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思考的活动(观察的艺术提升专注和生活乐趣)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本提升专注和生活乐趣的书---《观察的艺术》,开始之前,有个小测试,你知道看和观察的区别吗?
我总是想起福尔摩斯和华生的一个对话:
华生:看和观察有什么区别?
福尔摩斯:你看见那边的楼梯了吗?
华生:看到了。
福尔摩斯:它有多少个台阶?
华生:我怎么知道。
福尔摩斯:27级,这就是看和观察的区别。
读完这本书的直观感受,就像打开了一个有意思的世界的大门,原来还可以这么玩,原来生活还能这么有意思。
作者罗伯·沃克是一个专栏作家和记者,还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任教,他书中的点子来自作家,创业者,学生,行为心理学家,艺术家,陌生人以及自己的个人习惯,从观看,感受,去转转,和他人建立联系和独处五个方面给出了一些观察的思路和建议,这些练习都是为了改变听,看和体验这个世界的方式。
开头引言写道,“你的注意力就是你的生命”。
现在社会中信息过剩不仅带了焦虑,而且各种信息都在抢夺你的注意力,我们变得容易分心,而且也更容易感觉无聊。
书中引用艺术家琳达巴里话“如果无聊抓到你在走神,就会试图说服你拿起手机,但如果你真这么做了,你只会与无聊相伴”
我看了一下我上周的用手机总时长42h2分,平均使用拿起手机每天65次,如果按照每天10个小时,平均一个小时拿起6次手机!(突然就想到了实验室那个为了获得快感不停触摸开门把自己累死的小白鼠)
不用信息淹没自己,怎么对抗这无聊的世界。我们怎么反抗这庸常,秘密在观察这两字里面。
观察可以带来趣味,我们总是想要找到有趣的人一起,为什么不把自己变成一个有趣的人呢?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可能收获很多喜乐和开心。
用心观察并不容易,但却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我们之所以生而为人,关键就在于我们能运用注意力”
这本书其实更适合用来做一个行动手册,书里有很多练习,需要用践行的方式去读。只是去读,那乐趣会大打折扣。
我准备实践一下,这个就可以叫做“生活观察室”,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我想让生活多一些随机性,当成我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也当成我对抗庸常世界的手段,看看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
最近北京疫情,小区管控,基本足不出户,给自己找点乐子显得尤为重要,我从书里挑出一些有意思的,或者从书中联想到的,在家就能做的一些小实验,你要不要也试一试?书里还有很多其他实验,这本书你值得拥有!
1.观察一下你家以前从来没有注意到的一个角落,描述一下
2.观察一朵花/一幅画10分钟
3.记录(看起来)相同的东西,比如同一片天空。
4.看一下窗口你可以看到景象,从中找出3件你从来没有注意到的事物
5.反复看,找一部之前看过的老电影,再看一遍,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6.别拍照,把你看到东西尝试画下来
7.用孩子的视角观察一下你的生活或者说在孩子的眼里你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8.创作一个你的4分33秒(可以搜索一下4’33‘’的故事)
9.录一下你一天发出的声音,说的话,打字,走路,说话,哼唱等等
10.回顾一下你居家隔离遇到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
11.拍一张有声音的照片 ,车水马龙还是唧喳鸟鸣或是其他,可以和你的朋友互相交换一下
12.让你的世界充满神灵,你可以给你的物品注入一点灵性,比如笔记本,水杯,鞋子等等,想象有一个小小神可能存在其中
13.花10分钟专注的喝一杯水
14.不看手机电脑ipad任何电子产品,专注地吃一顿饭。
15.休息的时候来一天数码静默日,看看会发生什么
16.记录一天你的日程移动日记
17.持续一周,每天记录一个无隐喻观察,只记录不解释“我看到桌子上放了一杯水,里面放了一片柠檬,因为光的折射,侧面看像2片叠放在一起”
18.采访一个人,朋友,爱人,陌生人,甚至思想和你对立的人。
19.找出你房间里最奇怪的一个东西,回想一个背后的故事?
20.捐赠你的一些时间出去,你可以把时间捐给谁?谁可能需要你的时间
21.写一封信给陌生人
22.和一个异地的朋友打电话,抬起头来仔细观察头顶的夜空,耐心而准确的描述 给对方并倾听。
23.一次只做一件事,看电视就看电视,吃饭就吃饭,而不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一边洗澡一边听音乐
24.列出来你一天碰触的东西清单
25.列一个非实质性的清单,比如你担心的事情,让你快乐的事情,你难忘的时刻,好吃的店铺清单,喜欢读的书,爱看的电影……
26.洗一个正念的澡,比如留意水打在身上的感觉
27.采访一个物体,试想着一件物体,以及只有它本身能回答的问题,比如问原子弹是怎么看待自己的?
28.安排一次和自己的约会。
最后,引用纽约导游蒂莫西·列维奇观察在带团中游客的两种模式,一个是巡游模式,一个是通勤模式。
通勤始于一个时刻,即想要到达目的地的强烈欲望比我们生活更鲜活的那一刻,通勤是一种假设,即现在这个星球上的每个家伙都挡了我的路。
另外一种巡游,是对你周围即时之美的即时欣赏,这是一种天然的抗抑郁剂。他甚至会让团队在高峰时间拥挤的街道“品鉴那阵鸣笛声”。
如果生命本身的终点就是死亡,那我们活在生命里的模式应该是巡游而是直奔死亡终点的通勤模式。
在意是一切的核心,正如作者序言里所说,保持渴望,好好活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