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谋教育(溯教育之源)

2018年9月1日,亚洲最大城中湖——汤逊湖畔,全新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华师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正式开学(以下简称“汤校”),入学1200多人、30个班;今年9月学校开学,学生总数近7000人、134个班。短短四年间,汤校已成为拥有一校两区四学部的超大规模学校。规模发展的同时,汤校更注重内涵品质的提升。校长汪新华从教30多年,历任华师一附中年级主任、副校长、华师一附中北京朝阳学校校长等职,他坚持教育本真,聚焦师生内核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凝练出具有“水育特征”和“寻源探本”之要义的“源教育”的理念,从教育的态度、方式、境界和目标四个维度明确了“源教育”的基本内涵,即“尊重生命,适归天性,唤醒心智,以爱和赏识,培育真的和新的人”。在“源教育”理念的渗透下,汤校师生四年来一一化解扑面而来的各种问题,平稳向前,办学效益逐年提升,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与普遍赞誉。

凝心聚力谋教育(溯教育之源)(1)

源头活水,助力师资快速发展

作为新建校,汤校师资队伍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其中2/3是零教学经验的应届大学生,师资培训刻不容缓却又困难重重。缺少名师骨干引领,缺乏家校沟通、学生管理经验,年轻教师入职适应期拉长,矛盾困惑期反应加剧。“师资队伍建设是我校遭遇的最大瓶颈,教师培训任务繁重,团队建设工作艰巨。”汪新华如是说。

为解决当务之急,汤校加快机制建设,借力华中师范大学与华师大一附中优质资源提升师资水平与能力。学校成立了以华师一附中各学科教研组长为主要成员的专家指导团,定期到校听评课,对年轻教师进行“一对一”精准指导;邀请华中师范大学知名教育专家、教授进校讲学;积极参与华师一附中卓越联盟学校开展的各类教研活动,加强校际合作交流;成立“青年教师工作坊”和“启源读书会”,加强“青蓝工程”“新秀工程”建设,聘请省市名师驻校长期跟踪指导,组织年轻教师与各地同行切磋交流。年轻教师有活力、有激情,学习能力强,能够与时俱进,迅速将所学所思应用于教学实践,各方面能力得以快速提升。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发展的擎天柱!”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年龄跨度大,各学段呈现出不同特征:小学是习惯养成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孩子爱玩爱打闹,课间管理难度大;中学是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学生心智尚未成熟,进入冲动激荡的青春期,易发生争执、斗殴甚至顶撞老师的行为。因此,各学段的班级工作目标和德育活动计划非常重要,班主任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汤校编定班主任工作手册,强化每周班主任例会制,定期开展“源教育”论坛和班主任经验分享会;邀请省市优秀班主任进校开坛讲座;定期组织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月度评比和外出培训,提高班主任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汪新华也经常与年轻班主任们座谈交流,讲述自己初当班主任的那些事儿,想让他们明白决定班级、学校发展的是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和付出,爱和赏识能创造育人奇迹,班主任应成为有故事与爱心、担当与激情、素养与情趣的人。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汪新华提出并带领教师团队一步步探索落实“导学案 三环五步法”课堂教学模式。其中,“导学案”要求研教必先研学、学案教案并行,一课一案,形成常规作业和双基训练体系。“三环”即“自主、合作、探究”“,五步”即“学、问、探、演、结”。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质疑、探究、展示、小结,重视问题生成,以释疑解问为要领,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与互动讨论交流,形成课堂教学质量高效提升的闭环运作体系。

为助力年轻教师和班主任们顺利开展工作,汪新华与其他校领导长期深入课堂听评课,参加学科教研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具体可行的指导意见。针对学校发生的最新状况,汪新华及时撰写“近期关注”,深入浅出提出操作性极强且与学校办学理念高度一致的解决方案,今年已发32期。

溯源探流,着眼学生未来成长

汪新华认为,基础教育各学段的课堂教学、课程设置、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应该是相通的,为此,汤校进行小初一体化整体布局设计,着力构建对标华师大一附中高中的一体化培养模式,秉承华师大一附中先进的办学理念与模式,把“塑造强健身心、涵养卓越品格、培养关键能力”作为育人宗旨,坚持“两把”(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两重”(重视学生学习动力激活,重视学生自主能力培养),借鉴华师大一附中“540”教学方案(每天上午5节课,每节40分钟),增加校本选修与社团活动时间,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坚实根基。

建校4年来,汤校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之外,创生“源”系列校本课程、社团活动及德育实践活动。构建“源”系列校本课程体系,开设了足球、篮球、羽毛球、击剑、轮滑、体育舞蹈、围棋、国画、戏曲、排箫、创意编程等20多种体艺科技类课程,以及数学思维、经典朗诵、演讲、英语口语、课本剧改编及展演等学科拓展类课程,激发学生兴趣、涵养情趣、培养志趣。开展“思源感恩节”“开源体育节”“同源美育节”“探源科技节”“爱源读书节”等“源”系列校本节会活动。“双减”政策推行后,学校实施课后延时服务“5 2”模式,基础性托管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作业为主,拓展性托管则以开展社团活动及校本课程选修为主。实施“2 2 1”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2项体育特长 2项艺术特长 1项劳动或科技特长),每个阶段设有必选课程和自选课程,如小学必选排箫、围棋和啦啦操,初中普及声乐和排球,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体艺、科技、劳动特长,在快乐的课程体验中生长出智慧与创造的能量。

为强化学生自主管理,汤校着力推进班级小组化管理,每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五至六人,异质均衡搭配,以其优长进行职责分工,形成互督、互查、互助、互教、互评机制;推行值日班长制,从班级的课堂学习、纪律、课外活动、升旗仪式等方面规范班务日志记录与评分,严格执行每日小结、每周总结、每月奖励,有效培养学生自我管理与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成立“四美行为”学生自主管理团队,初中成立学生自治组织和志愿者服务团队,校园风气和学生风貌日益美好。

汤校一直重视生活实践与劳动教育,在有限的校园空间中开辟出300平方米的“水乡民俗”种植园和400多平方米的“绿源”农场,小学初中各班均安排劳动课时参与农作物种植、管理与采收,并将每年收获的蔬菜进行义卖,所得收入用于公益捐助。此外,各班还承接了校园清洁卫生包干区任务。3—9年级每学期借助校外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劳动与社会实践课程序列。如参与社区劳动,开展“行走的课程——走进韵湖公园”,走进园博会、花博会、劳动基地和乡村田间地头义务劳动,丰富学生劳动体验。结合生活实践,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国防教育、以感恩为主题的家务劳动教育、以理想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教育等。汤校还举办“走进天宫课堂,拥抱航天梦想”“跑进冬奥会”等系列主题活动,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和未知世界的兴趣,增强其劳动科技意识与能力素养,培养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

教育的真谛在细微处,师生的成长在活动中。师生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的过程,是思想的碰撞、个性的交锋、无有的互补、先后的融合。“追求卓越,永争第一”是华师一附中精神,“鼓励冒险,宽容失败”是光谷风范,学校是最安全的试错场,汪新华鼓励教师要高擎华师一附中与中国光谷两张亮丽名片,敢于创新;要明确汤校“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健康而全面的发展”的核心价值追求,以爱和赏识培育学生,呵护其好奇心、好玩心、好胜心,因势利导,塑造其强健身心、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具有美好兴趣、高雅情趣、崇高志趣的“未来世界的创造者”。

凝心聚力谋教育(溯教育之源)(2)

作者: 鲁利瑞 策划:王喜凤

来源:《教育家》杂志2022年9月刊第1期

来源: 《教育家》杂志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