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如何听朱棣的话(书读的多就是优等生)

历史上,唯一一个地方藩王造反还能成功上位的,只有朱棣一个人。在他之前,不论个人还是组团如七国之乱都没能掰得过中央的大腿。从这点来说,朱棣的成功是偶然;可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必然,导致必然的源头就是侄子朱允炆。

当初朱元璋为啥要选朱允炆,最大的可能是被个人情绪左右了。要论正统,朱允炆只是庶子;要论出身晋王秦王都是马皇后所生,而朱允炆又不代表功臣武将的利益。所以朱允炆当上皇帝必然得不到该有的权威。

朱允炆如何听朱棣的话(书读的多就是优等生)(1)

如果朱标没死,那他一定是一位理想的皇帝,至少能让那些藩王功臣武将们不敢有非分之想。但事实就是,朱元璋最喜欢最看重的接班人朱标中途死了,接任的朱允炆完全是个政治小白,从这点上,他就比那些早年就跟随朱元璋征战南北的叔叔们差的多。

所以说朱允炆即使读再多书,也学不到现实中的斗争经验,但读书多却产生了一个消极的后果。朱允炆深受儒家教育熏陶,向往理想的政治,而过于追求理想最容易走向极端。

朱允炆如何听朱棣的话(书读的多就是优等生)(2)

再看燕王朱棣是什么人,从小父亲不疼弟弟不爱,十岁就被踢到北京去抵御蒙古人。残酷的环境最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朱棣在尔虞我诈的军营中渐渐成长为一个将才,他懂得如何去玩弄权术,这点十个朱允炆比不了。

说实话,朱元璋为了朱允炆能够顺利的执政,把事情都做绝了,不惜在历史上留下恶名。那些和藩王沾亲带故的武将如冯胜、傅友德、蓝玉们,都被杀了,藩王们的势力也受到极大的削弱。可以说,只要朱允炆上台后老老实实的工作,保一个太平盛世是没问题的。

朱允炆如何听朱棣的话(书读的多就是优等生)(3)

只可惜,理想的皇帝遇见了三个理想的大臣,这是朱元璋当初替朱允炆选领导班子时唯一的败笔。可能是老朱认为这些儒学大师忠于皇帝,比那些武将们好控制。而朱允炆也觉得自己似乎不那么正统,急于把权从叔叔们那夺回来。

总而言之,为了所谓的理想中的君主专制,他们过早的动了藩王的利益。动就动了,关键这些书呆子一点心机都没有,既不懂轻重缓急,也不懂温水煮青蛙,更不懂凡事不能做绝。当年汉景帝削藩流过的泪,书上难道没有?

结果,朱允炆把几个藩王搞得倾家荡产,最可怜的是湘王,全家都被逼死了。这让削藩的最大目标朱棣怎么想,一点活路都不给,不反才怪。

朱允炆如何听朱棣的话(书读的多就是优等生)(4)

要说朱棣是不是真被逼反的,其实是有待商榷的。因为即使不削藩,根据记载,朱棣对朱元璋在朱标死后选小白朱允炆也颇有怨言。还有就是一个传奇的人物,姚广孝,让朱棣早有反心,这里就不细说了。总之,朱允炆削藩正好给了朱棣一个借口,没这个借口,恐怕朱棣造反得等到猴年马月。

反就反了,这时中央军是朱棣的三倍,领土更没的比,朱允炆基本稳操胜券。可他又出了一个神操作,启用李景隆为主帅,多半是看在他爹是名将的份上。可会打仗这件事是铁定不会遗传的,这是朱允炆不会用人更不会看人,他还是凭着天真的主观意愿。

朱允炆如何听朱棣的话(书读的多就是优等生)(5)

再者,朱允炆削藩直接影响的是人心,朱棣长途奔袭,假如其他边王他们趁虚而入怎么办?朱棣不担心,因为朱允炆把其他叔叔们都推到了观望甚至支持朱棣的位置上,给了朱棣很大的操作空间,能够屡次出险棋制胜。

更可怕的还在朝廷内部,朱允炆上台要想加强皇权,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不是削藩,是要先给糖果笼络朝中的功勋武将。他应该想到,自己上位本就不正统,更没有自己的统治根基,应当迫切取得朝廷内外的信任,建立自己的集团。

结果,家里没摆平,自己人都不承认自己,还要鞭长莫及的去动最大的地雷。这些,皇帝想不到,难道那些齐泰、方孝孺、黄子澄们想不到?

可以说,朱标不死,啥事没有。朱标一死,朱允炆即使读书再多,也比不过朱棣,因为他这个叔叔的价值观是实践里打出来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