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真菌细菌病毒(教你一眼辨别真菌)

农业生产中,作物病害防治至关重要,要想对症下药,首先就要做到将作物几种病害区分开来,本文教您辨别作物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生理性病害以及药害。

认识一种蔬菜病害,首先要从症状诊断开始。通过症状诊断,至少要能达到以下效果:

可初步把病害与伤害或虫害区分开来;

可把侵染性与非侵染性病害区分开来;

可把真菌性、细菌性病害与病毒性、线虫性病害区分开来。

这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在田间诊断时,除了注意症状观察外,还要注意病害在田间的分布、发生和发展等情况,更要注意病原检查。

田间症状观察

症状是病害诊断的重要依据。首先要区别是伤害、虫害还是病害,如果是病害,还要区别是侵染性病害还是非侵染性病害。

从植株病害症状表现来看:

病毒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生理性)多表现全株性症状;

而真菌性、细菌性病害,以局部性的居多;

线虫性病害在发病初期与缺素症相似。

从病部上病征的表现来看,

(二)细菌性病害

1、叶片上病斑无霉状物或粉状物,而且病斑处很薄易破裂或串孔。

2、根茎叶易腐烂、有臭味。

3、果实上有疮痂,在果实表面有小突起。

4、根部尖端维管束易变褐色。

(三)病毒性病害

病症主要表现在嫩叶上,种类虽少,但危害大,易得难治。

1、花叶病毒,叶片皱缩,黄绿相间,金黄易凹,深绿易凸,无病叶平展,叶眉扇形。

2、厥叶型,叶片细长,叶脉上冲,呈线状。

3、卷叶型,叶片扭曲,向水弯曲。

4、条斑型,在西红柿要成熟果实上,出现青白色,渐变铁锈色,不易着色,果实皮里肉外有褐色条纹。辣椒果尖端向上变黄色,在变黄部位出现短的褐色条纹。

如何判断真菌细菌病毒(教你一眼辨别真菌)(1)

(四)生理性病害

属非生物病害,不具传染性。一般上午低于20℃,开花结果作物不能正常开花授粉,易出空洞果、畸形果,及落花落果。下午3时至半夜温度低于16℃,养份不易转化积累在叶生上和花芽上,造成叶片黑厚而小浓绿、易化瓜落果,形成花打顶、瓜打顶、自封顶。下半夜温度低于10℃,易低温受阻,叶易老化、干枯。

茄果蔬菜缺素症:

作物龙头弯曲,自封顶很容易是缺硼。

开花不结实也是缺硼。

龙头下新出来的新叶干尖,干边是缺钙。

龙头下新叶是黄叶为缺硫。

龙头下新叶是白叶缺铁。

下部叶片叶全变黄这是缺镁。

下部叶脉绿,叶下垂、叶肉有黄斑这是缺锰。

下部叶肉变黄,叶脉是绿色这是缺锌。

下部叶全绿,黄边是缺钾。

二、如何区别作物生理性病害和传染性病害

(一)生理性病害“三性一无”

植物生理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即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这类病害没有病原物的侵染,不能在植物个体间互相传染,所以也称非传染性病害。

突发性

病害在发生发展上,发病时间多数较为一致,往往有突然发生的现象。病斑的形、大小、色泽较为固定。

普遍性

通常是成片、成块普遍发生,常与温度、湿度、光照、土质、水、肥、废气、废液等特殊条件有关,因此无发病中心,相邻植株的病情差异不大,甚至附近某些不同的作物或杂草也会表现出类似的症状。

散发性

多数是整个植株呈现病状,且在不同植株上的分布比较有规律,若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环境条件,植株一般可以恢复健康。

无病征

生理性病害只有病状,没有病征。

如何判断真菌细菌病毒(教你一眼辨别真菌)(2)

(二)传染性病害“三性一有”

传染性

病害由生物因素引起,可以在植物个体间互相传染,因而又称侵染性病害。循序性病害在发生发展上有轻、中、重程度的变化过程,病斑在初、中、后期其形状、大小、色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田间可同时见到各个时期的病斑。

局限性

田块里有一个发病中心,即一块田中先有零星病株或病叶,然后向四周扩展蔓延,病、健株会交错出现,离发病中心较远的植株病情会有减轻现象,相邻病株间的病情也存在着差异。

点发性

除病毒、线虫及少数真菌、细菌病害外,同一植株上,病斑在各部位的分布没有规律性,其病斑的发生是随机的。

有病征

除病毒和类菌原体病害外,其他传染性病害都有病征。如细菌性病害在病部有脓状物,真菌性病害在病部有锈状物、粉状物、霉状物、棉絮状物等。

当然,不管是生理性病害还是传染性病害,在进行诊断鉴定时,为了更加准确,在上述诊断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实验室鉴定,才能更进一步取得比较准确不同形状的病斑。

三、如何区分药害与病害

(一)斑点型药害与生理性病害的区别

斑点型药害在植株上分布往往无规律,全田亦表现有轻有重;而生理性病害通常发生普遍,植株出现症状的部位较一致。斑点型药害与真菌性药害也有所不同。前者斑点大小、形状变化大;后者具有发病中心,斑点形状较一致。

(二)黄化型药害与缺素黄化症的区别

药害引起的黄化往往由黄叶发展成枯叶,阳光充足的天气多,黄化产生快;缺乏营养元素出现的黄化,阴雨天多,黄化产生慢,且黄化常与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有关,在全田黄苗表现一致。与病毒引起的黄化相比,后者黄叶常有碎绿壮表现,且病株表现系统性病状,病株与健株混生。

(三)畸形型药害与病毒病畸形症的区别

药害引起的畸形发生具有普遍性,在植株上表现局部症状;病毒病引起畸形往往零星发病,常在叶片混有碎绿、明脉,皱叶等症状。

(四)药害枯萎与侵染性病害枯萎症的区别

药害引起的枯萎无发病中心,且大多发生过程迟缓,先黄化、后死株,根茎疏导组织无褐变;侵染性病害所引起的枯萎多是疏导组织阻塞,在阳光充足、蒸发量大时先萎焉,后失绿死株,根基导管常有褐变。

(五)药害缓长与生理性病害的发僵和缺素症的区别

药害引起的缓长往往伴有药斑或其他药害症状,而生理性中毒发僵表现为根系生长差,缺素症发僵则表现为叶色发黄或暗绿等。

当然,不管是药害与病害,在进行自我诊断鉴定时,为了更加准确,在上述诊断的基础上,还要结合专业鉴定,才能更进一步取得比较准确的鉴定结果。


海精灵生物刺激素~海藻提取物 矿质腐植酸;生根养根,爆发式生根,改善作物生理黄化之利器!购买海精灵请点击下面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