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六十必须留的三条后路(人过六十不管你多有钱)

01

《礼记·中庸》有言:“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任何一件事,能够做到从容,都要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当我们六十岁的时候,多半有了退休金,存款,房子等。钱财是养老的根基,谁都不能忽视。

事实上,当一个人的年纪越来越大的时候,仅仅有钱财,是不够的。因为身体每况愈下,手里有钱,都没有办法拿到大街上去花;能够用手机在网络里买东西,但是快递到了小区门口,也没有办法去取。

还有一种很坏的结局。如果老年人患了痴呆,不借助周围的人,日子就会很难过。钱财是无法保证生活幸福的。

因此,聪明的老人,在有钱的基础上,会预留以下三条退路。

人到六十必须留的三条后路(人过六十不管你多有钱)(1)

02

第一条退路:善待儿女,建立和谐的家庭。

在小说《石点头》第十二回里,有一个叫徐氏的女人,生于宋朝,家住威武州侯官县。

丈夫早亡,她和继子董昌居住。按理说,孤儿寡母在一起,应该相依为命,格外亲切,但是徐氏却对董昌非常不友善,反而和邻居姚二妈非常打得火热。

董昌结婚之后,徐氏常常给儿媳脸色看,对姚二妈说:“看啊,儿子结婚了,天天吃肉,我却连汤水都看不到。”

姚二妈是一个喜欢挑拨离间的人,徐氏看不透,董昌却看得很清楚。因而,董昌把姚二妈赶出去了,因此结下了仇恨。

姚二妈和地痞方六一勾结,诬赖董昌和土匪有瓜葛,导致董昌有了牢狱之灾。

就在徐氏得意洋洋的时候,忽然发现,她失去了养老的依靠。姚二妈并不会为她的后半生着想。

总有一些老人,把自己的儿女贬低,把外人抬举。从而,一步一步失去幸福的家庭。他们不知道,人到了晚年,外人再好,也不如儿女。

《舌尖上的中国》里有这样一句话:“半生闯荡,带来家业丰厚,儿孙满堂,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老人和儿女相处,时间长了,肯定会有过节。但是要加以克制,要学会包容。

如果把坏的脸色给了儿女,或者对儿女的人生,一直不闻不问,还和儿媳、女婿结仇,日子肯定会越来越难过。

真正聪明的老人,一定会守护好家庭。哪怕儿女、儿媳有过错,也会和颜悦色地交谈,想尽办法推崇孝道。

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的母亲李氏,儿媳请家童送了一碗鱼汤给她。家童在半路上把鱼汤喝了。但是李氏没有生气,而是告诉儿媳,汤的味道不错。

事后,儿媳发现家童的“龌龊事”,对李氏说:“母亲,你不应该撒谎。”

李氏说:“我怎么能暴露别人的过错呢?”显然,她在“包庇”家童,毕竟是一个孩子。另外,一碗汤不能变成矛盾的导火索。

老人还能劳动的时候,维护家庭和睦,老人走不动的时候,依靠“和睦家庭”。

人到六十必须留的三条后路(人过六十不管你多有钱)(2)

03

第二条退路:注重名节,树立善良的形象。

有一种人,年轻的时候,奋斗不止,赚钱很厉害,到了老年,喜欢唱高调,吹捧自己,常常做倚老卖老的事情,导致日子不好过。

有道是,好汉不提当年勇。

如果一个老人,始终把自己当成“大家长”,让所有的人都围着自己转动,就会讨嫌。

如果老人做了缺德的事情,认为自己年纪大了,谁都要让着他,就会回到名声。外人看到了,会绕道而行,从此老人也失去了帮助。

晚节不保的老人,顺理成章,就会“晚景凄凉”。聪明的老人,一定会避开这一点。

“浏阳日报”上,报道过一位叫李菊梅的老人,家住淮川街道联城社区。

她从退休之后,一直在做好事的路上。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买菜、给穷困的孩子送学费、带着朋友去看望孤寡老人等。

这些年,她因为做好事,被大家称为“丁婆婆”。我们能够想象到,当她到了很老的时候,需要帮助的时候,大家都愿意拉一把。

人帮人,关键看“人品”。老人树立好形象,其实就是“善有善报”,为自己积福。

人到六十必须留的三条后路(人过六十不管你多有钱)(3)

04

第三条退路:结交好人,加入正能量的圈子。

山东梆子戏《墙头记》里,张木匠拉扯两个儿子长大,但是儿子、儿媳都不孝顺。

张木匠的朋友王银匠看不过去了,放出风声——张木匠还留存了一些银子。

看在钱的份上,两个儿子争着供养张木匠。

虽然,戏剧的最后,两个儿子发现了王银匠的谎言,但是家风也因此得到了改变。

都说,人老了,做减法,不要社交,不要合群。这样的观念,太“极端”了。留下几个靠谱的人,建立正能量的圈子,就是“抱团养老”的格局。

古人说:“亲君子,远小人。”并没有说,看到任何人,都爱理不理。

聪明的老人,会主动联系周围的人。并且形成一些“惯例”。

比方说,老人每天都会主动邀请小区里的大爷大妈去买菜。大家一起上街,其乐融融。如果老人某一天没有出门,大爷大妈们马上就会警觉起来,甚至去敲一敲老人的门,或者打个电话,意外的情况,就能避免了。

人到六十必须留的三条后路(人过六十不管你多有钱)(4)

05

智者谋局,愚者谋事。

做人要考虑长远,从六十岁开始,规划活到一百岁的事情,是来得及的。

在金钱方面,要省吃俭用,以备不时之需。就算把钱给儿女,也要有一个说法,不能导致自己老无所依。

在人情方面,要坚持善良,主动做好人,结交好人。

不管多大年纪,都要讲道德,树形象,不做一件坏事。

愿每一个老人,手里有钱,心中有爱,生活有情。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