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三大综合交通枢纽全貌曝光)

现有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三大综合交通枢纽全貌曝光)(1)

岗厦北枢纽。

现有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三大综合交通枢纽全貌曝光)(2)

黄木岗枢纽。

现有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三大综合交通枢纽全貌曝光)(3)

大运枢纽。

记者从深铁集团获悉,随着近日深圳市大运综合枢纽顺利通过消防专项验收,标志着今年将陆续启用的三大综合交通枢纽已进入新线开通倒计时。三大枢纽站的“真身”也随之曝光,站内主题景观正式进入大众视野。

“深圳之眼”—岗厦北枢纽

打造多元属性的城市公共空间

岗厦北枢纽是深圳市首个一次建成的四线交会站点,今年开通运营后将实现与2号线、10号线、11号线、14号线的站内换乘,同时未来还可与1号线岗厦站的地下商业空间直接联通,将成为深圳首个地铁快线成网的综合交通枢纽。而作为深圳综合交通枢纽的“颜值”担当,岗厦北枢纽的“内景”也一直备受关注。

记者现场发现,岗厦北枢纽内核心换乘区的中心景观,是以“深圳之眼”为主题,引入飞马螺旋线双向延伸,体现了深圳“汇聚、包容、国际化”文化特征。其中,天眼中庭的设计采用了48×51.2米地下超大跨度组合结构,与彩田立交桥合建,结构复杂,设计建设难度极大,该结构跨度之大在国内外明挖地下结构中也尚属首次。深铁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岗厦北站结合地下空间体系、市政功能、轨道交通、文化景观等要素进行一体化建设,不仅实现了“四线合站”高效换乘,还创造了“源于地铁、不止地铁”的全新公共空间,丰富了城市行为的多元属性。

“绿色 创新”—黄木岗枢纽

构筑舒适宜人的生活环保空间

黄木岗枢纽共有四层地下空间,开通后可实现与7号线、14号线和规划中的24号线三线换乘,是集轨道交通、道路交通、地下公共空间于一体的城市交通综合体。

记者了解到,作为国内首次大规模采用地铁车站、桥梁、隧道结构一体化设计的交通枢纽,黄木岗枢纽的规划极大地减少了地面构筑物体量集约城市空间,在打造片区重要地下慢行系统和地面景观的同时,实现了国内最大规模的运营车站贯通建设。

在光照环境方面,黄木岗枢纽的建筑理念是以“从树叶的空隙中倾泻而下的阳光”为设计指引,结合14号线全线设计主题“阳光 ”通过天窗、中庭引入自然光,将地下空间地上化,致力为市民营造悠然惬意的生活氛围。为确保地下绿色供电,黄木岗枢纽因地制宜设置了光伏发电系统,预计每年发电量约37.96万度,年减少碳排放量378.46吨,节省标准煤151.840吨,减少硫化物排放11.4吨。

“湾区之舞”—大运枢纽

营造开敞靓丽的自然生态空间

记者获悉,大运枢纽位于龙岗中心城西部,为地上三层、地下四层结构,可集合地铁、城际、常规公交、出租车、慢行系统等多种交通功能为一体。开通后,将实现与3号线、14号线、16号线以及深大城际铁路4条线路的直接换乘,对龙岗中心区定位和配套功能,以及大运城市空间品质的提升都有重大意义。

在设计方面,大运枢纽由“鹏城展翅、舞动湾区”设计创意引申,起名为“湾区之舞”,寓意着深圳开拓创新的城市精神及展翅高飞的美好愿景。为提升通透感及舒适感,大运枢纽大量采用中庭、采光天窗、下沉广场、透明景观水池、玻璃幕墙等设计手段,着力将自然光由室外引入室内、由地上引入地下,营造出了开敞、自然、尺度宜人的生态空间。记者了解到,大运枢纽的建设体量相当于17个标准站,开通后将成为深圳东部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

采写:南都记者 张艳丽

摄影:南都记者 赵炎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