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粉丝为什么没有地理标志(龙口粉丝其实是招远造)
粉丝这个词儿这几年很热啊,特别是在互联网 时代到来以后,娱乐圈、体育圈、文化圈只要是名人,火了,红了,他就有海量的粉丝。不过呢,本文说的不是网络语言粉丝,而是真正的做菜用的粉丝,重要的食材之一啊。
三种典型的袋装“龙口粉丝”
就如今全国而言,最出名的粉丝,当然是龙口粉丝了。外商对龙口粉丝评价为:“天下银丝都尝遍,唯有龙口第一家”。
这个龙口粉丝可以算是烟台市的著名土特产品之一了。但是呢,这个“龙口粉丝”并不原产于龙口,而是招远、龙口、莱州、蓬莱、栖霞等县市都有,其中招远产量最多,一度占了70%以上了,于是招远县也曾经有“银丝之乡”的称呼。但是呢,这些粉丝要出名,甚至向国外出口,就要有个港口,有个集散地啊,在清朝以及近代民国时期的时候,长期通过龙口港远销海内外,于是,招远没得到命名,反而用龙口来命名了——然后,作为烟台乃至我山东省的著名土特产品,这龙口粉丝已经有了300年以上的历史了。
龙口、招远挨在一起,粉丝其实大部分是招远造,但通过龙口港销售出去。
早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招远县就开始制造粉丝了。到了清朝咸丰10年(1860年),大批优质粉丝开始有龙口港远销海内外,于是就有了“龙口粉丝”的名字了。制作粉丝用的原料,一开始还是地瓜。到了清朝道光年间,就以绿豆为主了。在20世纪30年代,招远县有生产粉丝的1000多户,年产量9000余吨,都是土法手工生产。
据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的《中国实业志》记载:“粉丝业为鲁省之特产……招远所产,尤为著称”,还有“该县农家60%均与粉业有关,每年输往上海、宁波、厦门、九龙、香港、新加坡等地,占龙口出口总额的70%,营业之盛,可见一斑。”
那个时候的粉丝生产都是手工制作,而且讲究时令,每年的春季清明到夏季夏至和秋季白露到冬季小雪,是制作粉丝的最佳季节。在这两个季节,进入招远境内,不论村内村外、银丝缕缕、迎风飘舞,在日光的照射下发出晶莹的光彩。
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粉丝业受到了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摧残,手工作坊基本停业。
解放后,粉丝生产逐渐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并且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引进了机械动力,改变了靠手工的情况。而且粉丝的生产也突破了季节的限制,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了,产量就大大提高了啊。
在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粉丝的生产规模日益扩大,而且粉丝生产的下脚料也得到了综合利用,仿制了资源的浪费。龙口粉丝已经畅销全国,以及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粉丝之王”啊。
粉丝制作的菜肴一组。
网络上自媒体的“粉丝”,娱乐体育明星还有文化名人的“粉丝”,是招揽人气的……现实中的粉丝,是一种好的食材,能做出好菜来。龙口粉丝品质优良,享有盛誉,在国外被叫做“玻璃面条”、“龙须”、“春雨”,而且在烹饪中凉拌、热炒、油炸都可以啊。能做出凉拌粉丝、银丝串珠、粉丝菊花蛋、龙须扣肉、三色凉糕、秋菊傲霜等几十种好菜来。
生产龙口粉丝的食品工厂已经很多了,但最好而且最出名的还是“龙大”集团生产的——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词“龙口粉丝,龙大造”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