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的手指和牙齿变成什么(与盘古紧密关联的一些汉字)

盘古有非常多的名字,比如伏羲、帝俊、宓羲、庖牺、包牺、伏戏、牺皇、皇羲、太昊、伏牺、天帝、真武帝等等,而除了这些名字之外,盘古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汉字,理解这些汉字,对追踪盘古的历史痕迹非常有用,比如:

qun1——

“夋”不是起于黄帝后代“姬夋”的名字,香港教授刘汉根先生有一件上古的太湖玉雕神像,其上就刻着“太允”二字,从时间上讲远早于“姬夋”,所以这只能是源自于黄帝之前的人,因为“允”=“夋”=“帝俊”=“盘古”,这是专为盘古的名字造的字,“夋”字由三部分组成,其最上面是“厶si1”,“厶”字本身是怀孕之意,可能还等效于“私”,“夋”的中间是“八”,这两部分加在一起是“公”的倒写,这应该是“允”,是允许的野合,母系社会女性首领找“台”里的道士受孕叫“公”了,而男女对偶婚姻的双方是互为“私”有,这些字眼都有“厶”,盘古的母亲华胥氏在雷泽履雷神的大脚印而孕,这可能就是“允”或“公允”,“夋”的下部像是“夕”,这其实是“攵”,“攵”的正字是“文”,“文”是盘古的字号,“允” “文”的“夋”应是盘古成年后的名字,“夋”字有外形高大之意,这应该就是盘古的形象,“夋”延伸出的汉字也多有高大之意,如:“俊、骏、峻”等,“夋”甚至还延伸出“皴cun1”字和“夋夋”一词,这些都是盘古老年的形象,“夋夋”的缓慢感可能就是太极拳的印记,辽宁的大连附近的“俊山”,可能就是盘古曾经住过的地方。

——

“金”也是盘古的名字,有介绍说,“夋”是“位于金字塔顶端的人”,但不知道其出处,从“金”现在的字形看,“金”的原义并不是金属和金子的意思,其是“人 玉”,是人中之玉的意思,不过不知道古代是不是这样认为,先夏进入中原之前,辽宁大连附近的先夏活动区域有“金州、金山”等地名,等盘古南下到长江南岸防卫之后,沿江附近又有了“金陵、金山寺、金山县、金华市”等地名。

——

“已”可能是盘古出生的时辰或方位,传说中盘古的出生地就是“成起、成纪”,并有说,古时候“起、纪”通“己”字,中国人每每说到“自己”,就是在说我是来自于“己”的人,这是自认为是盘古祖宗的后人,如果说“不能自己”,就有非常不安的感觉,而“忌日”则是祭拜先人的日子,“忌”字应该就是用“心”想念“己”,而“祭祀”就是祭拜盘古,有了这个认识,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名句又有了新的释义空间。

——

“旺”字可能是盘古的另一个别名,这个字拆开来就是“日王”,这个别名可能来自于盘古与第三个妻子生了十个儿子,这是个儿子就叫十个太阳或者十日,吉林市就有“旺起镇”,这里还有发源于蚂蚁岭的“旺起河”,另外,吉林市附近还有很多诸如“大旺、双旺”的地名,由于这里还有“常山镇”,“双旺”很可能就是盘古迎娶常羲的地方,在先夏进入山东之后,山东也有多处“旺山”,其中济宁汶上县南旺湖的“南旺镇”,可能是盘古重要的居留点之一,“旺”的最终地点,可能是在浙江衢州的“全旺镇”,这可能是盘古的全身而退之地,附近的衢州龙游石窟号称世界第八奇迹,这可能是为盘古预挖的水下陵墓,不过可能盘古没用得上。

——

“盘”是盘古名字的首字,其繁体字是“盤”,现在“盘”的基本字义是“盛放物品的扁而浅的用具”,但不知道为什么其中会含有“舟”的字形,带“盘”字最北的地名,是在黑龙江省塔河县“盘古镇”,非常靠近中国的北极“漠河(靺鞨族?)”,最值得注意的是,“盘古”在鄂伦春语是“弯曲”之意,这个信息太重要了,因为如果“盘古”的词义和“盘”的字义是出自于“鄂伦春语”,那盘古的血缘离“鄂伦春族”还会很远吗?在《东亚生态大勘探》的影片中,“鄂伦春人”多是讲很正的汉语普通话,顺着先夏的人类一直在南下的痕迹,稍南处的吉林市附近有“磐石市”,接着往南在辽西附近又有“盘锦市”,而盘古最终到了浙江一带,那里又有“磐安县”,这很可能是盘古的安葬之地。

kao3——

“丂”可能不算一个完整的汉字,但“丂”可能是与盘古相关的一个重要的字形,所以,“伏羲”及妻子“常羲、羲和”的名字都带有“丂”,“丂”可能是盘古的简化标记,“丂”引申的汉字有“秀、号、巧、亏、考、鄂、粤......”等等,其中的“秀”字应该是从“羲”字中拆出来的,广州既有“越”又有“秀”,其中的“号”可能是盘古的口令的意思,所以有“呼号、号角、号令天下”等的组词,在先夏的部族大联盟的队列中,盘古的“号”应该最具权威,很奇怪“巧”字也带“丂”的字形,看来“七巧”也与盘古有某种关联,另外,胶东荣成以前的花式烘干饼干叫做“巧花”也很有意思。

——

“越”有“吴越、于越、闽越、南越(广东)、骆越、越南、滇越、檀越”等,什么是“越”?首先应该理解,盘古不是一个部族,而是一个部族联盟,“戉”是这个部族联盟的最高权杖玉斧,盘古离开中原就是“走”,包括“走到江湖”,而“越”就是“走”离中原的“戉”,“走”这个字形可能跟“疋”有关,盘古的母亲就叫“华胥氏”,上古历史中的“楚、疍”等字也跟“疋”有关,由于盘古是一个部族集团,其为黄帝挤迫南下后,随着散落的地点不同,不同的部族在不同的地方落地,就形成了不同的“越”。

——

“起”字的道理跟“越”字差不多,也是有跟盘古有关的“走”,其起源于东北的“旺起镇”,比“越”的字形更早,“起”字既有盘古出生的“已”,也有后来的“走”,后来盘古南下就是“走”,辽西南一带有很多带“起”字的原始地名,比如锦州北镇市的“高起堡村、中起屯”,葫芦岛市连山区的“林起凤沟”,葫芦岛市建昌县的“张起沟、南张起沟”,绥中县的“张起楼沟”,朝阳市的“白虎起沟”,阜新市彰武县的“好保起、好保起泡子、敖户起村”,阜新蒙古县的“牤起营子”等。

——

“艮”是东北方位,在“连山易”之中“艮卦”是盘古的天位,这应该是盘古住的地方,内蒙古最东北端(呼伦贝尔市)的黑龙江流域有一条支流叫“根河”,这里的“根河市”竟聚集有“汉、蒙古、回、藏、苗、彝、壮、朝鲜、满、土、锡伯、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17个民族,我猜其原是叫“艮河”,结果有人证实了我的猜想,这里应该是“艮”字之源,先夏南下进入中原之后,河南开封市东北方有“艮岳”,再南下时,杭州老市区东北角有“艮山”,这些应该都是盘古住过的地方,“艮”字引申的汉字属“根”字最精彩,因为“艮”就是“根”,盘古是先夏所有人类的“根”。

——

“成”字与盘古的关联可能起于其出生地“成纪”,汉语在这方面很有意思,其不仅有“大功告成”的说法,而且还明确是“经营四方,告成于王”,“王”就是盘古,所以,“成”也是盘古,去哪里告成?先夏未进入中原之前当然是去东北方向的“艮”位告成,进入中原之后,要去开封市东北角的“艮岳”告成(附近的登峰市还有告成镇),在先夏继续南下之后,在广州市区要去越秀山外东北角的“登峰”告成,这时盘古可能已经过世了,所以这里还有鸿鹄(hu2)的地名,要请“帝鸿氏”的“鹄”来做“告的鸟”,“成”的地名有两处值得注意,一是山东的“荣成”,“荣成”是先夏进入中原的登陆点之一,二是四川的“成都”,“成都”这个地名可能是先夏往西大迁徙之后,盘古直系部族的落脚点,这是“成都”人文最重要的基础,成都应该是“成之都”(“成都”附近还有“广都、新都”)。

......

盘古的手指和牙齿变成什么(与盘古紧密关联的一些汉字)(1)

良渚玉器刻有“太允”二字

(文/丁丁哥/20140805/完)

参考:http://blog.sina.com.cn/gzddg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