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怀疑孩子智商有问题(娃为啥关键时刻掉链子)

美美平时学习成绩一直都不错,但只要在每一次的期中和期末等大考之前,她都会莫名其妙地紧张,以致紧张到考试时就会冒汗和心跳得厉害,所以每次大考的成绩都不理想,远不如平时的考试水平,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如何怀疑孩子智商有问题?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何怀疑孩子智商有问题(娃为啥关键时刻掉链子)

如何怀疑孩子智商有问题

引子

美美平时学习成绩一直都不错,但只要在每一次的期中和期末等大考之前,她都会莫名其妙地紧张,以致紧张到考试时就会冒汗和心跳得厉害,所以每次大考的成绩都不理想,远不如平时的考试水平。

美美的爸爸妈妈和美美做了深入沟通,这才发现是孩子心理紧张所导致的问题,这问题在心理学上就叫作“詹森效应”。

美美父母意识到是自己对孩子的成绩看得很重,造成孩子过大的精神压力,害怕考砸了,导致身体出现过度的紧张反应。他们决定慢慢弱化这种看法,看淡孩子的成绩。

期中考试过后,美美父母没有像平时那样追问孩子的考试成绩,当然孩子也没主动把不理想的考试成绩告诉父母。就这样过了两周,在一次闲聊的时候,美美有点忐忑不安地提了一下自己上次期中考试考得不太好的成绩,父母听了并没露出什么不悦的神情,只是特意问了一下哪道题做错了,现在那道错题有没有弄懂了之类的问题。

在期末考试的前两天,恰逢周末。要是在以前,美美父母肯定会让美美哪儿都不能去,关门在家抓紧复习。但是这周六,美美父母却破天荒地提出说要带美美去外面公园玩一玩,美美很小心地问:“那还有作业怎么办呢?”爸爸说:“星期天再做作业吧,反正不差这么一天,今天就出去好好玩上一天。”

美美在周六玩得很开心,周天也把作业给完成了。在父母的放手下,美美反而越学越轻松,越学越有信心了。这不,她在这次的期末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会发现,想要孩子放松心态应对学习和考试,那么首先父母的心态要好,并对孩子采取“放手”的策略,孩子的精神压力没有那么大了,反而更能发挥出自己的学习优势,并能独立应对各种压力了。

01 心理学上的“詹森效应”现象

“詹森效应”指的是有一些人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正式场合屡屡失败的现象。这个效应源于一名叫詹森的运动员,实力很强,却在大赛中屡屡失手。

在竞技场上考验的并不仅仅是实力,还考验选手承受压力的能力。如果心理承受能力不好,在大赛中就会瞻前顾后,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不仅在运动员身上,很多孩子在考试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些孩子平时成绩不错,但是一到重要考试的时候,成绩就要比平时差上很多,原因就在于心理素质不好。

詹森是一名美国短道速滑运动员。他参加了七次冬季奥运会赛事,但是七次都失败了。他并不是没有拿金牌的实力,他已经在其他赛事上,打破过七项世界纪录,并且摘夺七枚世界杯奖牌。但是,在1984年萨拉热窝冬奥会上,詹森只拿到了短道速滑的第四名。

在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上,因为姐姐的去世,詹森情绪受影响再次失利。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他也只在500米短道速滑中得了第四名,1000米只获得第二十六名。利勒哈默尔冬奥会上,詹森在500米短道速滑比赛中滑倒,又一次与奖牌擦肩而过。

这种情况在运动员身上并不少见。众所周知,美国空气步枪射击运动员马特·埃蒙斯,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50米步枪决赛中,倒数第二枪的时候他已经排在了第一位。最后一枪他只需一个普通的得分就可以拿到奥运金牌。但是,他却一枪射中了旁边选手的标靶,导致他最后一枪未得分。结果,他以第八名的成绩结束了比赛。

四年后,他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中,最后一枪又手滑射偏,只得到了4.4环的成绩,大奖拱手相让,再一次与奖牌无缘。

这些顶级运动员在大赛中频频失手的表现,并非偶然,心理素质不够过硬是主要原因。人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当调节不好时就会肌肉紧张,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等也会下降。这么一来,关键时刻的成绩自然就不如平时好。

02 三招帮孩子打破心理紧张感,消除“詹森效应”

很多孩子都遭遇过“詹森效应”。平时学习不错,却每每在大考中失利,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又以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居多。这时候,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打破这种心理紧张感,消除“詹森效应”。

1.教孩子学会运用正面心理暗示

人在紧张的时候,就会不停地对自己作出“不要紧张”“不要焦虑”之类的心理暗示,但这样一来,注意力反而放在了“紧张”和“焦虑”上,起到了反作用。而采取正面的暗示,比如对自己暗示:“我已准备好了”等相对更有效。

当孩子面临大考的时候,父母可以教孩子学会放松,比如,调整呼吸频率、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成功的样子,或者哼一哼轻快的曲子等等,都可以达到很好的身心放松效果。

2.帮助孩子调整好心态

父母在考试前,如果发现孩子过于紧张,就不要再跟孩子一直提及和考试有关的事情,否则会给他造成更大的压力。可以适当地帮孩子转移一下注意力,或来个亲子游戏,或来一场运动,或到外面散散步等等,帮助孩子调整好心态。

3.提前“踩点”,并在心理上预演一遍

在大考前,可提前去“踩点”,看看教室和出行线路等。这种“踩点”不仅仅是为了熟悉考试地点,更起到了一种心理上预演的作用。这种预演能减少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以便正式考试的时候,考生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考试上,不至于分散精力去考虑其他和考试无关的问题。

此外,在大考前,将自己的生物钟调整到考试时间,或者做一两套模拟卷等等,也都能达到预演的效果,达到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

结语

根据“詹森效应”,无论是考试还是各种比赛,考验的不仅仅是实力,更是对心理素质的挑战。为了充分发挥孩子的正常实力,父母要在考前把孩子心态和身体状况调整到最佳状态,更要让孩子平时就练就一颗平常心,把更多的重心放在过程而不是结果上,这样才能轻装上阵。

孩子也只有轻装上阵,才能既跑得轻松又跑得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