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马派名家大全(晋剧马派传人李月仙)

“马派”传人李月仙李玉生 李春芳

晋剧马派名家大全(晋剧马派传人李月仙)(1)

太原市实验晋剧团的须生演员李月仙,是晋剧著名艺人马兆麟先生的得意弟子。“马派”演唱艺术以其高亢激越、俏丽华贵而区别于“丁派”的宽厚圆润、平稳大方。“马派”唱腔节奏鲜明,善于大起大落,因而自成一家。

李月仙中等个头,貌不惊人,嗓门不大,还有点沙哑。但舞台上的李月仙却是器宇轩昂,气质不凡,唱、作、念、打,无不娴熟。她的表演大方刚健,利落帅气,程式运用自如,行腔中多用颤音装饰,使行腔起伏跌宕,节奏鲜明,形成了“马派”独特的艺术风格。

她在30多年的舞台实践中,自强不息,以惊人的毅力,超人的勤奋,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如《文龙归宋》的王佐,《卧虎令》中的董宣,《生死牌》中的黄伯贤;《三关点帅》中的杨六郎;《杀驿》中的吴承恩;新编古装戏《齐王拉马》中的齐宣王等等,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晋剧马派名家大全(晋剧马派传人李月仙)(2)

1940年,李月仙出生在文水县平淘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两岁父亲去世,母女俩相依为命,苦度时光,熬到了家乡解放。李月仙12岁拜著名艺人马兆麟为师学艺。因为她嗓子清脆,聪明好学,很受师傅器重。吃、喝、穿、戴,全由师傅负担。李月仙原名爱贞,因为马兆麟的侄女马秋仙、女儿马福仙、马玉仙都是他的徒弟,遂给爱贞更名月仙。

马兆麟带徒弟采用的是“一出戏成才”的办法。苦练两年基本功后,李月仙登台,演出了第一出戏《秦琼观阵》。这是一出身架很见功夫的功底戏,首场露演就得到同行和观众的齐声喝彩。17 岁就能演《杀府》、《走边》、《交印》《生死牌》《芦花》、《收姜维》等大大小小20多出戏,显露了她的艺术才华,还在她 14、5岁时,饰演《芦花》中的闵子骞,“闵损儿庭前用目观看,举家人为我作了难.....”一句,她在“为我”二字上加了点哭腔,“作了难”三个字行低腔,音量加以控制,让角色进入沉重为难的哀愁中,声泪俱下。声音上低了却唱出了情,把观众带入戏中,演员和观众在短暂的感情交流中产生了共鸣。

晋剧马派名家大全(晋剧马派传人李月仙)(3)

17岁时,剧团领导决定送她到太原市戏校深造。李月仙已有五年的舞台实践基础,在学校又受到较系统、规范的训练,真是如鱼得水。她认真学习文化课,坚持每天写日记,写学习心得,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她克服了文化低的困难,学习苏联著名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著作,使她真正懂得了程式和技巧都是为了塑造人物服务的道理。明确地认识到演员要进入角色,才能进行再创造。从此她每排一个戏,都要反复琢磨剧本,理解人物性格,确定自己的表演格调。她想无论是传统戏,还是现代戏,人物的活动都是生活的夸张和集中。因而上街、走路也观察和摹仿各类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使自己表演的人物首先在自己头脑里活起来。在初学戏时,马兆麟先生教马福仙(生角)、马玉仙、(旦角)的唱腔,也留心记了不少。使她能随手捡来。在现代戏《蝶恋花》中她扮演了讨米娭她,虽不是自己的本功行当,但她唱得感情充沛,激情洋溢,高亢处气贯山河低沉处如泣如诉,很见功力。

晋剧马派名家大全(晋剧马派传人李月仙)(4)

在传统戏《雏凤凌空》中李月仙扮演了寇准。第五场有一段唱原来设计是流水板式。有一次演出打板师傅忘了,竟打成了夹板。她随机应变。夹板起唱,急转二流水,竟没一点破绽,如果没有相当的唱腔功底,就会当众出丑。这把同台演出的同行们折服了。

晋剧马派名家大全(晋剧马派传人李月仙)(5)

太原市实验晋剧团的《三关点帅》拍成了电影,这是继晋剧《打金枝》之后,搬上银幕的第二个晋剧剧目,李月仙在剧中扮演了杨六郎。她塑造了一个举能让贤,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大宋元帅。杨六郎因为器重穆桂英的才能,在举荐时,能滔滔不绝列举穆桂英才华出众的很多例证。在“举荐”唱段中,李月仙用流水、倒板、夹板演唱,让观众从她的演唱中,仿佛能看到穆桂英有勇有谋,英武善战的巾帼英雄形象。这段唱腔明快流畅,轻松俏丽,既符合杨六郎此时此刻的心情,突出地表现了杨六郎慧眼识良将的广阔胸怀,又较好地发挥了“马派”艺术高亢激越,起伏跌宕的演唱特色。李月仙不追求每句唱都能很突出,而在重点戏中确定重点唱段,重点唱段中又有重点句。俗话说:没有高山不显平地。她正是在自己的唱腔中,将轻重、缓、急、快、慢、顿、挫,有铺有垫,合理安排,使唱腔节奏错落有致。在感情的高潮处,对乐队有所暗示,先造成一定的音乐氛围,使唱腔异峰突起。尤其是“嘹子”,有一声掷地之感,将人物情绪推到应有的高度,总能收到预期的艺术效果。演唱不是力气的拼搏,而是技巧的运用。这就是一,口齿利索,喷口有力;二是气息运用讲究,善收善放;三是板式变化得当,碰、闪相错,交替使用,才能使唱腔铮铮作响,熠熠生辉。在嗓子并不“霸道”的情况下,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晋剧《杀驿》中李月仙扮演了吴承恩。《杀驿》是已故蒲剧表演艺术家阎逢春的代表戏之一,是一出唱、念、作并重的须生功底戏。李月仙集中和吸收了兄弟剧种表演技巧,丰富了晋剧剧目,并达到了新的高度。目前,能演出如此精彩节目的女须生,确实是不多的。她的髯口功,多而不烦,花而不乱,娴熟自如,干净利索,让人目不暇接。她的帽翅功运用也恰到好处。当吴承恩看到自己的救命恩人王彦承即将被害时,要在短暂的时间,想一个搭救办法。进入沉思,起单翅;忽停,另一翅起舞,说明此路不通,另想办法;在几种办法激烈争夺时,李月仙采用双挠,即双翅上下翻舞;眼看时辰已到,生死攸关,斗争激烈而烦躁不安时,她用阴阳翅,即一翅向前绕,一翅向后绕,骤停,双翅一动不动,表示吴承恩主意已定,决定用自己的首级替王彦承一死的决心已下。每次演到此处观众都报以热烈掌声。李月仙用翅子功表达了千言万语,刻划了角色感情的急剧变化,是她在表演艺术上的一绝。在全省1982年中青年演员调演中,她以《杀驿》获演员一等奖。

《齐王拉马》是我省剧作者赵威龙、齐陶根据《东周列国》并参考徽剧《四国旗》创作的一出古装故事剧。说的是战国初期,吴起统兵鲁、晋等十路诸侯,联兵伐齐,被齐王妃钟无盐击溃。吴起施美人计,齐宣王宠爱夏妃,竟将钟无盐贬家为民。吴起乘虚而入,兵围齐国京都。危难之机,齐宣王为保江山社稷,悔过自新,礼贤下士,甘愿为钟无盐拉马拽镫。钟无盐以国为怀,不计前嫌,挂帅出征。齐国军民,士气振奋,大败鲁兵。

这个戏喜剧色彩很浓,李月仙从人物出发,从台步、身段、表演到唱腔等方面,吸收了小生、甚至三花脸的程式,突出齐王的风流潇洒,使齐宣王不同于一般的堂堂正正的帝王形象, 而是一个风流王子。李月仙的独到见解,得到编剧、导演的热情鼓励,这个戏深得广大观众赞赏,久演不衰。

李月仙是“马派”传人,但她不拘泥于“马派”。她吸收众家之长,更加丰富了“马派”艺术。她演出的《芦花河》就是向著名晋剧前辈张美琴学习的。并不断传授给青年演员孙红丽、谢涛。

李月仙受到马兆麟先生的亲传,为“马派”艺术增光添彩,但她惋惜地说:“师傅在《琵琶记》中的王延令,《甘露寺》中的乔阁老,演得很好,十年动乱耽误了,我没有学到家。”马兆麟先生谢世前,还为她留下手笔《三疑计》、《杀惜》两个剧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