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暗之间电影解析(灰色地带绿荫下的阴沉)
绿荫下的阴沉
—电影 《何以为家》
导演:纳迪·拉巴基
类型:剧情片
国家:黎巴嫩
大陆上映时间:2019年4月29日
《何以为家》原名《迦百农》,是由黎巴嫩、法国、美国合作制作的剧情片,由黎巴嫩导演纳迪·拉巴基执导,讲述了一个12岁男孩赞恩,起诉控告自己的父母的故事。该片于2018年5月17日在戛纳电影节首映,并获得了17届戛纳电影节的评委大奖。影片将镜头聚焦在一群特殊身份的人上——难民。由于其敏感、真实、惨痛的生活现状,一经上映便引来各方社会的关注。
剧照1
作一个儿子
影片的开头是满目苍夷的城市废墟,一群孩子在街巷中奔跑着,他们手持自制的木头枪支作为武器,互相打闹;一根香烟一群孩子轮着来叼;拿起身边的近物互相打砸...画面由全景到近景再到远景,将这群孩子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一个场景交代清楚。开头的音乐也很不友好,大提琴的悲鸣和小提琴的哀叹似乎是上帝对不幸者冷冷的凝视,这也奠定了整个影片的一个无力的基调。
剧照2
主人公是一名12岁的黎巴嫩男孩赞恩,因为父母是非法移民,即使自己是这片土地上土生土长的人,依旧没有出身证明,不幸还有赞恩的七个兄弟姐妹,不幸的又何止是赞恩一家人,还有跟多因为战乱、饥荒、疾病而被迫逃离家园的人们。因为不合法的身份,他们不光享受不到当地政府的福利和保护,还有四处躲藏,谨慎为生。
赞恩十二岁了,骨瘦嶙峋看起来不到十岁的样子,他虽然瘦弱,但已经是家里贴补的顶梁柱,他替妈妈洗衣服,帮超市拉货,贩卖手工果汁...家中,用铁链拴住孩子,嗷嗷哭闹的孩子,强行将女儿送人,孩子动不动还会受到父母的辱骂...这听起来是一个虐待孩子的家庭。然而可悲的是,他们的父母对孩子深爱着,却对现状无能为力,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抚养他们,父母讨论过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试图改变他们的命运,但是接二连三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打击。
剧照3
作一个父亲
因为不想让妹妹萨哈被杂货铺商人伤害,赞恩做了充足的准备要带萨哈离开这个潦倒的家,事与愿违,父母还是将萨哈送上了摩托车。离家出走的计划并没搁浅,赞恩一个人带着准备好的行李在海边的一个游乐场下了车,遇到了同样可怜的人拉希尔,拉希尔同样是一个没有“身份”的人,依靠着假证在餐厅工作,并抚养着一岁的孩子约翰斯。三人一起的欢乐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拉希尔就被警方抓起来准备遣返,剩下一岁的约翰斯。
剧照4
赞恩带着一岁的约翰斯艰难度日,他抢来了邻家孩子的奶粉和滑板、冒领难民生活物质、用绳子拴住约翰斯的腿、去和流浪汉交易曲马多...滑板上锅瓢的叮咚撞击声在大街小巷中来回穿梭,他竭尽全力只为和约翰斯活着,最终窘迫的赞恩在人贩子的诱导下将约翰斯交了出去...赞恩重复着他父母的养育方式。
剧照5
作一个控诉者
因为萨哈的死,赞恩捅伤了杂货铺商人被不捕入狱。萨哈死后,母亲告诉他,上天又给了她一份礼物,她又怀孕了,赞恩陷入了无尽的深思中。在监狱里赞恩通过热播的电视节目控诉自己的父母,被大众媒体热议,同时也诉诸以法庭。他的“状纸”是“因为他们生了我!”
没错,父母根本没有养育孩子的能力,却一而再的生孩子,生下的孩子,不光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还要为了生活,去做脏乱差的工作,生活在国家的底层,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去挣个头破血流,去哄骗、去抢夺、去打架,因为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他们要因为父母的无责任感而葬送掉自己的一生。每个出生的孩子都是公平的,他们都有成为一颗参天大树梦,而不是只做路边无名的野草 。
剧照6
生活的苦难是生命的开启
影片通过赞恩的从一个被抚养者到一个抚养者的简短经历,真实反映了这个时代难民们的生活缩影。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没有恶意,甚至对孩子是满满的爱意,但是窘境不是通过爱的感化而迎刃而解的。他们一代又一代,过着模板式的生活。正如,赞恩爸爸说的,“我也是这样长大的”!影片用镜头直接展示了由于社会底层难民的畸形生活状态,直插观众内心,残酷与无力感深深侵蚀如观众的内心。他们曾今是受害者,却变成如今的加害者。换位思考真的那么困难么?不是的,是生活中不断的罹难将他们的痛点升高,他们变的麻木,对现实开始妥协,不再反抗就是长大了。这是一个无解题,他们是没有身份的人,是管理和福利体质之外的。我们不能一味的去说是国家的悲哀和统治者制度的无力,在难民营中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剧照7
影片的原名是《迦百农》,阿拉伯语的意思的混乱,贫民窟中灰尘、废墟、暴力、混乱、谎言、欺压,灰色的天空,灰色的地带,灰色的法制,灰色的情感。底层的人民只能把自己交给宗教,向神祈求保佑自己,看护自己,成为他们唯一的精神寄托;人贩子大行其道,将这些贫苦的受难者向绝望推去;移民偷渡,又给他们带来新的期待,再给他们重重一击;投机者们做假证,狠狠的敲诈和剥削者无以为家的他们...这就是他们出生后要打交道的环境和人。
剧照8
影片《何以为家》以及时的手法来讲述发生在12岁少年赞恩身上的故事!纪实影片的拍摄镜头惯用近景跟焦的拍摄手法,没有花哨的剪辑,也没有凄惨的音乐来渲染悲惨,音乐在影片中则作为点睛之笔,缓冲了现实残酷带来的伤感。一是片头,在现实社会下贫民窟中的隐约硝烟。二是赞恩带着约翰斯卖曲马多时被流浪汉欺负;三是在遣送营中,难民在修女的安抚中欢腾和朝圣,而一旁的拉希尔则以泪洗面,思念着约翰斯。音乐在最悲惨的情景中出现,中和了伤感的情绪,使观众的情感带入到影片人物中。和其他灾难片不一样的地方是,影片没有悲壮的人物命运,而是生活中无奈和无效的反抗压着咽喉,让人无法畅快呼吸,这就是故事真实性的带来的感同身受吧。
剧照9
影片中的小演员本身就是以为叙利亚难民,本色出演的他将这份不满和愤恨演绎的入木三分,这也增加了影片镜头语言的真实性。影片最后,赞恩有了国家身份,人口贩子被警方抓获,约翰斯也被寻回,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转变。
如何改善这些难民的生活现状,可能等到世界上没有战争冲突,没有饥荒疾病,没有种族歧视,没有宗教纷争的那一天吧!
愿,世界蓝天碧水,和平公正。
剧照10
(影评撰写:来了瓢的西瓜)
更多影评,影视资源 关注 @最慢电影报告 @Satoshi-s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