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悲歌散文(青未了散文海市蜃楼)

海市蜃楼

文:周政

蓬莱的诱惑,不仅是因为它的风景,更因为海市蜃楼这种神话……

五月的下旬,蓬莱的朋友告诉我,春夏之交这个季节,蓬莱八仙过海景区北面海面常有海市出现。

我就在这个季节,怀着寻觅的心情,走向蓬莱八仙过海景区。

要看海市,最佳的地方,要属八仙过海景区的会仙阁和拜仙台了。

古老的拜仙台上,每片过云都蕴含着参不透的禅机。

我凝望着天上过往的云,心里期盼着海市能来。

“海市来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天地间瞬息安静了。

我把我所有的精神都调动起来,把目光投向远处的天海间。

果然,天就有奇异之像,一道白光在天海之间闪亮。

我看看表,那时是四点三十分。

我被这奇异之光吸引住了,两眼定定地看着面前的天和海。

带着水气的清雾向我扑来,我似乎两脚没着陆地,被簇拥到海上。四下一望,满眼水光,连天上的浮云也化为波涛。整个景区仿佛是一只游船在波涛中荡漾。群群海鸥在你头上盘旋鸣唱,如同领航员一样把我脚下的这只航船引领向长山仙岛……

真是奇幻!如果不是身临其境,我真不相信这是真的。

面前的天海连在一起,有一座高架桥横在眼前,又像一条通向天空的高速公路;不一会儿,眼前的景观又变成了一座城市,有高楼大厦,有车水马龙,有人流喧闹;不一会儿,有亭台楼阁出现在天海间……

“结庐在人境,拥有车马喧”,当今世界上的城市,只有一个蓬莱才有这般境界。

这美丽奇幻景观,我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她的风采,就被她那轩亮的壮美迷住了。这是多么诱人和感人的神话?这种在心中涌动多年的愿望一旦成为现实,惊讶的不是海市蜃楼千变万化,而是它的突来。

所有的人都在笑,所有的人都在流泪,笑声来自海市蜃楼的精神,流泪源于与神的交语。

天海之间,凝固的宫阙,明明暗暗,讲述着一个千年不老的故事。

面对着这天下奇观,我明白了,那就是神仙的住处,人间仙境!

关于海市蜃楼,我国古籍上多有记载。古人多认为那种因为光折射而在海面上出现的城市幻景是蛟的一种——蜃吐气而成,故称海市蜃楼。

宋代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这样说蓬莱海市: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

由于海市蜃楼的神秘,秦代方士徐福,就由海市蜃楼的奇幻,派生出海上三仙山的神话,惟妙惟肖地向世人描绘了一个神仙世界……于是,秦皇汉武来此寻仙,求长生不老药;唐王李世民在这里留下“仙源”意境;大诗人苏东坡在这里留下《海市诗》,用浪漫主义手法臆写海市奇观;作家杨朔也有写海市的散文……文人雅士纷至沓来,来寻找人间仙境的仙源,饱眼海市蜃楼的奇幻;来寻找神仙的住处,感应会仙阁上的七彩光环。

令人神往的蓬莱啊,多少人向你走来,是因为神的王国在这里,仙的世界在这里,天上宫阙在这里,八仙故事在这里。

令人神往的蓬莱啊,多少人向你走来,是因为海市蜃楼,是因为那条绵延的寻仙之路。

他们向你走来,怀着一颗寻古探幽的心境,像朝圣一样,走向蓬莱的山魂水魄,走向神秘和辉煌。

海市蜃楼是这里的神话!

海市蜃楼是这里的风景!

我想这就是蓬莱的诱惑,八仙过海景区的诱惑!这种诱惑将会千年不老!

(那是二00五年五月二十三日下午四时四十九分,在蓬莱八仙过海旅游景区北面海面出现海市蜃楼,时间长达两个多小时。)

(作者简介):周政,原名,毕沅、毕义昌,1951年生人,创作发表文学作品五百余万字,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天堂悲歌散文(青未了散文海市蜃楼)(1)

天堂悲歌散文(青未了散文海市蜃楼)(2)

天堂悲歌散文(青未了散文海市蜃楼)(3)

天堂悲歌散文(青未了散文海市蜃楼)(4)

天堂悲歌散文(青未了散文海市蜃楼)(5)

天堂悲歌散文(青未了散文海市蜃楼)(6)

壹点号 周政文学专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