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拳起源(梅花桩也叫梅花拳)

梅花桩也叫梅花拳,是我国比较古老的拳种之一,梅花拳是什么时候起源的呢?各地梅拳弟子们都认为,梅花拳开天辟地就已有了。有民谣说: 先有武当后有天,俺比武当还在先,开天辟地治世界,留下树木共山川。

意思是,梅花拳比老子的年代还要早,开天辟地就已经有了。据《梅拳秘谱》记载:“梅拳之始,因年代久远而不可知,传云汉时已有之,至今已有百廿余世矣。”由此可知,汉朝已有此拳,则其必产生于汉代或以前,这大约就是前百代开始的时间。

梅花拳起源(梅花桩也叫梅花拳)(1)

《梅拳秘谱》又说:“梅花桩览阅野史者可以见之,此为本门之特长,他拳之所无,可交手于桩上,遇敌操必胜之券。”古诗中是有梅花桩之传说的。

总之,有关前百代之流传情况,目前仅有一些民间传说,尚未发现直接的文字材料。关于梅花拳创始人的记载,《梅拳秘谱》说:“五势梅花桩为昆仑派,五势梅花拳是一种,八卦是一种,此两种拳为昆仑派之基本拳。昆仑派之祖师化名云槃,在西域天槃云程孝县清净宫玄金殿,因在昆仑山所以有昆仑派之称。"读者注意,这里所说之八卦拳并不是现今流传的八卦掌等。

梅花拳有一最大的特点是它从一开始流传,就有文场和武场的组织。文场敬祖师,研究文理、看病、卜筮,练习内功等,而武场则主要是进行武功锻炼。要求立于木桩上练习。故全名为“干枝五式梅花桩”。桩凡五根,植地成梅花形。基本技术为五种桩步的静力练习。套路无一定式,变化多端,活而不乱。势如行云流水。常见的布桩图形有:北斗桩、三星桩、繁星桩、天罡桩、八卦桩、五行桩、九宫桩等。

梅花桩文理主要是以手抄本的经书,图谱和心传口授的秘诀流传着,它也是梅花桩武功锻炼的指导思想和拳理,拳派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文场老师的领导下进行的,而现在我国流行的八卦掌及一切拳派,它们都没有文场的组织,也没有文理。由此可见,云坚祖师所创的八卦拳已经失传了。而八卦的终谱留传下来,它的卜筮之辞就是《周易》,这就是八卦拳的文理,并被古代哲人们整理而成为《易经》。

梅花拳起源(梅花桩也叫梅花拳)(2)

梅花拳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击手法。过去,梅花桩是以家传方式在民间沿袭的。到了明、清时代才在我国冀、鲁、豫一带逐渐广泛流传开来,由于它有丰富多彩的拳术套路和器械套路,步法奇巧瞬息万变,又以技击为主,所以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据梅花桩前辈老师讲,过去,梅花桩不论是练功,还是技击,都在桩上进行。在长方形的拳场上,按照套路,每步一柱,约栽桩百根,随着功夫增长,桩子也慢慢加高。

梅花柱基木套路之中,桩步五势、大势、顺势、拗势、小势、败势为静止的拳势,是练全身之力和全身之气的主要方法,它宛如盛开的双瓣梅花。而行步三法,扎法、撤法、摆法,又是练习忽进忽退,忽上忽下,行东就西,灵活多变,使敌 如 坠 入五里雾中而不能辨其方向的步法,它又宛如梅树干枝。行步三法把桩步五势巧妙地联系起来,交替出现,动静相间,故得名干枝五势梅花桩。

梅花拳起源(梅花桩也叫梅花拳)(3)

由于时代的变迁,栽桩花费太大,渐渐由在木桩上改在地上练功,但它仍然保持了原有的套路、风格和招法,故又有“落地干枝五势梅花柱”之称。后来又由后百年第八代的祖师张从富由大架练法改为小架练法,所以目前民间流传的梅花桩中有大架和小架之分。

梅花桩技击分为上、中、下三盘。上盘:刁,拿,锁。带,勾,搂,抱,打,崩:挑,劈,砸;中盘,沾,粘,连,

梅花桩基本功法是对武术爱好者身体各个部分进行专门基础训练的方法。经过一个阶段的基本功训练,增进体魄,学习套路,对身体各部分的柔韧、力量、速度、灵敏度、耐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练好基本功还要有科学的态度,练功并非高不可攀,但也不是一朝一夕、轻而易举就能得到,要循序渐进,必须坚持经常地、待久地锻炼,“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长年如一日地坚持练下去,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为学习复杂的技击和器械打好基础。基本手型,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要求做到拳握紧,拳面平,直腕,俗语讲:“攥拳如卷饼”,拳面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平面,拳心要攥实,这样拳击出后才能保持力整。

虎爪掌:五指分开虎口张圆,大拇指展开伸直,其余四指向掌的背面翘张,掌背与小臂成一直角,以踏掌击人。

柳叶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屈扣紧于虎口处,力贯全掌,如瓦垅形状,又似单刀,用于劈、砍。

勾子手:五指第一指节拢在一起,成梅 花 形 向下屈腕,曲成勾状,多用于刨、扒、勾等种手法。

梅花拳起源(梅花桩也叫梅花拳)(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