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里求过的姻缘每次都不成功(怎么爱跑到庙里找对象)

这是一个神奇的时代。不想结婚的人越来越多,想结婚的人却依然很卷。比如在目前的日本,男性每4人就有1人终身不婚,女性每6人就有1人终身不婚,结婚率不断走低的同时,相亲市场却相当繁荣,五花八门的奇葩“婚活”也层出不穷。

挡在人们和婚姻之间的,究竟是什么?三位资深记者围绕这个灵魂拷问,调查了当代日本人的婚恋世界,并将她们的发现写成《婚难时代》一书。书中记录了人们为结婚做出的各式努力(比如去寺庙相亲),也展示了不走寻常路的婚恋选择,既是一份现实的人类观察报告,又能让我们看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庙里求过的姻缘每次都不成功(怎么爱跑到庙里找对象)(1)

[日]筋野茜、尾原佐和子、井上词子 著 曹逸冰译 南海出版公司 2022年10月出版

庙里求过的姻缘每次都不成功(怎么爱跑到庙里找对象)(2)

以下内容摘自《婚难时代》,经出版方授权发布。

何为“寺院联谊”?

“街区联谊”“高尔夫联谊”“御宅族联谊”……形形色色的婚活遍地开花,十分热闹。

聚焦未婚社会的连载专栏“婚难之中”即将启动之际,为了找到正在参加婚活的单身男女进行采访,我想到了一年前做另一个专栏时采写过的“寺院联谊”。所谓“寺院联谊”,就是由僧侣主持的相亲活动。日本人往往把“寺院”和“葬礼”“法事”联系在一起,但如今的寺院已成为渴望婚姻的单身男女蜂拥而至的地方。当时我从一位女性朋友那里听说了“寺院联谊”,不禁心生好奇,决定写一篇报道。

我联系上了东京都内的一座寺院。负责人告诉我,参加寺院联谊的人平均年龄为三十四岁,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三比五。活动刚开始时,会场的气氛庄严肃穆,大家在住持的带领下诵读《般若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听得忐忑,心想:待会儿还聊得起来吗?好在住持是讲经布道的专家,很快以巧妙的话语活跃了会场气氛,让来宾迅速打成一片。

庙里求过的姻缘每次都不成功(怎么爱跑到庙里找对象)(3)

寺庙相亲现场(图源:网络)

我采访了几位女士,问她们为什么参加寺院联谊。一位办公室文员(三十九岁)表示:“身边的人基本已婚,平时又没有认识异性的机会,实在无路可走了。我觉得寺里的师父肯定比较热心,就报了名。”还有一位派遣员工(三十七岁)表达了这样的期许:“朋友在网上相亲碰到了骗子,让我有点害怕。来寺院相亲的人应该比较正派。”

寺院联谊人气高涨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人们比较信任寺院,二是参与门槛低,报名费只需几千日元。此外,我发现许多人都参加过一对一相亲、线上相亲与相亲派对。也许是因为一部分三十至五十岁的人厌倦了根据长相、年龄和收入来挑选对象,而寺院联谊正好符合他们的诉求。在住持讲述关于缘分的佛法时,有的女士甚至眼含热泪,似乎是想起了过往经历。那次采访让我意识到,寺院联谊不同于寻常的相亲活动,参加者对待婚姻的态度都要更诚恳些。

我立即联系了滨松市龙云寺的木宫行志住持,他也是寺院联谊主办方“吉缘会”的秘书长。木宫住持曾为正在物色伴侣的朋友出谋划策,从而产生了举办寺院联谊的想法。二〇一〇年,他与静冈县的寺院合作,将想法付诸实践。如今,寺院联谊已经推广到日本各地。木宫住持希望在人与寺院的关系愈发淡漠的当下,通过举办相亲活动广结善缘,加强与年轻一代的联结。

……

后记(选段)

……

新冠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教育模式和求职方法。在人生最敏感的时期经历了这场剧变的年轻一代很可能会形成新的价值观,其中也包括新的婚恋观。至于他们会追求多样性,还是会变得更加保守,我们尚不知晓。世界的纷繁变化也撼动了中老年人的价值观。每个人都能切身感觉到,四平八稳的未来已经不复存在。

正因为我们置身于这样一个时代,才更应该积极探寻自己心目中的幸福,而不被“别人都这样”“大家都在催”所左右。

你想要怎样的人生?你希望和什么样的人共度一生?幸福的方向因人而异。我们只需认定自己的方向,再放手追求。也希望整个社会能为勇敢追寻心之所向的人加油鼓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