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的丞相(六尺巷里的父子宰相)
童谣《六尺巷》 歌词云:“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 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我家一条巷,相隔六尺宽,包容无限大,和谐诗中藏。”又道是:“一纸书来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街坊邻里常相敬 ,一段佳话永流芳。”
这些都是传唱于安徽桐城城乡各处的关于张吴两家因建房涉屋基而生“六尺巷”的一段佳话,流芳于世,传颂于今并将继续传唱华夏大地。
石碑
桐城人杰地灵,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派"四祖",师事、私淑或膺服他们的作家遍及全国,其影响延及近代。
戴名世是桐城先驱;方苞为桐城奠基人;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三祖"。
如今的安徽桐城,人称礼让之都,和谐之城。大概率也是受“六尺巷”的影响所致。
皖韵小道
据《桐城县志》记载:清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夯基建墙。邻居吴氏见状深受感动,也退后三尺,建宅置院,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从此就有了一条宽六尺的巷子,“六尺巷”由此而生,是故也演绎出众多文学形式的各类作品,以教育后人礼让、谦和、眭邻。
自古至今,在桐城人的血脉里,那种对文化的眷恋仍然依稀可辨。作为一座文化名城,历史上的桐城曾经历过“天下高文归一县”的巅峰时代。
“六尺巷”就位于桐城文庙西南侧的西后街,顾名思义,它是一条窄窄的小巷道。如今的六尺巷已不是历史的原貌,而是在遗址的基础上复原所得,宽2米,长100米,由鹅卵石铺就。
这条知名小巷的成因要追溯到清朝的康熙年间。根据桐城派后期代表作家姚永朴《旧闻随笔》和《桐城县志略》等史料记载,康熙年间城内发生了一桩邻里纠纷。张家和吴家相邻而居,本也相安无事,但有一天,吴家大约是盖房子越了界,占了张家的地,两家产生矛盾,都不愿退让。在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主演的电影《六尺巷》中,这段故事被艺术性地增添了更丰富的细节:张家二公子科举高中,吴家公子则再一次名落孙山,吴家就想出重新垒院墙,占一块张家的地界,顺便沾沾“文气”,按现在人的说法就是沾沾喜气或仙气,以求金榜题名、光耀门楣。
张英画像
县官大人则是和事佬一个,一边是位高权重,一边是名门望族,几个回合下来,纠纷悬而未决。这位位高权重的张家实际上就是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宰相府。于是,张家人连夜修书一封,让家丁快马加鞭送到京城。张英读罢这还带着尘土味道的家书,立即挥毫泼墨回书一封“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在翘首以盼中等来回信,阅罢思忖后即按照张英的指示,立刻退让三尺。世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本来是个死结,而一旦动了一根绳,就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张家这么一退让,吴家倒觉得不好意思了,于是,他们也退了三尺,由此成就了一段六尺巷的佳话。
据《传奇安徽》叙述,六尺巷故事的主角,张英历任礼部侍郎、兵部侍郎、工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等职,深受康熙皇帝的赏识,称他“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
官居高位,张英却并不是骄奢淫逸之人,史载他除了上朝的官服之外,对自己要求甚严,“誓不著缎,不食人参”,对于当时官场流行的喝酒听戏则是从不参与。他曾经说:“危者,嗜欲之心,如堤之束水,其溃甚易,一溃则不可复收也。”
张英生平爱好有二,一则茗茶,一则山水。然而,虽有所好,却也颇懂节制。因为爱茶,他“终日不离瓯碗”,但告诫自己“为宜节约耳”,其节约之道则是多喝家乡茶。
告老还乡后的张英隐居在“双溪草堂”,以山水为友,怡然自得。他说:“山色朝暮之变,无如春深秋晚。四月则有新绿,其浅深浓淡,早晚便不同;九月则有红叶,其赭黄茜紫,或映朝阳,或回夕照,或当风而吟,或带霜而殷,皆可谓佳胜之极。其他则烟岚雨岫,云峰霞岭,变幻顷刻,孰谓看山有厌倦时耶?放翁诗云:游山如读诗,浅深在所得。故同一登临,视其人之识解学问以为高下、苦乐,不可得而强也。”
或是羡慕张英退休后的飘逸生活,康熙给“双溪草堂”题了一联:“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不禁让人读出一股悠然淡泊、宁静致远的味道,倒也与张英少与人争的处世哲学颇为相符。
张廷玉画像
《聪训斋语》是曾国藩颇为推崇的一部家训,称其是“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而该家训的作者正是张英。在书中,张英把“致寿之道”总结为四个字:慈、俭、和、静,即要心怀慈悲、朴素简约、和悦宽容、从容淡定。今日读来,仍可作为修身养性的极佳箴言。
从六尺巷里走出的另一位相爷正是张英的次子张廷玉。这位三朝元老居官50年,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中进士,雍正元年(1723)升礼部尚书,次年转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国史馆总裁、太子太保。雍正四年(1726),晋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雍正六年(1728),转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雍正七年(1729),加少保衔。乾隆二十年(1755),张廷玉去世时,配享太庙,赐祭葬,谥文和,这是极高的殊荣。
在张廷玉的身上,谦让之贤一脉相承。雍正年间,其子张若霭曾在殿试中博得一甲第三名,张廷玉却跪求雍正换人。雍正表示,自己此前并不知道这是大臣你的儿子,这个结果很公平,确实是以才选人。但张廷玉却两次代子坚辞,他说:“普天之下,人才众多,三年一次殿试,都望登鼎甲之榜。臣已居高位,今若子又登一甲三名,挤天下寒士进阶之位,心实不安。”就这样,张廷玉硬是把儿子的探花之誉让了出去,张若霭由一甲第三名降为二甲第一名。
同样被张廷玉继承的优良家风还有克制和忍耐。他曾在《澄怀园语》中说:"为官第一要廉,养廉之道,莫如能忍……人能拼命强忍不受非分之财,则于为官之道,思过半矣。”
曾经因为一幅画,张廷玉将儿子狠狠“修理”了一顿。张若霭受书香门第的熏陶,加上颇具天赋,在书画鉴赏方面很有造诣,乾隆皇帝时不时还请他去帮助鉴定字画。有一次,张廷玉在一位同僚家里看到一幅非常珍贵的名人山水古画,赞叹不已,想到儿子的书画修养不错,应该去鉴赏一下这难得一见的珍品,就把此事告诉了张若霭。没想到,几天后这幅古画却出现在了自己家中,张廷玉大发雷霆,责骂道:“我无介溪之才,汝乃有东楼之好矣!”这介溪正是明朝大贪官严嵩的号,东楼则指他的儿子严世蕃。张若霭听闻此言,非常羞愧,立即将古画完璧归赵了。
今日,在穿越桐城市市区的龙眠河上,有一座紫来桥。其实,它曾经的名字是良弼桥。2012 年,在龙眠河上游防洪工程的建设工地上,出土了一块石碑,上刻碑文:“他日公继文端公(即张英)予告还乡,乡之士大夫、父老子弟迎拜于此桥。公必顾而乐之,间与乡人啸歌燕喜于其间,盛事高风,殆过木桥平泉远矣。”记录的正是张廷玉捐资建桥,施惠乡邻之义举。雍正皇帝曾赐金万两,作为张英的丧葬祭祀费用。丧事办结后,还剩下一半的赏金,张廷玉想到每遇山洪来袭,家门口的木桥就会被冲毁,给百姓带来极大不便,于是将钱款全部捐出,修筑石桥。乡人感念他的恩德,将石桥命名为“良弼桥”,取雍正帝赐书“调梅良弼”之意。张廷玉得知后,写下了《良弼桥记》,详述众乡邻的辛劳,称“兹桥之成,非予一人力也”。
山水人家
“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是桐城的张氏家族到今天仍然谨记的20字家训。父子双宰相(张英、张廷玉)、一门三世得谥(张英、张廷玉、张若停)、六代翰林(张英、张廷玉、张若霭、张曾敞、张元宰、张聪贤)的张家,始终坚守着谦和节制的优秀品格 ,他们从六尺巷里走出,穿越历史的尘埃,仍然能够传递出温暖人心的力量。
注:读付倩倩《传奇安徽》,有感于张氏传奇,为传播正能量特改编推送。若有侵权,请在评论区说明即可删除。
人杰地灵白茆洲 因水而生倚水而兴的白茆洲 生态白茆,绿色之洲一一一美丽乡村套北人间天堂 土地革命时期的“六洲暴动” 黑沙洲的前世与今生 那年那月奋进的黑沙洲学子 白茆洲上好人多 家乡白茆的爱心礼包 “芜湖铁画”锻制作技艺作品进入江北白茆红色传承馆 大 国 点 名,没 你不 行一一白茆江坝社区"七普"工作纪实 黑沙洲天然的三间窝棚房 我去凤凰劲挑大埂(下) 我去凤凰颈挑大埂(中) 我去凤凰颈挑大埂(上) 人民音乐家:胡士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