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新世界的能量(墨守成规与打破常规的哲学智慧)
畅销书《美丽新世界》,是20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书中浓郁的哲学气息,对当时的文学创作影响至深。而这部作品,也让作者阿道司·赫胥黎名留青史,成为当代文坛的明星人物。
阿道司·赫胥黎毕业于牛津大学,作为生物学家亨利的儿子,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尽管一次眼疾几乎让阿道司·赫胥黎视力全失,但他苦学盲文,且开始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小说、游记和剧本。
可我偏爱他的《美丽新世界》,尤其是书中这饥饿哲学里的墨守成规,与富足哲学里的打破常规,那份相互抵抗的美感。
01
饥饿哲学里的墨守成规什么是饥饿哲学?当我们的基本生活利益得不到满足,或在阶级冲突尖锐的情况下(即不利的环境下)产生的价值型哲学。
简单来说,饥饿哲学是在不利的环境下而产生的哲学价值,是孕育伟大理想和崇高品质的温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饥饿哲学的理解,唯能停留在墨守成规的思想上。
作者在《美丽新世界》一书中引用生物学、心理学知识,描绘出虚构的福特纪元社会,这是一个有阶级之分的国度。
那里的人们自出生那一刻起,直至死亡都被心理束缚和药物控制,逐渐失去情感,失去爱情。甚至没有了思考的意义和权力,就连想象空间都没有,更别提哲学思想的高度,他们最终沦为统治阶级的玩偶。
1、美丽新世界的阶级之分
书中的“美丽新世界”,科技高速发展,人们被依次分为阿尔法、贝塔、伽玛、德塔和埃普西隆五个等级,且每个级别还有正负之分。
阿尔法是最高级别的知识分子,有相对极高的权力,是美丽新世界的统治者。与最低级别的埃普西隆形成鲜明反差,埃普西隆人不需要智慧的养分。
贝塔人不具有统治权力,但自身有着相对专业的知识,尚不至于沦落到体力劳动者的等级。美丽新世界里需要大量的劳动者,所以伽玛以下的级别基本是“廉价的劳动力”。
劳动者只要能三餐温饱,得到药物,便觉满足。就算他们的身份卑微,仍觉得幸福感爆棚,没有阶级分化的压迫感。
2、命运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书中“美丽新世界”的故事,由一群有阶级之分的婴儿开始说起,他们在出生之前就已被定好阶层。阿尔法婴儿是最高层级,自然享受着高级别待遇,生来就能被培养成为统治者。
贝塔婴儿只是待遇上差了阿尔法一点点,同样有着较高级别的待遇。但伽马级别可没那么好命,生来注定是普通阶层,可看成是平民百姓。德尔塔和厄普西隆身份卑贱,没有文化,是低能力的劳动者。
培育者试图用各种药物和物理科学方法,操控人类的性格、偏好,主导他们的人生。在“共有、统一、安定”的社会观念中,靠着心理药物操控人类的情绪。
简而言之,在“美丽新世界”里,人类是制作出来的,且在制作之前就已经排好层级,且必须按照培育者设定的规则成长(墨守成规)。
02
富足哲学里的打破常规什么是富足哲学?我们在生活利益得到满足后,思想世界得到发展,在有利的环境下产生的多元形态哲学。
阿道司·赫胥黎小说里的“哲学气息”,自琳达不得不为了生下约翰而强忍痛苦,留在野蛮部落求得生存的经历开始,愈发浓烈。
约翰原本就不属于“美丽新世界”,在“富足哲学”里,他是那么强烈地不满于这里墨守成规的一切。
1、没有结果的渴望(打破常规)
生物学者伯纳为了完成学术论文,与好友列宁娜来到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的野蛮部落,研究当地居民的特性。后伯纳和列宁娜认识约翰,且与约翰和他的母亲琳达来到“美丽新世界”。
约翰在“美丽新世界”里感受着种种观念所带来的影响,激起他强烈的不满。当地人对阶层、种族的歧视,那种不渴望自由的状态,都与约翰的价值观恰恰相反。
这与约翰母亲琳达所提及的野蛮部落甚为相似,于是,约翰将美丽新世界里的人称之为野蛮人。约翰对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极其厌恶,直到琳达服食过量的精神药物去世,他更是对这个社会深恶痛绝。
最终,约翰得罪总统,离开”美丽新世界“,他渴望找到一个与世隔绝的乌托邦开始新的生活,可惜终未能如愿。
2、思想有余而能力受限
就在约翰试图靠劳动活下去的时候,他所厌恶的人类给予他无尽的羞辱。约翰所渴望的世界没能存在,无奈自杀身亡。
约翰看到的美丽新世界是虚伪的黑暗,但书中另一位主人公的观念则不同。他是马克斯,是阿尔法的典型代表人物,血液里从胎儿时期就被注入酒精,即便没有魁梧身型,性格古怪,还是统治者身份,但马克斯是有自我意识的。
马克斯看不上美丽新世界的统治阶层观念,不认同身份尊贵便可以抢占他人心智。身心上的不足,使马克斯不自信,他不像一个霸气的统治者,却要被美丽新世界的观念所吞噬。
可是,马克斯只是无数统治阶层中渺小的一员,他影响不了阿尔法的价值观念,对美丽新世界更起不到作用。
03
墨守成规与打破常规的哲学智慧故事讲到这,不难发现,《美丽新世界》与二十世纪风靡全球的著作不同,许多知名作家的作品里,充满着对理想国的幻想和喜爱。但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则偏偏写下反乌托邦的长篇小说,书名就格外讽刺。
说是美丽新世界,却用美丽来形容一个丑陋的世界。明明深陷在阶级统治的野蛮部落,人类所感知的竟然不是阴暗,反而认为那是幸福真谛。
即便是阶层低下的劳动者,仍然能从劳动且获取温饱而感到知足,他们认为人生活着,有可为,还能换取食物,这就是美丽新世界。
《美丽新世界》一书的故事,实际上阐述的,是相对立的哲学思想。是“饥饿哲学”里的墨守成规与“富足哲学”里的打破常规,两者相互抵抗的思想境界。
从深陷野蛮部落里的典型代表人物琳达,生下约翰后在痛苦和绝望中力求生存,为约翰对美丽新世界的厌恶做足铺垫。由此也引出约翰深陷美丽新世界之后的悲观与绝望,自杀是其观念上的消极终结点。
书中所描绘的美丽新世界,当然也不全是讽刺化身。在这个新世界里,物质生活丰富,科技发达,人们在被统治的社会环境下衣食无忧。
如此岁月静好的生活,和现代所谓的”活在当下”有诸多相似之处,甚至可以用现代人常说的一句话来思考——好死不如赖活着。
虽然美丽新世界里没有突破,自出生前就被格式化,但欲望可以得到满足,人类就像一部机器一样刻板地活着,根本无需梦想,对乌托邦毫无兴趣。
约翰的价值观念里藏有理想,和对现实世界里的美好生活有所憧憬,但还是要以自杀谢世,也是讽刺意味浓重的桥段。
现代人也是生活在理想和现实之中,观念不同,不相为谋,屡见不鲜。理想主义者常常在现实批判下怀疑自己的观念是否正确,而尤为社会的人群也对理想抱有一丝希望。
正是相对立的哲学思想上的碰撞,有矛盾也有交点,使得人生充满思考和交错。无论是饥饿哲学还是富足哲学,它是在不同境况下前进的思想。或墨守成规,或打破常规,只要它是使我们前进的,便有了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