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吕洞宾五律(人间最闲适之心)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南宋诗人雷震以一首《村晚》写尽农村晚景: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池中的水灌得快要溢出,太阳即将落山,红红的火球好似被山吃掉,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拿着短笛随意的吹奏。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赞美吕洞宾五律(人间最闲适之心)(1)

乡村再好,可是如果人生诸多无奈,诸多牵挂,那生活同样也很难顺意。世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也许只有真正放下内心的各种纠葛,人生才会闲适安然。就像吕洞宾写的《牧童》诗那样。

吕岩,字洞宾,河东蒲州河中府人。原为儒生,一心醉心科举中第,奈何时局所迫,一直无缘榜上有名。40岁遇郑火龙真人传剑术,64岁遇钟离权传丹法。五代以后,时局大乱,人民饱受流徙之苦,道法已成的吕岩经常现身于世,拯救贫苦百姓。

北宋仁宗皇祐年间,宦官李宪补入内黄门,升供奉官,由此开始他平步青云的政治生涯。宋神宗熙宁六年,李宪奉命巡视西北边境,时值建昌军司理参军王韶上奏请求兴兵收复河湟之地,神宗便让李宪与王韶一起收复河州。平定河湟之后,李宪发现书生钟傅人才难得,便向朝廷推荐钟傅做了兰州推官,但是不久之后,钟傅就因坐对狱不实坐罪贬官。镇守平凉时,钟傅与道士吕洞宾闲游,看见牧童牵着黄牛来到院子里。吕洞宾说此牧童会作诗,钟傅不信。牧童应吕洞宾之请,即兴作下《牧童》一诗。钟傅甚为叹服,极为羡慕诗中生活,可钟傅却未能深得诗中隐隐规劝之意,以致往后仕途波折不断,人生几经坎坷。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赞美吕洞宾五律(人间最闲适之心)(2)

全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诗人的视野里的;写出了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也体现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劳,是一首赞美劳动的短曲。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读者的心灵感到安宁。

《牧童》一诗,不仅让读者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该诗反映了诗人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诗中尽道牧童生活的闲逸与舒适。此诗委婉劝说钟傅趁早离开那尔虞我诈、角名竞利的官场,回归田园,过牧童那样无欲无求的生活。在此诗中,牧童即是以智者的化身出现为迷失在宦途中的钟傅指路,而其人未必真是牧童。本诗语言朴直清新,明白如话,表现出一种“由工入微,不犯痕迹”的精湛功夫。

钟傅在羡慕牧童生活的时却未能深得其髓,以致人生坎坷不断,仕途起伏不定。卢肇立于晚唐多变政局,却置身牛李党争之外,怡然自得而活,就如同他所写的《牧童》一样,不可谓不明智。

牧童·卢肇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赞美吕洞宾五律(人间最闲适之心)(3)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正是太多俗世牵绊导致人们活得身心俱疲。如果有一天,人们都可以“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怡然自得于“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那世间真的大治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