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第二十八计全集(三十六计第十计笑里藏刀)

三十六计第二十八计全集(三十六计第十计笑里藏刀)(1)

三十六计第二十八计全集(三十六计第十计笑里藏刀)(2)

【题解】原意是形容脸露笑容而心有杀机,或外表和善,内心凶狠。在军事上就是表面缓和,借以麻痹敌人,暗中则积极准备,等待时机,突然行动,一举全歼敌人的策略。计名原意为以友好的态度接近对方,使对方解除警戒之心。

【原文】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译文】表面上要做得使敌人深信不疑,从而使其安下心来,丧失警惕;暗地里我方却另有图谋。要做好充分准备,然后再采取行动,不要引起敌方产生意外的变故。这就是外表上柔和,骨子里却要刚强的谋略。

【计名典故】战国时期,秦国为了对外扩张,必须夺取地势险要的黄河崤山一带,派公孙鞅为大将,率兵打魏国。公孙鞅大军直抵魏国吴城城下。吴城原是魏国名将吴起苦心经营之地,地势险要,工事坚固,正面进攻恐难奏效。公孙鞅苦苦思索攻城之计。他探到魏国守将是与自己曾经有过交往的公子。公孙鞅心中大喜,马上修书一封,主动与公子套近乎,说道,虽然我们俩现在各为其主,但考虑到我们过去的交情,还是两国罢兵,订立和约为好。念旧之情,溢于言表。他还建议约定时间会谈议和大事。信送出后,公孙鞅还摆出主动撤兵的姿态,命令秦军前锋立即撤回。公子看罢来信,又见秦军退兵,非常高兴,马上回信约定会谈日期。公孙鞅见公子已钻入了圈套,暗地在会谈之地设下埋伏。会谈那天,公子带了三百名随从到达约定地点,见公孙鞅带的随从更少,而且全部没带兵器,更加相信对方的诚意。会谈气氛十分融洽,两人重叙昔日友情,表达双方交好的诚意。公孙鞅还摆宴款待公子。公子兴冲冲入席,还未坐定,忽听一声号令,伏兵从四面包围过来。公子和三百随从反应不及,全部被擒。公孙鞅利用被俘的随从,骗开吴城城门,占领吴城。魏国不战而败,只得割让西河一带,向秦求和。这是秦国公孙鞅笑里藏刀计策轻取胜利的范例。

【用计锦囊】笑里藏刀以表面上友好、善良的言词和举止作为假象,掩盖阴险毒辣的用心和企图。它的核心是:使敌人轻信而安然不动,我方则暗中策划,积极准备, 后发制人,不使敌方得以应变。

运用此计的关键在于一个“笑”字。笑必须自然真实,掌握好分寸,使敌人“信而安之”。如果“笑”得做作,“笑”得过火,反而会引起对方的警觉。“笑”的目的是为了“藏刀”。无论何时何地,“刀”要藏在“笑”里,千万不能暴露出来,以防此计被人识破。“刀”可以明出,也可以暗出。“刀”一旦出鞘,要迅速果断使敌人不及应变。

【三种含义】使用笑里藏刀一计,要根据敌方指挥员的特点实施,对骄傲自大的要增加他的傲气;对心怀畏惧的,要表示我方的诚意,使敌人放松警惕,我方则暗中准备,寻找有利时机进攻。此计的含义有三种:

一、口蜜腹剑。嘴里讲的话比蜜还甜,心里却藏着一把杀人的利剑。正所谓“笑中有刀潜杀人”。

二、刚中柔外。表面上谦恭和善,骨子里却阴毒无比。这是一种以柔克刚的韬晦之术。其杀伤力也是最致命的。

三、伪装顺从。一方面对别人表示诚心服从,按别人的意愿行事;另一方面心怀异志,等待时机,杀人越货。

【防范对策】对笑里藏刀之计应采取如下防范对策:

一、要警惕无缘由的主动亲近。如果敌人突然对我们表现出十分亲近的样子,而我们又一时找不出同我们亲近的缘由来,那就应该提高警惕,加强戒备,这很可能就是敌人要向我们发动攻势的信号。

二、“辞卑而益备者,无约而请和者”要防。敌人的言辞突然谦卑而实际上又在加紧备战的,没有事先约定而突然来议和的,其中必有阴谋。对于这样的敌人,我们决不能完全相信,要察言观色,看透本质。

三、“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的人,我们不能完全相信,这样的人很少讲仁义道德的。

四、戒骄戒躁。骄傲自恃,刚愎自用,急躁浮动,喜欢奉承,是敌人可利用的心理缺点。敌人之所以能利用我 们,是因为我们有可利用之处,要想不被敌人利用,必须彻底克服可被利用的缺点。

【计谋范例】

善用毒计的郑袖

郑袖是楚怀王的夫人,长得漂亮,又工于心计,很得楚王宠爱。 一次,魏王赠送楚王一位美人,又年轻又热情,一下就把楚王迷住了。郑袖非常伤心,眼见被人夺爱,大有打入冷宫之险。她表面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不向楚王嗦,也不发半句牢骚,并且对那位新夫人表示出特别的好感。新夫人爱好什么衣服,喜欢什么玩物,郑袖一定给她办到;她要把房子怎样布置,郑袖也很快弄好。郑袖对新夫人的关怀,比楚王更加周到,像婢女服侍主子一样,无微不至,不仅如此还在楚王面前,大加称赞新夫人的长处。新夫人对这位老大姐也感激非常,时相过从,凡事都要大家商量,亲昵到以姐妹称呼。楚王见这对如花似玉的夫人相处得这么好,心里也十分高 兴。郑袖知道楚王绝不怀疑自己会呷醋了,暗自高兴。有一次,和新夫人闲谈的时候,似无意地告诉新夫人:“大王在我面前说你可爱极了,又漂亮聪明,又温柔体贴。只有一点,大王嫌你的鼻子略尖了点儿”新夫人摸一摸鼻子问。“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郑袖依然若无其事地答,“你以后见到大王时,轻轻把鼻尖掩一掩不就行了吗。”新夫人认为这办法好得很,以后每次见楚王时就把鼻子掩起来。楚王觉得奇怪,又不便当面相问,便问郑袖:“为什么新夫人近来每次见到我时,就把鼻子掩起来?”郑袖诚恳地答:“我也听她说过,可是——”她向楚王飞一下媚眼,欲言又止。“你说吧”楚王追问,“难道夫妻间还有什么不可以直说的话? 就算说错了,我也不怪你。”郑袖装出害怕的样子,低声说:“她说过讨厌你身上有一种恶心的臭味我身为国王,身上竟有臭味? 她会讨厌我? 岂有此理太岂有此 理”这位喜怒无常的楚王发怒了,猛力把桌子一拍,狠狠地咆哮起来: “来人哪快去把那贱人的鼻子割下来”新夫人的容毁了,郑袖立即就又独宠专房。

李斯逼死韩非

韩非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原是韩国公子,后来拜到荀子门下,和后来成为秦国宰相的李斯是同学。韩非成绩优异,总是超过李斯。李斯本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又见秦王如此推崇韩非,内心十分不快,担心韩非来秦,被秦王重视,自己的职位也就难保,于是下定主意,要处置韩非。公元前234年,韩非来到秦都。丞相李斯先以老同学名义,热情欢迎。他在府中设宴款待韩非,并安顿韩非住在秦都上好的客舍中。韩非以为秦王会召见自己,不知李斯私下从中阻拦,就在客舍中耐心等待。秦王嬴政在朝日理万机,自己已遣使专程召韩非入秦,本该韩非来京后主动求见,却过了很长时间未见动静,于是就问丞相李斯,询问韩非来秦后的近况。李斯答道:“韩非这个人恃才傲慢,他不愿见陛下。”秦王不明就里,不由得恼怒万分,下令把韩非下囚入狱,同时要狱卒不要慢待韩非,希望他回心转意。韩非无端被下狱治罪,入狱之后才明白自己中了李斯笑里藏刀之计。他想为自己辩白,但监狱已为李斯控制,无法与秦王取得联系。不久,李斯派人送毒药给韩非,并附亲笔信一 封,信中写道:“秦国已决定将客卿全部放逐,当然不会放你们回去,自己服药吧”韩非痛心自己千虑一失,被小人李斯算计,于是饮毒身亡。李斯毒杀韩非,既有维护自己提倡的秦国“先攻韩而取天下”方略的政治色彩,又有浓厚的嫉贤妒能、挟私除敌的个人色彩。韩非是荀子的高足,在师门学习时,就被荀子所器重偏爱,才压李斯,曾经让李斯心存不服。后来李斯幸运地客卿强大的秦国,出入宫阙,居丞相高位。而才高的韩非,有雄 才而不得贤主,最后国难临头,被迫客卿于秦国,偏偏遇上了自己的老同学李斯。本来李斯心胸狭窄,作为韩非自应有所提防,却被李斯施展的和蔼外表、热情款待所欺骗,不知在强秦灭韩的关头,身居秦相的李斯,如此示和的行动,正是杀机外露的表现。难怪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哀叹韩非能决断事情,明辨是非,自己却中了他 人“笑里藏刀”的阴谋。

关羽大意失荆州

三国时期,由于荆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217年,鲁肃病死。当时关羽镇守荆州,孙权久存夺取荆州之心,只是时机尚未成熟。不久以后,关羽发兵进攻曹操控制的樊城,怕有后患,留下重兵驻守公安、南郡,保卫荆州。孙权手下大将 吕蒙认为夺取荆州的时机已到,但因有病在身,就建议孙权派当时毫无名气的青年将领陆逊接替他的职位,驻守陆口。陆逊上任,并不显山露水,定下了与关羽假和好、真备战的策略。他给关羽写去一信,信中极力夸耀关羽,称关羽功高威重,可与晋文公、韩信齐名; 自称一介书生,年纪太轻,难担大任,要关羽多加指教。关羽为人,骄傲自负,目中无人,读罢陆逊的信,仰天大笑,说道:“无虑江东矣”马上从防守荆州的守军中调出大部人马,一心一意攻打樊城。陆逊暗地派人向曹操通风报信,约定双方一起行动,夹击关羽。孙权认定夺取荆州的时机已经成熟,派吕蒙为先锋,向荆州进发。吕蒙将精锐部队埋伏在改装成商船的战舰内,日夜兼程,突然袭击,攻下南郡。关羽得讯,急忙回师,但为时已晚,孙权大军已占领荆州,关羽只得退走麦城。古代兵书告诫指挥员们,没有文字条约的求和必定有诈,要防止敌方在卑躬屈膝、甜言蜜语的背后加紧战备,暗藏杀机。可惜一代名将关羽大意失去荆州。

笑里藏刀的李义府

李义府外貌温和恭顺,和别人说话,满脸露出愉快的微笑,而内心却狡诈阴险和嫉妒,所以当时人说李义府笑里藏刀;又因为他专门以阴柔害人,称他为李猫。李义府依仗皇帝的宠信任意用权。洛州妇女淳于氏,长得漂亮,因犯罪被囚在大理寺监狱,李义府吩咐大理寺丞毕正义违法将她释放,准备纳她为妾。大理卿段宝玄对释放淳于氏有异议,便将情况上奏。唐高宗命令给事中刘仁轨等审讯毕正义。李义府害怕事实真相泄露,逼迫毕正义在狱中上吊自杀。御史涟水人王义方在朝廷检举李义府,王义方上奏:“李义府在皇上的眼皮底下擅杀六品官大理寺丞毕正义。即使说毕正义是自杀,也是由于畏惧李义府的威势,自杀是为李义府灭口。这种反常现象决不能继续发展,请重新加以审核”为宣读检举的奏章,王义方让仪仗和其他官员退下,并呼喊李义府退下;李义府观望犹豫不退。王义方三次呼喊,高宗没有说话,李义府才退出。王义方便宣读检举的奏章。谁知高宗不仅不追究李义府的罪恶,反而说王义方诋毁污辱大臣,出言不逊,将他降职为莱州司户。李义府主管选拔官吏,倚仗皇后武则天的权势,专以卖官为能事,选官授爵完全没有标准,天下怨声载道。唐高宗也听到一些传闻,和颜悦色地对李义府说:“你 的儿子和女婿行为不检点,做了不少违法的事,我在为你遮掩,你应当注意一点儿。”李义府黯然变色,说:“是谁告诉陛下的?”唐高宗说:“只是我这样说,何必向我追问从哪里得来的消息呢?”李义府根本不承认自己的过失,缓步离去。唐高宗因此很不高兴。自称可以望云以预言吉凶的杜元纪说,李义府的住宅有冤狱造成的怨气, 应当积蓄二十万缗钱抑制它。李义府相信了他的话,于是搜括更加急迫。李义府为母亲守孝期间,每月在初一、十五给他哀哭亡母的假期时,他总是穿便服与杜元纪出城东,登上古坟墓,观望云气。有人报告李义府是在窥测灾异,图谋不轨。李义府卖官鬻爵,收受了长孙延七百缗钱后,授给司津监官职。右金吾仑曹参军杨行颖将此事告发,李义府被捕入狱。唐高宗下诏令将李义府削除名籍,流放崔州。自从李义府流放后,朝廷官员日夜担忧他再回朝廷,直到得知他的死讯,大家才把悬着的一颗心放下来。由此可见,善于“笑里藏刀”的李义府是多么的可怕!

李林甫口蜜腹剑祸及朝纲

李林甫是唐玄宗(明皇)做皇帝时有名的奸臣和阴谋家。他依靠狡诈计谋,攀附权贵,阿谀皇上,打击排斥异己,从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五月至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十一月,霸居宰相职十九年,是玄宗时期在位最长的一位相臣。李林甫在位期间,无德无才,别无建树,倒是被朝臣异口同声地公认他“甘言如蜜,肚里铸剑”。后 世“口蜜腹剑”一语,即由此得来。李林甫表面上装得十分厚道、和善,对人说话满嘴的甜言蜜语,让人觉得他是个大好人。实际上,他时时刻刻总想暗算别人,尤其要陷害那些得罪过他的人、不投靠他的人,或者是才能比他高的人。李林甫靠着迎合唐玄宗的心意,巴结玄宗最宠爱的妃子,讨好玄宗最亲近的宦官高力士,取得了玄宗的信任。唐玄宗想把李林甫提为宰相,跟老宰相张九龄商量,张九龄看出李林甫不是正路人,就直截了当地说:“当宰相的人,关系到国家的安危。陛下如果拜李林甫为相,只怕将来国家要遭到灾难。”这些话传到李林甫那里,李林甫把张九龄恨得咬牙切齿,便决心伺机报复。由于张九龄经常给唐玄宗提意见,唐玄宗越来越讨厌他,加上李林甫的造谣诽谤,唐玄宗终于找了个借口撤了张九龄的宰相职位,让李林甫当上了宰相。从此,张九龄便接二连三地受到李林甫的打击迫害,最终被贬出京城,病死在外地。在李林甫当宰相的这十多年里,一个个有才能的正直的大臣,几乎都遭到排斥,一批批钻营拍马的小人却受到重用提拔。李林甫作为一个阴谋家,为达到专权用事目的,熟练玩弄笑里藏刀计谋,表面上予人温柔恭顺的印象,好像可亲可近,实际上暗藏杀机,在其笑面背后,下设悬崖陷阱,人们无以测深浅,一旦为其迷惑上当,不死即伤。李林甫靠此术逐步排斥异己,张九龄、李适之等贤才忠良一一被贬逐杀害。 在他的专断跋扈下,加上唐玄宗自己的昏庸放纵,唐初比较清明的朝政风气为之一变,正是在此时候,埋下了后来安史之乱爆发的祸根。

三十六计第二十八计全集(三十六计第十计笑里藏刀)(3)

三十六计第二十八计全集(三十六计第十计笑里藏刀)(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