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是怎么打起来的(讲述不一样的长平之战)
秦军
长平之战,是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爆发的一场大战。两千多年来,历代兵家、学者都极关注此役,对其进行研究。随着研究的系统深入,一些结论也逐渐成为“常识”,比如白起的坑杀,赵括的无能,等等。不过,细翻史籍及有关考古发现,有以下三件“常识”,似有重新探讨的必要。
一、秦、赵长平之战能否避免?很多人认为:如果韩国上党郡守冯亭不将“祸水”引向赵国,而是遵王命纳地降秦,或者死战不降杀身成仁,是不是就不会引爆长平大战了?如果赵孝成王、平原君赵胜不贪恋上党,是不是就不会引火烧身了?秦、赵长平大战完全可以避免!事实果真如此吗?
秦自商鞅变法后,国家富强,东向争霸已成为历代秦君的使命与抱负。秦东进战略,曾多次调整:
秦惠文王末、秦昭襄王中期,秦主要着力于南线攻伐,秦、楚多次激战。然而,公元前278年,白起挥军攻占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后,因楚凭恃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山脉、方城关、平皋关等天险,阻碍了秦对楚的进一步大规模用兵,迫使秦国调整东进战略,实施东攻韩、魏,南防御楚的策略,秦、魏间战争日渐频繁、激烈。
秦将 白起
范雎入秦后,向秦昭襄王献“远交近攻”之策,秦东进攻韩、魏战略更加明确。具体而言,以河东郡为基地,扩展河内,蚕食南阳,隔绝、吞并韩国上党郡,为日后进一步扩张打开门户。因此,对秦而言,上党郡是必夺之地。
对赵而言,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上党郡十七座城池,足以让平庸的赵孝成王、赵胜利令智昏。但这并不是赵国出动重兵与秦鏖战长平的根本原因。赵孝成王、赵胜等虽才具平庸,但在秦占上党后,进而对赵国形成战略包围、全力攻赵的战略走势,还是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的。因而,赵必夺上党,堵住秦伐赵的路径。因此,秦、赵长平之战势难避免。不过,由于冯亭等韩国上党军民的偶然抉择,让秦、赵一场关乎两国国运的战略决战,突然、提前、意外地选择在了长平(今山西晋城高平市西北)。
赵孝成王
二、白起有没有坑杀赵国40余万降卒?长平之战后,白起下令坑杀40余万赵国降卒,白起也因此被后人骂为“杀神”“人屠”。可是白起真的坑杀40万赵国降卒了吗?
在较早记载此事的历史文献中,并未提及白起坑杀赵国降卒事。《战国策·秦策三》中说:“白起……北坑马服,诛屠四十余万之众。”《史记·秦本纪》:中说:“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六国年表》、《韩世家》也都用“杀”,而非“坑”字。也就是说,战国、秦汉史书只是记载赵军被“诛屠”、被“杀”总计40余万,而不是降秦及被白起坑杀的降卒数40余万。
不过,在《史记·赵世家》中,司马迁开始将这一数字与白起坑杀降卒明确联系起来:“赵括军降,卒四十余万皆坑之。”“降”、“坑”等文字的使用,使白起坑杀40余万赵国降卒事,自此成为铁案。即便以考辨精审著称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多沿此说。然细稽史实与情理,这一记载很难成立。
秦军
首先,从赵国人口数、兵源数及此役在赵国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来看,赵国投入长平之战的总兵力,极可能不足40万。有关研究表明,战国后期,赵国人口总数约在170万—223万左右。除去不堪服役的老弱病残妇女,役龄成年男子数约为4O—50余万左右。从情理上来说,赵国统治者决不可能将40余万役龄成年男子全部派往长平战场。理由如下:
第一,赵国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成年男子从事劳作。否则,赵国经济必将迅速崩溃,赵军也将不战而败。
第二,赵国是“四战之国”,首都邯郸、境内要地、边疆要塞都需要军队守御,不可能倾全国兵力于长平战场。否则,赵国即便不亡于秦,也要亡于楚、齐等虎视眈眈的列强。
第三,长平之战虽事关重大,但无论对秦还是对赵来说,都不是关乎两国生死存亡的战略决战。赵国统治者无需将全部或绝大部分兵力投入此役。据推测,长平之役,赵国投入的总兵力最多可能在20万左右。
秦军骁勇善战
其次,史书记载,秦军虽与赵军仅鏖战数月,但死伤惨重。《史记·白起列传》:“秦卒死者过半。”骁勇善战的秦军尚死伤如此惨重,即便赵全军参战,又怎可能在数月鏖战中全无死伤,全都幸存并降秦呢?况且,如前所述,赵军投入的总兵力约为2O万左右。经数月鏖战,即便与秦军打成1:1的战损比,死伤者当在10万左右。长平之战决战时,白起甚至只用2.5万人即可切断赵军后路,只用5000骑兵就能轻松穿插、突破赵军主阵地。这表明,其时参战的秦、赵两军可能都不会超过10万人左右。再扣除死伤、溃逃,最后降秦被杀的赵军,可能不过数万人而已。
长平之战
再次,《战国策》、《史记》等记载秦军杀降时,或言“诛屠”,或言 “杀”,或言“坑”,表明坑杀并不是秦军杀降的唯一方式。退一步说,从技术角度而言,坑杀比斩杀等屠杀方式要费时、费力得多。很难想象,秦军会不计疲劳、耗费,在短时间内,就能坑杀40余万赵军降卒。
最后,经对古长平战场埋葬坑中死者遗骸进行的法医检测表明,很多死者在被埋葬前已经头、躯分离,或头部等曾遭钝器、刀器等造成致命伤,也就是说他们被埋前就已经死了。虽然目前尚难断言,这些尸骨坑究竟是秦军杀降遗址,还是某次战斗结束后秦军或赵军掩埋战死者所在,但也能从侧面表明,大规模的坑杀并不存在。
长平之战古战场
三、赵国战败的锅,应不应该完全由赵括背?论及长平之战赵国战败原因时,人们的共识 常识是:幸亏廉颇采取筑垒固守的战略,才得以与秦国相持三年。后来,赵王中了秦的反间计,派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赵括一改廉颇战略,盲目出击,终遭惨败。如果赵军始终由廉颇指挥,如果赵王不中秦国的反间计,如果赵括遵循廉颇的固守战术,赵国不至惨败。因此,赵括是赵国战败的“罪魁祸首”!这一“常识”对赵括而言公允吗?合乎史实吗?
廉颇
长平之战赵国战败,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赵国综合国力远逊秦国。就综合国力而言,经过商鞅变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的最强国;赵国虽强,但仍逊于秦国。况且,长平之战前夕的赵国,已政治腐败、经济凋敝、贤退佞进,国势日衰。廉颇固守相持战略虽可收一时之效,但也令脆弱的赵国经济难以承受。赵孝成王责备廉颇守而不战,并非昏聩无能,只求速胜,主要是因为赵国国力已难以为继,不利于持久战。换句话说,如果赵军继续实施廉颇的固守战略,极可能因粮尽援绝而坐以待毙、不战自溃。急速出击,或许会死中求生。
其次,赵孝成王为首的高层决策者昏聩无能,关键时刻一系列决策失误,也是导致赵国长平之役战败的重要原因。长平之战爆发后不久,赵军稍遇挫折,赵孝成王就开始首鼠两端:他一会打算亲率主力前往会战,一会又想与秦议和。大臣虞卿建议重金贿赂楚、魏,联合抗秦。赵孝成王否决了他的提议,派宠臣郑朱至秦议和。秦昭王与范睢隆重款待郑朱,不过是为了向诸国显示秦、赵和解,从而使赵国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秦国最后确如虞卿预料,拒绝与赵议和。战役后期,秦国倾全国之力,支援前线:“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而赵国却依然首鼠两端,莫衷一是。在否决廉颇固守策略、派赵括取代廉颇等问题上,赵孝成王也是昏招屡出。一系列的决策失误,终致赵遭惨败。
虞卿
文史君说长平之战,是关乎秦、赵两国国运的战略决战,实难避免,只不过因一系列偶然因素,历史将这场决战地选择在长平。长平之败,赵括作为战役后期的主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当时赵国国力逊于秦国、赵统治者一系列决策失误,才是赵军战败的根本原因,赵括只是充当了背锅侠。
参考文献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1980年。
沈长云:《赵国史稿》,中华书局,2000年。
宋裕:《白起坑赵卒有“四十万”吗? 》,《晋阳学刊》1983年第3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长平之战遗址永录1号尸骨坑发掘简报》,《文物》1996年第6期。
孙闻博:《范雎“远交近攻”与秦对外战略的北移》,《西北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郛生)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