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赏析(轻舟短棹西湖好赏析)


采桑子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赏析(轻舟短棹西湖好赏析)(1)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宋)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采桑子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赏析(轻舟短棹西湖好赏析)(2)

注:采桑子,词牌名。

欧阳修,任颍州知州,喜爱颍州淳朴的民风,如画的风光,富足的生活。晚年辞官退居后便隐居于此。曾作《采桑子》十首,歌咏颍州西湖四时美景,抒发恬淡、安适的情怀。每首词第一句的最后三个字都是“西湖好”。这是十首词中的第一首。

采桑子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赏析(轻舟短棹西湖好赏析)(3)

上阕:

轻松优雅,主要写堤岸风景。

“西湖好”是一词之眼,“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足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隐隐笙歌处处随”,又从听觉的角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出来,“隐隐”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下阕:

视点收束,主要写逶迤绿水。

水面平滑,“无风”二字是关键所在,因无风,方使得西湖水面清澈而平滑,也使得游人“不觉船移”,其间不仅有诗情,而且合乎逻辑。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大概沙禽久已习惯于西湖的平滑,所以轻舟带来的小小涟漪,就足以惊起沙禽而掠岸飞过。视点也因此由近到远,再向高处延伸,将立体而富有动感的西湖呈现在读者面前。

全词以轻舟的行进为线索,渐次写出堤岸和湖面的景物特征:

春水碧绿,流转绵延;长堤芳草,笙歌隐现;水面无风,光滑如镜;船动不觉,沙鸟惊飞。在这湖光波影之中,诗人目之所及、耳之所闻、身之所感融为一体,风景与心情,动感与静态,视觉与听觉,两两对应而结合,形成了一道流动中的风景。

全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以“轻舟”作为观察风景的基点,舟动景换,但心情的愉悦是一以贯之的。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从中折射出欧阳修辞官退隐后从容自适的闲雅心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