的十年时间里,晏阳初先生在定州做平民教育的实验。当时晏阳初先生讲学时,把此处作为讲台,在这两根柱子的位置砌了一堵墙。两根盘龙柱被包裹在里面,平安度过了数十年。
直到2005年维修时,工人推倒影壁,里面的这两根盘龙柱才被发现。这两根高4米的盘龙柱,浮雕用汉白玉雕成,柱身分别刻有一条腾云驾雾的祥龙,龙体屈曲盘旋,云腾向上。盘龙柱上的浮雕依然清晰,栩栩如生。仔细观察会发现,柱子顶端的四角都雕有小狮子,取“狮狮如意”,也就是“事事如意”之意。
定州贡院当年不仅有文试还有武试,走出魁阁号舍,就可看到一座“揽胜楼”,它就是考官观看武生比试的地方。登临其上,可俯瞰贡院全景,遥想当年宏大的科考场面,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不过现在好像并没有开放。
流连在贡院里,要想着这里曾经的过往,思绪似乎穿越了很久,不知不觉夜色降临,工作人员也把我请出了贡院,唉,到了归家的时间。
慢慢穿过贡院门口的广场,看到了远远的定州塔,茫茫的夜色里一层层被点亮,焕发着千年不变的光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