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如果收复失地会回到开封吗(长柏被人当街掳走)
编辑 I 阿冷
排版 I 吃瓜少女孙答应
宋朝人的择婿观有多可怕?科考放榜那日,长柏差点当街被人掳走做女婿!
《知否》中这经典的一幕,在宋代是真实存在的,名曰榜下捉婿。
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就提到了这一现象,一些家中有女子待嫁的大户人家,在放榜之时就守着中榜举子。
一旦有中意的士子中举,就用金钱为诱惑,将其抢回家成婚。
在《梦华录》中,欧阳旭科考中第,被高观察看上掳走,当了渣男抛弃了赵盼儿。
为何会出现这个怪象呢?其实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
宋代当官途径大致分为:科举、制举和荫补。梁晗觉得读书辛苦,不如得个荫封。荫补便是不看才学能力,只要有足够的家族关系,就可以获得任官的待遇。
如果找个荫封的女婿,这个做法肯定是不靠谱的。
要是倒霉遇到梁晗这样的花花公子,那岂不是做了赔本买卖?所以科考中第举子,往往才是女婿的最佳人选。
科举考试制度完备,有了锁院制度、举人搜身、试卷糊名等各种政策。
这也就是为什么,明兰要给科考的哥哥们做护膝,和大娘子王若弗多备衣服的原因了。
制度严格,作弊很难,所以大多考上的举子都是有真才实学的。虽然现在没有就任官职,但寒窗苦读都能熬出头,那未来必定能走上仕途,妥妥的潜力股。
现在将女儿家嫁进去,就是提前将她们送进了官宦之家。当然了孙秀才除外。
而且宋朝这个朝代重文轻武,改革科举制度,使更多文人从政。
所以在当时,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士人的社会地位是最高的。读书人才更能有机会做官,获得更大的好处。
对于那些商贾来说,这些中榜的士子,是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良机。
剧中顾廷烨的母亲白氏,娘家是盐商之家,即使坐拥万贯家财,是数一数二的富户,但在那个商人地位最低的社会,白家老爷还是很乐意高攀侯府的。
因为中进士后升职速度很快,所以这些富户为了笼络这些国之栋梁,他们甚至也不考虑年龄大小和相貌如何。
宋代捉婿可以说是趣闻百出了,有人金榜题名后作诗“四十年前三十三”,为了不错失一个士子,甚至连年入古稀的老人都不放过啊哈哈。
软饭硬吃的孙秀才,他在原著中的结局比剧中惨上百倍,连唯一的孩子也不是他亲生的!
有辱斯文孙秀才,在剧中那是理直气地软饭硬吃啊。
孙志高家境贫寒幼年丧父,孙母靠浆洗打杂过活。后来孙秀才中了秀才,被人誉为神童,成了全家人的希望。
盛家大房是商贾起家,为了提高门楣,所以将淑兰嫁给孙秀才联姻。
还动用盛家的钱资助他读书,谁知道这孙秀才就开始走起了下坡路,非但没有奋发上进,反而变得好逸恶劳,科考十几年都没有什么长进。
孙家母子也是飘了,花着淑兰的嫁妆,还自视清高。
把所有的过错都归咎到淑兰身上,处处贬低和PUA,把淑兰说成无才无德。
孙母也是各种打骂言语侮辱,不仅让淑兰日日伺候,还让她给孙秀才纳了二十多个小妾,但孙家始终没有子嗣出生。
在与青楼女子苟且后,就想将怀孕的花娘纳进门。
盛家忍无可忍选择了和离,可孙志高还想留下淑兰的嫁妆钱。
最后以一半的嫁妆钱协议和离。和离后的孙秀才,立马就娶了花娘做了正房大娘子。
但依旧没有改掉自己的恶习,依旧与狐朋狗友喝花酒,最后钱财也挥霍的所剩无几。后来花娘卷了家中的银钱和别人跑路,还告诉了孙志高这个孩子不是他的!
原来结婚这么多年始终无所出的原因,是孙秀才自己的身体问题。
就算纳再多的妾室,孙家也不会有后。后来孙志高又娶了一位彪悍的寡妇老婆。这个寡妇老婆为人泼辣,经常拿着棒子打骂孙秀才,对待婆母也是直接开怼。
有时候吵得凶了,还把孙家苛待淑兰,被窑姐带帽子骗钱的事都抖搂了出来,孙志高母子也成了整个宥阳的茶后笑谈。
孙秀才也说出过休了她的想法,结果寡妇老婆骂他,要不是再嫁鬼都不会跟你,而且嫁妆已经请耆老做了见证,如果和离孙志高什么也拿不到。
孙秀才母子打也打不过,骂也骂不过,只能安安生生过日子了。
反观淑兰和离后,到了乡下隐居,后来嫁给了当地一个小富农。
婚后生活蜜里调油,接连生下了好几个孩子。
孙志高母子后来想起了淑兰往日的好,想再把她娶回去,没想到淑兰不仅婚姻幸福还儿女双全。
孙秀才的结局真是活该啊。
嫡出娴姐儿竟不如庶出蓉姐儿过的好?
《知否》原著中她不圆满的一生,全都是拜母亲邵氏所赐
娴姐的父亲是宁远侯府的嫡长子,是正儿八经的爵位继承人。如果从身份来论,娴姐儿可以说是侯府最尊贵的女孩。
虽然在物质生活上都享受着侯府小姐的对待,但她的童年生活并不幸福,从来没有感受过来自家人的亲情。
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母亲大多数的时间也是陪在顾廷煜身边照顾,祖父对自己也是冷冷的,心里只有已故的大秦氏。
祖母小秦氏也被仇恨蒙蔽双眼,对自己也没有过真正的喜爱。
所以娴姐儿从小就懂事明理,小小年纪如同大人一般,看透不少的人情世故。
在顾廷煜继承爵位后,侯府的那群人像吸血鬼一样,压榨着他最后的生命力。
后来父亲过世后,自己与母亲邵氏也只能过寄人篱下的生活。
好在顾廷煜在临终前,放下了尊严向顾二低头,将邵氏母女托付给了顾廷烨。
明兰对邵氏母女格外关照,对娴姐儿也是尽心尽力。明兰经常叫娴姐儿来澄园,陪蓉姐儿一起学习玩耍。
她对这两个孩子一视同仁,努力的将娴姐儿和蓉姐儿培养成才,针织女红、管家理账毫无遗漏。
但母亲邵氏是个拎不清的人,明兰对娴姐儿越好,娴姐儿越懂事,她心里就愈发不顺意。
对明兰的好视若无物,对小秦氏的挑唆却是坚信不疑。
幸好娴姐儿是懂事的,她始终记得父亲临终前的嘱咐,时常提醒邵氏不要掺和进这场斗争。
可邵氏的心就是捂不化的石头,她始终记恨着明兰。在宫变之时邵氏受人教唆,差一点就害死了明兰的团哥儿。
好在娴姐儿将蓉姐儿一起带了去,两人拼死护着弟弟才逃过一劫。
明兰看在娴姐儿的善良上,对邵氏的所以也就不计较了,一如既往的对待他们母女,但邵氏始终不觉得这种庇护是一种福气。
为了给自己找一个靠山,所以在永昌伯爵府的吴大娘子来提亲时,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虽然不是低嫁,但永昌伯爵府早已败絮其中,而且家中嫡庶之争不断,府内关系也很复杂,娴姐儿嫁过去就是被推进了虎狼窝。
好在明兰对娴姐儿的教导,她是有能力处理好这些麻烦事的。如果邵氏有娴姐儿一半感恩之心,可惜邵氏实在是拎不清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