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详细全释(心经的别解)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解:为何这心经里对话的主角是观自在菩萨,不是地藏菩萨或其他菩萨呢?其实在佛经中,每位菩萨代表着一种修行法门,像地藏菩萨代表着孝门,文殊菩萨代表着慧门,而观自在菩萨,又名观音菩萨代表的是观门,观音菩萨在过去世,曾经以观海潮音而证道,所以这个观字并不是普通字面观看到观,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个点上面的意思 这个观字呼应后面的照字,不难发现这个观自在菩萨代表的法门是定门,那么照见五蕴皆空是啥意思呢?我们先把这一段经文给他翻成白话)
观音菩萨在修行观照法门(入定)时,看到我们人类生命个体在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单位中:所见,所接触,所想,以及由此产生的欲望(行),和分别心(识) 这5种感觉的聚合(五蕴)并没有真实存在过,本来没有一个真实的物质存在,物质为原子按条件组成的产物(色空),本来没有冷热的觉受存在,因为冷热是相对于人体温度来分辨出来的,是相对法,是因缘法,热的物质需要别人给能量,冷的物质需要抽取他的能量,万物都是互相影响,而没有独立存在过!……而这5种虚幻的聚合我们认为他是空的,是相对于佛经认为的有一个恒的佛性来说的!不是说他空就是空,起码石头是真的能砸死人,你怎么可以说没有石头呢?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