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有没有融合寒食节的习俗(清明节寒食节风俗和饮食有讲究)
#春日茶话会#“清明时节雨,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应该是我们最耳熟能详的关于清明节的诗句了吧!我们都知道清明是春节过后第一个最重要祭祀节日。是节日,也是节气,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成了我们的法定假假日。这代表着一个国家对传统的重视,民族对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保护,记住先烈爱国爱家不忘本。
其实清明节本身只是一个节气,与立春、冬至这些节气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大家肯定都听说过一个节日叫“寒食节”,寒食节是冬至后的105天,也就是清明的前3天,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介子推被焚于绵山而流传下来的一个节日。
寒食节是传统节日,在寒食节人们要禁烟火、插柳、扫墓、吃寒食粥,韩食面等等。在唐朝时,把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前后延绵了2000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也是唯一一个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因为寒食节是在清明前两三天,随时时间的变迁,寒食节的习俗和饮食习惯和清明节慢慢重合,于是就成了我们现在的清明节!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和饮食习惯呢?我们都知道清明祭祖、缅怀烈士是清明最重要的事情,这几年,我们也开始网络祭奠活动,我们献上鲜花、缅怀先烈、致敬历史向未来出发。但是除了这个重要的活动,很多地方也有一些小的当地民俗。因为清明节正直春暖花开之际,因此清明节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踏青节。
一、踏青春游。
踏青,在古时候也叫踏春、寻春。古时候的妇女是不能够随随便便出游的,正好趁着清明扫墓之际出来游玩,难得欣赏户外春景,因此,妇女们比男人们玩得更开心,有一首诗中写道:“踏青结伴裹南塘,二月春风夹路香;蜂蝶紧随衣袖舞,田野十里菜花黄。”写得就是清明节踏青春游的民俗。
二、放风筝
清明节正直仲春和暮春之间,三月春风正直放风筝的好季节,在清明这天,也有放风筝的习俗,放风筝又叫“放断鹞”古人们会把灾难、疾病写在风筝上面,接着春风放飞,然后剪短风筝线,任由风筝飘走,古人认为,这样会消除灾难,放飞晦气。以期待一年好运,平安吉祥。
三、荡秋千、蹴鞠
在古代,还有在清明女孩子们荡秋千、男孩子们蹴鞠的户外活动。“蹴鞠”就是踢球,类似于我们现在的踢足球。
四、戴柳插柳
清明节正直柳树发芽的时节,因此有戴柳、插柳的习俗,把柳枝编成环戴在头上,有着辟邪消灾,祈福迎祥之意。也有女孩子们戴柳环,也寓意着对青年年华的珍惜留恋之意。民间也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的说法。
那么清明节有哪些饮食习俗呢?
吃青团
青团是江南一带的特色美食,也是清明祭祀的必需品。用艾草汁加糯米粉加红豆沙蒸制而成,香甜软糯。
清明螺
俗话说:清明螺、肥似鹅。清明节是螺蛳最为肥美的季节。挑出螺蛳肉也叫“挑青”。螺蛳肉搭配葱姜蒜辣椒烹饪,人们认为比鹅肉还要鲜美。
吃馓子
由于寒食节要禁烟火,不能烧火做饭,所以,要吃冷食,馓子作为焦香酥脆的油炸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画蛋、雕蛋
鸡蛋也是寒食节冷食的的一种,但是为了烘托节日气氛,鸡蛋不仅可以吃,可以拿来玩,把蛋壳画的五颜六色,或者在蛋壳拿来雕刻各种各种图案,用来观赏。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清明节,除了祭祀是我们全国一致统一的重要习俗,饮食习俗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异,比如还有一些低俗清明要荠菜饭、薄饼、枣糕、清明饭。但是不管吃什么,清明的美食,强调的都是新鲜健康,也符合开春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的都是同一种愿望,也勾起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人们的思乡之情。
清明将至,细雨踏青日,思怀故人时,春风表心意,鲜花寄思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