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风蛋糕知识学习(戚风蛋糕基础理论总结)
一.什么叫戚风蛋糕体,以及各类元素在蛋糕中的作用。
1.戚风手法蛋糕体:简单的可以理解为,最后加入打发好的蛋白霜翻拌,蛋白的保泡率高,得到柔软和细腻的蛋糕体,这一类蛋糕的做法,都可以归为戚风或者类戚风蛋糕体。在戚风的做法里,又分为先蛋戚风和后蛋戚风的区别,先蛋较后蛋来讲,称重优于后蛋,在口感细腻度及柔软程度方面,次于后蛋法。
2.各种元素在蛋糕里的作用:
糖:①增加风味
②混入气泡,是蛋糕蓬发的关键因素。这里建议使用细砂糖,可以更好的给蛋白霜,混入均匀的气泡。(粗砂糖容易弄破混入的气泡,糖粉不利于气泡的混入)
油:①通过和牛奶或水乳化,进而锁住水分,增加蛋糕体的湿润度。(乳化:通过高速搅拌,将微小的油分子和水分子组合成油包水的微小分子,通过油膜将水分锁住)
②便于脱模。(ps:黄油:增加奶香,增加称重能力,但消泡率增加,做出的蛋糕体略微扎实。植物油:组织细腻,称重能力略差。)
奶/水:①乳化,保湿的主要元素之一
②牛奶里90%是水分,增加奶香
③减少面粉起筋的原材料。适当的水分,会降低面粉起筋几率。
低粉:①提供蛋糕体支撑力。
②低粉的起筋率最低。
淀粉:①降低起筋的可能性。
②增加蛋糕体蓬松口感。
蛋黄:①天然乳化剂(卵磷脂)
②体现蛋香的关键元素。
蛋白:①增加蛋糕体的轻盈口感。
②同糖一起混入稳定气泡,使蛋糕膨胀的关键元素。
二.蛋糕制作过程要点:
1.预热烤箱2.糖,油,奶的充分乳化
3.刮刀将粉类压拌进液体中4.加入蛋黄打散,Z字形拌匀
5.三次加糖法,打发蛋白至小尖钩状态,湿性偏硬一点的状态。少量结块可以接受,但不能完全打至干性发泡。
6.将蛋白分三次加入蛋黄糊中,翻拌均匀。
7.入模,振膜。
9.烘烤。
三.关于戚风失败的常见问题分析:
1.顶部严重塌陷:①没烤熟
②中途打开烤箱(冷空气进入,组织塌陷)
③考好没倒扣(重力的原因,下拉蛋糕体)
④蛋白消泡(蛋白打发状态不对,或者翻拌手法不对,导致消泡严重)
2.顶部微微凹陷:蛋白打发不到位3.底部整体凹陷:底火太大(可以用烤盘,放烤箱的倒数第二层烘烤)
4.底部局部凹陷:进炉前振膜过度,混入了大气泡。
5.内部湿粘:两种情况①没烤熟
②水分的把控:水份过量造成湿粘;正常水分比例,乳化到位保水性好。
6.收腰:①没烤熟拿出来,除了塌陷,还会伴随着收腰
②搅拌手法不对,导致面粉起筋
③用了油纸,倒扣后由于重力,蛋糕体被压弯收腰。
7.蛋糕倒扣后,活底膜下沉:①面糊少,倒扣后支撑力不足,导致下落,但一般不影响使用。
8.戚风的开裂,两种路况:正常开裂:合理地水分含量,在烘烤时,水分从蛋糕表面蒸发,产生开裂属于正常现象,这样蛋糕体里边的组织才不会过于湿粘。
爆炸式开裂:①蛋白打发过度
②烘烤时,整体烘烤温度过高,造成蛋糕体剧烈膨胀
③蛋糕糊含水量低,过于浓稠
9.到底要不要追求不裂的戚风?没有必要,用超低的一个温度去烘烤戚风,或者用水浴法烘烤(有意的去拉低烤箱实际温度)会使得蛋糕体内部水分无法蒸发,导致蛋糕体内部湿粘,所以戚风的开裂,只要不是爆炸性的,都是正常的。
10.蘑菇云:蛋糕面糊过多。
11.布丁层:消泡过度,注意翻版手法,及蛋白的打发状态。
12.蛋糕内部组织有过大的气泡:打发蛋白的最后时刻,没有用低速收尾,导致气泡过大。
13.蛋糕内部组织和四周分离,有断层:蛋糕烤好后振膜过度,导致内部组织被振断。
14.关于烤箱实际温度的测量:比如用150度烘烤戚风蛋糕,在制作蛋糕之前提前预热烤箱15分钟,之后蛋糕和温度计同时放入烤箱,35分钟之后看温度计和烤箱指针温度的差值,比如温度计为140,说明偏低10度,下次再烤就直接160,里边实际温度就是150,6寸戚风150度的实际温度是烤47分钟。
15.戚风蛋糕尺寸换算比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