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美的本质(闲话美之含义及审美的当代转向)

当代对美学的研究常常从语义学开始,而在华夏语言谱系里,“美”这一用语的使用历史悠久,也非常普遍,一般说来,从词义上看,“美”有三层含义是最常被使用的:

第一层是与人的味觉、视觉、触觉等感觉器官有关的含义,例如,指美食的美味,人们常说:“这道菜,太美了!”;指美服方面,人们常说:“这件衣服太美了”等。

总之,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嗅觉、视觉、触觉经常互动着参与美的体验,品味美食等。而且,不同的感觉有时是相通的,这种现象被钱钟书先生称为是“通感”。“通感”在汉语里有很多表现,如声音很“尖”(听觉感受转化为触觉体验),红颜色太“热”了(视觉感受转化为温度感),她的表情很“冷”。再如,古诗中的“僧敲月下门”,“敲”比“推”好,敲有动作有声音,能诉之于听觉,感受更强烈等。

西方美学美的本质(闲话美之含义及审美的当代转向)(1)

第二层是高于生理感觉形成的一种愉悦感,它基于感觉,但又是感觉的升华,有意念方面的体验,比如道德感等,是一种伦理愉悦,这种感受经常与“善”的观念联系在一起。比如,美好生活,不仅物质生活好,吃好喝好,穿好住好,而且,还要和睦,还要顺乎德性,圆融和谐等。比如,古代称漂亮而贤惠的女子为美女、佳人、佳丽,而娇艳而不守妇道的是与“美”“佳”“丽”等无缘的,常会被称为是“妖精”“狐狸精”等,可见,美善合一是中国人审美的一个基本特点,华夏文明经常把美的境界与善的境界统一起来,因而,审美的愉悦感常常带有伦理色彩。

第三层的是审美方面的评价,它是一种基于综合感觉,又超越生理、功利生活感觉的精神性的自由愉快。比如,中国古人经常把“美”和“妙”、“美”和“神”、“美”和“韵”、“美”和“境”等联系在一起,表达一种审美感悟的自由美妙的境界。比如,诗词之美妙,书画之韵味,戏曲之趣味,小说之极美,甚至道德方面的“义之美”,社会的“和之美”,政治方面的“先王之道之美”,文章方面的“文翰之美”等等,都是一种美妙、美韵、美境。在诗话、词话、诗品、乐论、戏曲论、园林论、小说点评等文献中,经常看到古人写着“美极”“妙极”“神妙之极”“妙韵”“妙境”“神来之笔”等等,把“美”和“妙”结合在一起,进行生动而丰富的审美品味。

西方美学美的本质(闲话美之含义及审美的当代转向)(2)

所以,中国古人不太像西方美学家那样,讲“审美欣赏”,也不像哲理大师、古典美学巨匠康德那样讲“审美判断”,而是讲“品”,魏晋时“品人”,隋唐“品诗”,唐宋“品词”,明清品读小说,当代,有“品三国”等……。

兴趣美学的朋友大概都会知道,当年著名美学家李泽厚把上述三种词义上阐述审美体验分别称为:第一层是“悦耳悦目”,第二层称为是“悦心悦意”,第三层称为是“悦神悦志”,这是很有道理的,中国的美学,其深远的韵味不是西方人可以感受到的,中国古人对审美感受的描述用的是“赏“悦””品“”悟“等。

当然,进入了当代社会,美学和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变化最为显著的是趋势是:日常生活越来越审美化;而审美却越来越日常生活化。

美学和艺术,随着当代的社会、经济的急促变化,也随之产生了新的发展境况:一方面,日常生活越来越具有艺术性,越来越具有审美价值了。审美态度被引进了日常生活,进入了大众生活之中。日常用品被艺术设计的品质所充满,美的设计遍及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比如,手机外观设计不断随着高新技术和材料而更新;女性皮包的款式越来越丰富,色彩越来越迷人;城市雕塑越来越多样化,具有新颖性,甚至怪异性等,生活的丰富性使生活越越具有艺术性。在当代,就连本来比较朴素的男士们,也对皮带、皮包、打火机、钱包等要求更具有艺术性了,甚至还有一些男士开始美容,总之,讲究装饰,讲究美,讲品位,讲时尚,讲品牌,这都与生活的艺术化有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也有少数品位不高的人是显富摆阔,或跟风潮,而不是让生活艺术化。

西方美学美的本质(闲话美之含义及审美的当代转向)(3)

生活的审美化也要求产品的艺术性更高,产品的艺术装饰更普遍,其实,这也使得大众在经常性地接触具有艺术审美价值的商品中,其审美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众所周知,当代的产品,大众的用品,不仅需要具有使用价值,必须“有用处”,而且,更需要美观,更需要让人以美的感受。在某种意义上,当今社会产品的艺术价值,甚至比使用价值更受人们的重视。从饰品、手机的外观设计,到服装、汽车的品位;从家居美化到城市环境的艺术设计;从实用品设计、服饰美化,再到身体的美化(美发、美容、美甲、瘦身)等,生活中,从物品到人品,处处都讲艺术性。而在使用物品、欣赏艺术品的过程中,人们一次又一次地进行艺术鉴赏和审美体验,其艺术欣赏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也得到普遍提高。在当代,从艺术品位上讲,“下泥巴人”与“阳春白雪”,已经越来越难以分清其界线了,社会不断在进步,日常生活也越来越美。

在另一方面,审美也越来越日常生活化了,原本,美学和艺术学更关心的是理论的探索和高雅的艺术活动,艺术家们往往喜欢在高贵和高雅的领域里沾沾自喜。当时,美学注重于研究审美的基本理论问题,如五十年代的美的本质问题(美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等);艺术着重于专业性的技巧突破,如侧重于在画展、音乐表演、戏曲舞台、艺术博览会等上精彩亮相,似乎,在高雅的舞台上精彩亮相,就是“创造力”的真正表现,就是艺术创造成就的展示。其实,现在已不完全这么认为了,当代审美,当代艺术,要想有真正的生命力,就得走向大众,走向普通的日常生活,走向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方面面。

其实,在现代,审美和艺术走向日常生活已经被美学和艺术界的专家和艺术家所倡导和肯定。比如,在1895年,著名的艺术理论家维尔德就提出了“艺术与生活间的真正结合”的观点;在1950年,世界著名的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就举办了题为“在你生活中的现代艺术”的展览,提醒人们注意生活中有艺术,艺术在现代的生活中。此外,只要留心看看当代的艺术发展趋向,就会知道,现代派的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们,都在坦然地大喊着:让“艺术生活化”!很多人看到了现代性的艺术家中,有“波普艺术”“行为艺术”“大地艺术”等等,艺术在大踏步走向生活,这不是偶然的,而是审美在“波普化”,在“大众化”,在回归至大众生活的大地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