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的别称有哪些 语言学视野中的泰州地名

地名是人们赋予地理实体的名称,大多数地名是当地人命名的,地方色彩浓郁,它们世代相传,是一种特定的文化象征不同时期不同由来的地名,可以见证一地的历史和文化汉语的地名,多数采用“专名 通名”的形式,也就是语言学所谓从属的向心结构,通名是中心词,专名是修饰语泰州及附近的地名,通名大都跟普通话相同,也有些不见或少见于普通话,专名则花式繁多,反映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泰州的别称有哪些 语言学视野中的泰州地名?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泰州的别称有哪些 语言学视野中的泰州地名

泰州的别称有哪些 语言学视野中的泰州地名

地名是人们赋予地理实体的名称,大多数地名是当地人命名的,地方色彩浓郁,它们世代相传,是一种特定的文化象征。不同时期不同由来的地名,可以见证一地的历史和文化。汉语的地名,多数采用“专名 通名”的形式,也就是语言学所谓从属的向心结构,通名是中心词,专名是修饰语。泰州及附近的地名,通名大都跟普通话相同,也有些不见或少见于普通话,专名则花式繁多,反映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泰州把池塘叫做“汪”,“汪”是一个很古老的词,《左传》“桓公十五年”有“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汪。”但泰州有好些用“汪”做通名的,不是池塘而是村庄,如泰州西郊的魏家汪、东郊的十三里汪。泰州城区也有好几个地名用“汪”:昭昭汪、夏家汪、常汪、薛家汪、打牛汪。民国二年测绘的泰县城厢图,除此以外还有游府汪、王家汪、陈家汪等等,凡汪,图上都标明是水体。到二十世纪50年代,除昭昭汪还是池塘外,这些汪都已成为居民点,旧城改造后更是高楼林立,如今三四十岁的人无从想象泰州城里有过众多的池塘了。泰州北部里下河地区,水网交织、湖泊纵横,沼泽地貌特征明显。兴化说湖,“湖”、“荡”并称,既说“得胜湖、郭真湖、吴公湖”,也说“乌巾荡、南荡、花粉荡”,平旺湖又称黑高荡,“湖”、“荡”不分彼此,语义没有明显的不同。不过,“荡”还是村庄的通名,如沈家荡、杨家荡、高家荡。姜堰湖泊虽少,村庄倒有不少以“荡”做通名的,如仲家荡、马家荡、放牛荡。以“荡”为名的地方地势低,容易积水,其实原本是湖泊,逐渐干涸又逐渐成为聚落,名称没有改变罢了。“泽”的原意是湖沼、聚水的洼地,今泰州一带古代有长洲泽,见《后汉书·郡国志》、《舆地纪胜》等书。南北朝时,刘宋跟北魏在江淮之间大战,海陵因为“多陂泽”,北魏的兵马“不敢往”而苟安一时,见《宋书·索虏传》。现在兴化有刘家泽、周家泽、武家泽、戴家泽,姜堰靠近兴化的地方有三里泽,这里“泽”已不指水体或沼泽地带而是村庄的通名,地名留下了沼泽变迁的历史。以普通话不常用的水名做村镇通名的,还有邓家浅(泰州西郊)、董家潭、靳家潭(以上姜堰)、竹泓、潘洋汊、丁家泊、夏家泊(以上兴化),等等,这些村镇现今附近仍然有河、湖。值得一说的是“潼”。“潼”字作为通名,境内仅一见,即泰州东北三十里左右的溱潼。这个地名,现在都说成“秦童”,可是,当地七八十岁的老年人称祖居地,人人都说“存中”。“潼”说成“中”,实在说得准确之至。“潼”字有三个读音:tong、chong、zhong,常用的是tong,水名,也是关名,“潼关”、“临潼”十分出名,chong、zhong极少用到,见到“潼”字,人们想到的读音自然是“tong”。然而“溱潼”的“潼”字恰恰不是“tong”。《集韵》锺韵诸容切:“潼,泷潼,湿貌”,按反切折合成泰州话,正音“中”,相当于普通话的zhong。“溱潼”的“潼”用的就是这个音,就是这个义。清初大诗人吴嘉纪有咏溱潼的诗曰:“秦潼水雾中,屋上栖野鸭。蘋花莲叶遍里巷,野鸭飞下争啑喋。有船田父皆为渔,十口五口依菰蒲……”(《陋轩诗》卷五《秦潼》),水灾后的溱潼到处是水,连空气都满含水气,用“潼”字作通名,岂不切贴不过。至于“溱”字,民国以前的文献绝大多数写成“秦”,没有“三点水”,秦潼是以姓氏做专名的。当地及迤东很多地方,“秦”、“寻”等字跟“存”同音,“存中”就是“秦潼”。溱潼距东台也是三十里,有人说,“存中”是“存”乎泰州、东台之“中”的意思,这只能算是俗词源学的解释。民国以后秦潼普遍写成溱潼,我以为是类推心理作祟,“潼”有“三点水”,“秦”也就加“三点水”了,只是连累了字典的编者,要给“溱”字添加一个读音,还必须注明是给我们泰州地名专用的,这也算得上是积非成是的典型例子。

“荡、泽、汪、浅、潭、泊、泓、汊、潼”做地名的通名,显示了泰州这一带千百年来的沧桑变化,也反映出前人开辟草莱的艰辛。而“圩、公式、垛、垎”这些少见于北方话的词作为通名使用,表现的是如何化水害为水利、跟自然共处的历史。

堤是沿江河修成的防水建筑物,泰州及附近地区不说堤说“圩”,“圩”,江淮方言音“韦”。南宋杨万里《诚斋集》卷三十二有《圩丁词十解》,前面的小序说:“江东水乡,堤河两岸而田其中,谓之圩。农家云,圩者,围也,内以围田,外以围水。盖河高而田反在水下,沿堤通斗门,每门疏港以溉田,故有丰年而无水患。”明末张自烈《正字通》也说:“今江淮间水高于田,筑堤扞而甸之,曰圩田。”里下河地区农田大量是圩田,用“圩”字做村庄通名的很多,如和尚圩(兴化)、赵家圩(兴化)、于家圩(姜堰)、九顷圩(姜堰)。

埭是一种堵水的土坝,古代在河流水浅不利行船处筑坝堵水,中间留航道,两岸树转轴,船过时以人力、畜力推动转轴,把船牵引过去。这是江淮一带古老的水利设施,《晋书》、《南史》有好多处说到它,六朝时建康的鸡鸣埭,还是历代诗人吟咏的对象。泰州境内以往埭很多,现在虽然被新的水利设施取而代之,“埭”作为地名仍旧保存了下来。1946年1月,国共两党的军队在泰州石家埭发生激烈战斗,这石家埭就在苏陈以东、姜堰以西的黄村河西侧。叫“埭”的地名多在通扬运河以南,如施家埭、马埭、南肖埭、陈家埭、柳家埭,下河地区则很少。旧时的地方志和地图,“埭”写成“垈”,是地方自造字,现在还用,也有人写成“岱”字。

公式是小土埂或小土堤,用它作通名的,姜堰有大公式、宫家公式,兴化有沈公式、板公式、白马公式。

下河地区低洼易涝,遇到涝灾常常颗粒无收,为了生存,人们设法把田地加高,称为垛田。垛田的“垛”字,泰州、兴化音同“舵”,《广韵》果韵徒果切:“垛,射垛,亦作垜。”泰州、兴化音跟《广韵》合,义不合。当初用这个字,可能由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二所引《通俗文》“积土曰垛”引申而来。据说,垛田的兴筑始于宋元,盛于明清,日积月累形成“水田弥望,沟浍环匝,一村一舍之隔不通陆路,必济舟梁”的景观,现在兴化的垛田是很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春天油菜花开时,游人络绎不绝。位于垛田地区的村镇,很多用“垛”做通名,如泰州北郊的马家垛、魏家垛,西北郊的纯垛,兴化的东浒垛、何家垛、荻垛,姜堰的三角垛、俞垛。不过,很多以“垛”做通名的村庄早已没有垛田,只剩下名称了,如高港的赵家垛、彭家垛、窦家垛,姜堰的蒋垛、梅垛、孔家垛等等。

跟垛田相似的有垎岸,面积比垛田小,也不一定四面环水,以栽种瓜果蔬菜为主。“垎”音“格”,是地方自造字,跟《广韵》陌韵的“垎”无涉。垎岸小,上面通常没有村庄,用“垎”做通名的村庄极少,只见到兴化有三条垎、宋家垎。(一)

讲 义

□俞扬

泰州及附近的地名,通名大都跟普通话相同,也有些不见或少见于普通话,专名则花式繁多,反映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