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有几个儿子(红楼梦的作者是曹寅和曹頫)
作者:沈嘉柯
1
开篇直截了当说明一下,曹寅就是《红楼梦》的真正作者。
曹寅,生于1658年9月7日,死于1712年7月23日。他是康熙的宠臣,堪称江南文人之首、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雪樵,汉族,官至通政使司通政使、管理江宁织造、巡视两淮盐漕监察御史。
他名下的文学功绩为奉康熙之命,主持编辑刊刻《全唐诗》《佩文韵府》,同时领内务府帑银行商。
美国汉学家史景迁专门写了一本《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帝宠臣的生涯揭秘》,研究曹寅和康熙那些千丝万缕的亲密往来。
“红学”研究里,基本上也公认小说里写的曹家家事。也只有跟帝王康熙无比亲密的曹寅,才有独一无二,旷古绝今的君臣关系。熟悉皇家的一切,又富贵逼人,衣食住行写得出《红楼梦》那般奢华。很多细节,能够一一对应。
我们按年代来看:
袁枚(生于1716-卒于1797)《随园诗话》:康熙间,曹练亭为江宁织造。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明我斋读而羡之。
梁恭辰(生于1814年-?)《北东园笔录》:此书全部中无一人是真的,惟属笔之曹雪芹实有其人,然以老贡生槁死牖下,徒抱伯道之嗟。身后萧条,更无人稍为矜恤。则未必非编造淫书之显报矣。
陈其元(生于1812—卒于1881)《庸闲斋笔记》:此书乃康熙年间江宁织造曹楝亭之子雪芹所撰。
叶德辉(生于1864-卒于1927年)《书林清话》:今小说有《红楼梦》一书,其中宝玉,或云即纳兰。是书为曹寅之子雪芹孝廉作,曹亦内府旗人。以同时人纪同时事,殆非架空之作。
大家看看,《红楼梦》诞生之后,整个清代的文人,都觉得作者“雪芹”要么是曹寅本人,要么就是曹寅的儿子。历来各界认识的猜测都很一致。直到近百年突然变出一个孙子曹雪芹,又名曹霑来。
这个孽,就是胡适造的。因为胡适的考证,近百年来,统一把《红楼梦》作者说成子虚乌有的曹雪芹,认定他是曹寅的孙子。
胡适这人,号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其实也就是忽悠人罢了。胡适就是被袁枚的说法影响,沿着这条路找证据。
1921年12月,胡适终于写好了《红楼梦考证(改定稿)》,在这本“学术大作”里,胡适依据杨钟義的《雪桥诗话》中,“雪芹为楝亭通政孙”这句话,把曹雪芹定为曹寅之孙。
杨钟義《雪桥诗话》那句判断,又是根据敦诚《四松堂集》的一个贴笺,贴笺写着:“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
问题来了,《四松堂集》原抄本中是没有这句话的。“贴笺〞也就是另外拿个纸条,做研究的时候补注写的。
这可把红学家们折腾几十年,怎么推算,这曹雪芹都出生在曹寅死后啊?一个死人,他的孙子还怎么“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难不成抱着骨灰坛子吗?荒谬至极。
也就是说,最早是袁枚说是曹寅的儿子雪芹写的。从他开始,都说曹雪芹是作者。直到胡适进一步瞎猜,儿子变成了孙子。
2
曹寅有两个儿子。长子曹颙、继子曹頫。
曹颙(生于1689年—卒于1714年),这个年份尤其重要。曹寅死后两年,这位长子去世。活了25岁。
继子曹頫,他是在曹寅、曹颙去世后,过继给曹家的,接任江宁织造。雍正五年(1727年),曹寅嗣子曹頫终因经济亏空、转移财产等罪革职抄家。
曹寅代养曹荃诸子,尤偏爱四侄曹頫,曾有诗曰:“承家望犹子,成才在四三。”
《曹玺传》载曹頫:“好古嗜学,绍闻衣德,识者以为曹氏世有其人云。”1704-1706年间,与曹寅密切往来的梦庵禅师《同事摄诗集》中作有一诗,名为《曹公子甫十二龄,天性醇淑,不乐纷华,因作俚语,聊当劝戒》。
也就是说,曹頫爱学习,学问不错,但小时候很公子哥儿纨绔习气,曹寅的和尚朋友写诗帮忙劝戒。在曹寅看来,这个侄子也很有才华,有前途。
《晩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红楼梦》一书,不著作者姓名,或以为曹雪芹作,想亦臆度之辞。若因篇末有曹雪芹姓名,则此书旧为抄本,祗八十回,倪云癯曾见刻本,亦八十回,后四十回乃后来联缀成文者,究未足为据。或以前八十回为国初人之旧,而后四十回卽雪芹所增入。观其一气衔接,脉络贯通,就举全书笔墨,归功雪芹,亦不为过。 ”
意思是说,《红楼梦》这书没写作者名字,因为在篇末出现了这个姓名。“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所以大家猜测是曹雪芹写的。
这个曹雪芹到底是谁呢?胡适考证不靠谱,我们又回到了原点,最早提出儿子作者说法的是袁枚。
其实这个逻辑很好梳理,如果曹雪芹是作者,开篇也坦然提到自己名字了,干嘛不署名?就因为不是作者,才需要说明是谁增删修订的。
我们可以倒过来推测,按照袁枚所说,是儿子辈写的,后人之中,曹颙显然不可能,年纪小,活的寿命短。而且写往事,写父辈亲人,他得为亲爹避讳。
曹頫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一来也是近亲,二来年长,活的年头久,见识了富贵。一直活到雍正年间,曹家被抄家。名分上曹寅是他爹,但实际上又不是他爹,隔了一层,心态就不一样了。
3
《红楼梦》的古抄本,最早在1754年,乾隆十九年,脂研斋就已抄阅再评过了,划重点,这就是胡适从上海购得的版本。当时就有人怀疑真假,梁启超就说胡适买的这个抄本“来历不明,不可轻信”。
其次就是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年)抄本。既然有抄本,那么创作时间只能往前找。这个本子,回首题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存第一至二十,三十一至四十,五十五(残)至五十九(残),六十一至七十回,计四十一回零两个半回。每册十回,共五册。每半页十行,行三十字。第四册目录页有题记:“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己卯冬月定本。”
曹頫被抄家的时候是1727年。雍正六年六月,也就是 1728年,曹家被查抄后,未被逮捕,于是举家迁回北京。后蒙雍正恩谕,与三对家仆居京城崇文门外蒜市口地方房十七间半。负责抄家的官员有新任江宁织造隋赫德、江南总督范时绎,由时任总理事务大臣的怡亲王胤祥总负责。
从曹頫抄家到目前发现的早期可靠抄本,时间只有32年。
还是袁枚的《随园诗话》,卷十六也有记载:“丁未八月,余答客之便,见秦淮壁上题云:‘一溪烟水露华凝,别院笙歌转玉绳。为待凉夜新月上,曲栏深处撤银灯。’……三首,深得竹枝风趣。尾署‘翠云道人’,访之,乃织造成公之子啸崖所作,名延福。有才如此,可与雪芹公子前后辉映。雪芹者,曹楝亭(曹寅)织造之嗣君也,相隔已百年矣。”
袁枚是乾隆时的人,他看到他那个年代的织造儿子写的诗不错,联想起以前的织造的儿子。嗣君就含有过继的意思。所以,袁枚说的“雪芹”就是曹頫,已经是近百年前的人事,袁枚这个八卦达人,还是把两者联系起来。在袁枚的印象里,曹頫很有诗才。
“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第一回)“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吴玉峰和孔梅溪只是改书名的人,直接忽略。曹家的故事,积累曹寅曹頫两代人的经历,这个可以通过某些器物出现年代核对,再到写成小说,分章回目录出现在世界上,只有二三十年。
《红楼梦》是曹頫在抄家后做了修订增删工作。原作者曹寅写了七八十回,或者还包括一些零碎稿子素材,人突然病死了。小说的修订增删,必须是个文采风流学问强的人,还必须熟悉曹家家事。这个人,只有可能是曹頫。即便如此符合各项条件,都没能写完这个小说。
曹寅 曹頫,接力赛也只搞出了天下第一烂尾小说《红楼梦》,前八十回。再后面的故事,没法编下去,只能靠高鹗之类。
就这样,从袁枚的合理猜测,再到胡适的考证谬种流传一百年,曹雪芹这个“不存在的孙子”,作为作者印在了无数的书本上,从此根深蒂固刻在了现代人的脑海里。
话说回来,无论作者是谁,总逃不过爷爷、儿子、孙子三个人。曹寅 曹頫这个组合,最符合创作逻辑和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