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满背女性(美式性别自由)
性别运动,一直是驴党的重点工作。
最近这阵子,一位叫做山姆·布林顿(Sam Brinton)的“人类”,被拜登总统任命为了美国能源部核能办公室乏燃料和废物处理部门的助理副部长。
就是这位,山姆·布林顿在正式会议上的装束
而之所以用“人类”一词,是因为,布林顿一直拒绝别人称呼自己为“先生”或者“女士”。
按照他自己的解释——“我就是我,不要用性别来定义我。”
有人问布林顿——“你去哪个卫生间?”
布林顿回答道:“那得看我今天是什么角色。”
山姆·布林顿令人迷惑的画风
这样的回答,放在如今的美国,确实没什么大问题——连“切一刀”都省了,he、she,或者it,全凭心自己的心情来决定。
近些年,为了迎合LGBTQ 运动,以“灯塔国”为代表的西方圈子里,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时髦”的操作——对于公民的性别判断,除了参考其天然的身体特征外,更应该尊重当事人的“心理需要”和“个人认知”,如果只根据生理特进行性别划分,则属于一种反人性、反人权的行为。
而且,这样的操作,确实还有法律撑腰,早在2016年奥巴马将要卸任那会儿,就推出过关于LGBT的平权法案,内容大致围绕着一些公共场合,你可以根据自我认知的性别选择进入男性或者女性卫生间、浴室、更衣室等等。
不过,还没等到怎么落实,特朗普上台后,就一锤子将其废掉了。
四年后,风水轮流转,拜登政府一就位,又马上把恢复和深入细化LGBTQ 的平权法案当成了头等大事,推出了更“牛”的《性别平等法案》(The Equality Act),堪称奥巴马版的plus——不仅厕所、更衣室、试衣间、淋浴间、监狱等公共场所,都可以根据个人的自我性别认同来决定,甚至那些自认为“生理男,心理女”的LGBT们,还可以去享受针对女性群体的政策,比如参加女性运动比赛,然后以女性运动员成绩去报考名校,挤占女性申请名额等等。
自我认知是女生,就可参加女子游泳比赛——看“她”和其他女选手的身材对比!
另一位参加花样滑冰锦标赛女子组的“非二元性别者”蒂莫西·勒杜克(一种泛性别者)
当然,依照法案的规定,你如果生理女,心理男,你去男性卫生间、浴室或者参加男性比赛也是同样不得歧视的。但貌似具体实践上,出现的都是“自认为是女人”的壮汉进出女性私密场所、参加女性比赛,反过来的,十分罕见。
开头说的这位山姆·布林顿,则更厉害,他属于性别可随着心理和环境改变的Gender Fluid ( 流性人),再加上异装癖喜好,堪称跨性别群体里的“扛把子”选手。
这个Gender Fluid( 流性人)和Bigender(双性人)还是有明显不同的——双性人是在两种明确的状态间切换,而流性人的变化则是——在不同时间,都有可能做出新的性别认知,重点就在于“流”(Fluid)字。
这算是画风比较正常的
不过,抛开Gender Fluid这个耀眼的“政治正确”身份,山姆·布林顿的资质也是可以的——论教育背景,布林顿拿到了麻省理工学院完成了双硕士学位;论工作经验,布林顿还曾在美国仅有的核废料初创企业之一,Deep Isolation ,担任过全球政治战略主管。
只能说,山姆·布林顿的专业履历都对口,跨性别属于buff加成,算是“锦上添花吧”。
毕竟,在人才济济的美国能源部,不掌握点“职场密码”,怎么能顺利脱颖而出呢?
而要说另一位充分利用了这个“职场密码”的,还当属去年10月19日,拜登新任命的一位叫做雷切尔·莱文的美国公共卫生服务军官团的负责人(类似其他国家军队里的卫生部门的部长),她的军衔为美国四星海军上将。
任命现场
近40年来,四星上将就是美国军队现役的最高军衔。
通常,这样的军衔,对服役经历和相关立功情况,都有着很严苛的要求。
典型的,当属在雷切尔·莱文上任前一天,2021年10月18日去世的前国务卿科林·鲍威尔——他在服役的第32年,多次立下战功后,才晋升为的四星上将。在漫长的军旅生涯中,鲍威尔曾经参加过越南战争,指挥过巴拿马战争、海湾战争。
但这位雷切尔·莱文,在当四星上将之前,竟然一天军旅生涯都没经历过。
要说其“过人之处”,除了她本人职业医师出身,后来又担任过卫生官员,负责掌管美国公共卫生服务军官团,专业方面还算对口外,其最大的“亮点”还在于——她原本是个“他”。
这位莱文“女士”,54岁前是个莱文“先生”。
在当“他”时,莱文先生和前妻育有两个孩子。2011年,他做了手术,成了一名“她”,然后夫妻变“闺蜜”...此后,她似乎就如同掌握了“职场密码”一般,一路开挂,迅速飞黄腾达起来。
曾经的莱文一家
老实说,雷切尔·莱文比起“流性人”山姆·布林顿来说,还是更显有“诚意”。
她好歹是认真做了手术的,穿着也完全女性化。而且,对于同事们来说,直接用“女士”和“she”,来称呼她即可;
而作为布林顿的同事,你根本无法把握,这个“人类”此时性别“流”向了哪里....在称呼方面,更容易令人不知所措。
除了前面说到的《性别平等法案》(The Equality Act),2021年7月,美政府又出台了一个政策,将在护照上添加第三种性别选项——“X”性别护照就此诞生。
首位拿到X标记美国护照的“双性人”,63岁的兹伊姆希接受采访时画面
同时,美政府还表示,将进一步放宽政策,在护照和其他证件办理方面,要让公民们可以自由决定自己的性别——凭心理认知即可,不一定非得去做手术。
不过,“头彩”还是被另一个欧洲“民主样板国家”先抢到了手——据瑞士最新法案规定,自2022年2月起,任何“坚信”其不属于其之前在公民身份登记簿中登记的性别、且年满16岁的瑞士居民,只需花费75瑞士法郎(约人民币520元),就可以更改身份登记簿中的性别;而未满16岁的,则需经过法定监护人同意,也可以改性别。
而且,这样的“改性别”,操作起来并不复杂——申请人只需要一次谈话,然后缴纳手续费,就可以正式改变性别,无需上提供任何生理方面或者服药、手术相关的证明……
结果,就有人开始充分发挥其中的bug...
比如,一个特别“合法”的操作是:即将服兵役的男性可以先改成女性,以女性身份全职工作到30岁,再把性别改回男性(瑞士作为武装中立国家,18-30岁的男性都需要服兵役)。
或者一位老大爷花上75瑞士法郎把自己改成“老大娘”,这样,就可以提前两年退休啦!
总之,区区75瑞士法郎,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不过,综合各行各业来看,“性别自由”做得最大胆的,还当属美国。
按照民主党政府的《性别平等法案》(The Equality Act),作为一个美利坚公民,你生来属于什么性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目前“内心渴望的那个性别——你心理认同什么,就是什么;
为什么要加“目前”二字呢?因为,这个心理还可以随时“转换”,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开头说的那位麻省理工毕业的山姆·布林顿。
讲真,为了照顾到这些LGBT群体,以及他们可能随时“变化”的“心理性别”,美国政府和民间各个企事业单位,可算是操碎了心。
如今的白宫官方网站可供选择的那些“性别包容”的代词,共有五种(下图)。
还有去年改名叫做了“元宇宙”的Facebook,则非常贴心地给用户提供了56种性别选项,其中就包括了山姆·布林顿的那个Gender Fluid( 流性人)。
第二行左数第二个Gender Fluid( 流性人)
然而,“元宇宙”这个还算不上最多的,据美国媒体自己的报道,有些网站给注册者提供的性别选项,竟然多达72种!
类似的还有全美各高校。目前,全美有50余所大学,允许学生选择自己的性别,即便其选择跟医学证明文件上的性别记载有所不同,也没有关系。
比如,爱因斯坦的工作单位,美国东北海岸的普林斯顿大学,其学校官网和相关服务网站上,都提供了——“男性”、“女性”、“性别不一致”、“性别不确定”、“跨性别”、“其他”这六个选项。
你喜欢哪个,就选哪个即可,不受你真实生理状况的“制约”。
同时,老师们和学校管理人员,为了体现“性别平等”,日常工作中,也都得小心翼翼,反复掂量,以避免“踩雷”。
涉及“性别平等”的议题,跟咱们印象中的“男女平等”不同,美式“性别平等”,内容相当繁杂而且异常烧脑。
首先就是,不可“冒昧”地只凭借学生的外貌特征来选择“she or he”(她和他)。
也就是说,你看一个学生长得是男生模样,说话也是男生的特征,但他的内心可能觉得自己是女生,你用“he”就会冒犯他,涉嫌“性别歧视”;同理,一个长着女子模样的学生也有可能觉得自己是男的,你可别随便用“she”。
但总的来看,还是“生理男,心理女”的现象更为普遍。
除了称呼,在日常校园环境中,你看到一个男生要进女厕所,也不能直接上去阻拦——正如前面说的那样,按照美国的现行规定,“跨性别群体”能直接按自己心理认同的那个“性别”,选择男女厕所,跟其生理和外貌上是男是女,关系不大。
一个”政治正确“的厕所
日常谈话,你也得多加注意。
比如,你已经确定对方是男生了,但是,你还不能直接问他“有女朋友吗”,应该问“有对象吗?(spouse)”——因为,上来就问“有女朋友吗”,就等于默认这男生喜欢女人,万一踩雷了呢,还将面临被指责“性别歧视”的风险。
有意思的是,“性别平等”议题上,美国的好基友,英国人也从未“自甘落后”。
去年底,一位叫做麦克斯·艾奇逊的直男记者(下tu),留着络腮胡子,身高1.83米,说话声音粗重浑厚,但凡属于认知正常的人,肯定不会把他当作女性。
他亲自测试了伦敦25家全球著名时尚零售业门店。
在这些门店,麦克斯·艾奇逊拿着女士服装(包括内衣),直接说自己是女人,竟然全都成功地进入了女试衣间。
这25家门店里,唯一表现过迟疑的,是伦敦耐克城的店员。但在一脸络腮胡子的麦克斯·艾奇逊再三强调“我就是女人”后,最终还是没敢拦他。
这样的操作,既不用手术,也无需刻意乔装打扮,直接靠着“我认为”,即可决定自己的性别——我平时是男性,但我进女厕所、女澡堂、女试衣间的时候,自我认知就成了女性,敢拦我,就是性别歧视!
以前,英美的女厕所进来个老汉,女士可以直接大声求援。
而如今,女士们连直接大声及时呼救的权力都没有了。
因为,在对方明确做出危险行为之前,你就大喊“女厕所进来个男的!快把他弄走!”,这属于对“跨性别群体”赤裸裸的歧视;但你等他做出危险举措时再喊叫,估计啥啥的都来不及了。
这样的事儿,也并非就没发生过。
比如,下图这位被众警察摁在地上摩擦的美国老汉,是一名屈辱而悲愤的老爹——2021年5月,他的女儿在学校的女厕所被一名“自认为是女生的穿裙子的男生”强暴。
被摁住时,他还大喊——我女儿在学校被强暴了
女生的父母愤怒地来学校讨说法,但学校全无诚意,只是扯皮,不给任何明确的说法,甚至不承认有强暴这回事儿。
同时,老汉夫妇还遭遇了一群支持“自认为是女生的穿裙子的男学生就是女生”的家长们的“围攻”——强奸案是被刻意用来抹黑LGBT的“阴谋”,他们是无耻的撒谎者!
此情此景下,这位屈辱的老爹终于爆发了,但很快被现场的警察制服并遭到逮捕。
结果,闺女被强暴后来学校讨说法的老爹,竟然被控“行为不检”和“拒捕”,被判了10天监禁。
而那位在女厕所施暴的穿裙子的男生,竟然安然无恙地被短暂拘留一天后放出,并顺利转学,三个月后,又在另一所高中的教室里,性侵了女同学....
但凡脑子能用的人,都能想明白,这些所谓的“性别平等法案”的出台,就真的就能立竿见影的维护“弱势群体”的权利吗,还是令更多的弱势群体,暴露在更加难以辨识的危险之中。
其实,跨性别心理认知,自古以来就存在于人类和动物之中,属于一种小概率的心理现象。我们必须正视和接受这样的存在,不可歧视他们....但终究也不应该去引以为荣,以“性别自由”为幌子,去发扬光大吧?
尴尬的是,这样的“性别自由”,一旦走向偏执,难免就成了一些坏人的隐身衣和保护伞——这导致,如今的一些场合,美国人民居然连上个厕所,都遇到了巨大的困惑,甚至面临着不可控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