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坞山实验小学校长(校长说富阳东洲中心小学校长朱立峰)

东坞山实验小学校长(校长说富阳东洲中心小学校长朱立峰)(1)

在全省教育大会上,省委书记车俊强调,要加快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把体育美育作为刚性需求,评价一个学生优秀不优秀,主要看其是否全面发展。

杭州市富阳区历来注重人文,底蕴深厚。这里,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原创地和实景地,拥有丰富的“黄公望文化”资源。东洲中心小学自2010年并校以来,就以“黄公望文化”资源为依托,以文化立校,以培养完善人格、全面发展的新东洲人为目标,探索并打造富有“中国基因”的现代化学校。

近年来,我校一直在建设“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公望文化’活动课程”,精准挖掘区域文化的核心要素,精妙选取适宜的教育因子,以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新一代儿童。

我们提出了“内敛外放·差异发展”的行动主张,旨在打通主题活动与区域资源的壁垒,架构儿童的自然天性与儿童发展之间的桥梁,开发接地气的公望文化资源,创编各类主题活动,引活动进课堂,营造开放式的活动环境,以此在小学教育中重拾地域文化,让孩子们的校区生活充满温润的地方气候,从而为培养富有区域个性和人文情怀的当代儿童提供可能。基于此,这些年来富阳东洲中心小学进行了实践探索。

东坞山实验小学校长(校长说富阳东洲中心小学校长朱立峰)(2)

学校学生画的老师所组成的照片墙

内敛外放,聚焦核心素养落实课程设计与实施

公望文化课程的设计基于本土文化,活动定位立足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聚焦活动课程的目标定位,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我校开发地域教育资源,探索公望文化课程,加强学科整合,促进学科间的有机联系与沟通,努力打造公望文化特色课程。

以公望课程为统领,实施课程整合的重点突破。我校积极打造“一轴二线”校本课程群,一轴——公望文化课程;二线——尚自然”唯实课程和“扬天性”守真课程,努力从“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和“校本拓展课程的整合开发”两个层面进行课程改革:前者以《东洲中小学科课程目标导向》的制定和实施为核心,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后者以《公望文化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为平台,进行我校拓展课程的整合实施。

东坞山实验小学校长(校长说富阳东洲中心小学校长朱立峰)(3)

差异发展,立足人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尊重孩子的发展天性,革新孩子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提出“差异发展 ”的课程实施思路,通过“调动多种感官,打通感官壁垒,手脑并用,动口动心,丰富学习体验,激活学习状态”,为学校孩子们创造更具发展多样性的学习形态。

1、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开展拓展性课程建设

我校的拓展性课程——“扬特”行知课程分为个性必修和个性选修两大类。每学期我校共开设个性选修课程20多门,学生自主选择与申报,每节课75分钟,这些课程不仅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也为学生积极参加上级各种竞赛通了坚强的技术支撑。

东坞山实验小学校长(校长说富阳东洲中心小学校长朱立峰)(4)

东坞山实验小学校长(校长说富阳东洲中心小学校长朱立峰)(5)

东坞山实验小学校长(校长说富阳东洲中心小学校长朱立峰)(6)

2、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综合性课程建设

我校的“行知”实践课程也分为两大类。其中特色主题活动课程《走进黄公望》每学年的11月和次年的5月进行教学,通过课程让学生了解黄公望的一生、作品、精神。沙洲课程则是学生了解家乡的好机会,也是学生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的大好契机。

东坞山实验小学校长(校长说富阳东洲中心小学校长朱立峰)(7)

3、基于公望文化主题课程整合与拓展实践

我们主要立足于公望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完成了三项工作:1. 开发与重组“公望文化”资源;2. 编写和试用“公望文化”校本课程;3. 组织与开展“公望文化”开放式主题活动。

东坞山实验小学校长(校长说富阳东洲中心小学校长朱立峰)(8)

1、开发与重组“公望文化”资源,在合理传承与适用创新之间寻求和谐

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我们按六个年段来开发与设计我校《走近黄公望》开放式主题活动,每个年段分上、下两册编写。上册编写顺应低中段儿童童书阅读的心理特点,以内容浅显、活动有趣、实施自然为课程编写原则,强调在真实的区域文化环境中熏陶人;下册编写顾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开发,以内容简单、活动有味、实施有效为课程编写原则,关注在有生命力的校本课程环境中发展人。

东坞山实验小学校长(校长说富阳东洲中心小学校长朱立峰)(9)

2、编写和试用“公望文化”校本课程,把最恰当的教育资源放在最适宜的位置

我们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式对课改核心组的老师进行分组,分若干个单元进行“公望文化”校本课程的编写,建立结构清晰、分工明确的若干团队——既可以发挥每个成员个性特长,也利于组间开展互动交流和良性竞争。

通过制定方案和明确目标,我们意识到:“课程”正是为开放式学习提供一个有效的载体。“活动”是课程的类型,最初是在活动课程板块中实施的,这与通常的学科课程教学相区别,这样的课程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本特点。

东坞山实验小学校长(校长说富阳东洲中心小学校长朱立峰)(10)

3、组织与开展“公望文化”开放式主题活动,让孩子在精致适宜的地域文化中成长

我们以公望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前提,在多元开发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以校园人文环境、活动环境建设为核心,以“在适宜的文化中成长”为基本理念,努力优化我校公望文化培育的渗透力,切实培养学生丰富的创造性与丰厚的人文情感。

我们积极打通校内外的文化联系,“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从而使学生获得对公望文化的认知、理解、体验和感悟。基于区域文化的课程统整要回归生活世界,积淀生态阅历,遵循亲验活动、体验在先,领悟、结论在后的流程。其中很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情境体验式,如黄公望纪念馆小导游活动,自2013年以来,共计有百余人次接待过来自港台地区等海内外的游客,受到了来宾们的一致好评;科技种植体验——杭州九重天生态农园体验活动,有效利用本区域的教育资源,学校成立了科学种植小组,学生通过活动探究对科学种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认为,这些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能让小学生走进大社会,在教育引导孩子们树立理想信念、锤炼道德品质、养成行为习惯、提高科学素质、发展兴趣爱好、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