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为什么说龙抬头呢(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为什么说龙抬头呢(二月二龙抬头)(1)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皇天,后土,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四方天地观!其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乃天之“四灵”,又称“四象”,既是天象四方星宿的名称,也是人间春夏秋冬四季的图腾,更是镇守东南西北四方的神祇,这是古代受命于天的君王思想的代表。

在皇家看来,“二月二,龙抬头”,正是东方仲春时节,青龙崭露头角(东方苍龙座角宿一和角宿二升起于地平线)之际,天子向天帝祈雨,示范农耕,祈盼五谷丰登,冀望国泰民安!

二月二为什么说龙抬头呢(二月二龙抬头)(2)

在民间,“二月二,龙抬头”,只怕就和农事结合更加紧密了。

惊蛰之后,在土里蛰伏了一冬天的“龙”,也就是各种虫,包括伤人的蛇、蝎、蜈蚣(都是“龙”的幻化噢),也包括咬食农作物的害虫,都蠢蠢而动。驱虫要在虫灾萌动时,即刚刚“龙抬头”,就要用烟熏火烤驱除掉,所以,民间才有炒豆子、烙饼等习俗。

“二月二,打龙头”的习俗,历史应该没多久

二月二为什么说龙抬头呢(二月二龙抬头)(3)

今天的人们,早在正月里就期待着“二月二,打龙头”了。一到二月初二日,大人小孩儿争先恐后往理发店里挤,排队美发,为的是抢个“鸿运当头”的好彩头!

美好的愿望人人有,也是生活美好的象征。

有趣儿的是,“二月二,打龙头”的来历应该不会久远。因为三百年前,满清入关后,并不要求剪掉全部头发,不过剃个“金钱鼠尾头”,汉人的反抗程度就已经比杀头还要激烈了,所以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可怖画面。

二月二为什么说龙抬头呢(二月二龙抬头)(4)

中华民族,自古重“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在古代,除了佛教改革后,入空门需要“剃度”外,不会有人主动剪掉头发的。所以,古代刑罚里有“髡首”之刑,是一种辱没父母先人的酷刑,真的比孙膑遭受的“膑”(剔去膝盖骨)刑在精神上更痛苦,估计和司马迁因为《史记》触怒汉武大帝,被“宫刑”,是同等的耻辱!

如此看来,“打龙头”的历史能有多长,也不过是理发业兴起后的事儿!有皇帝那会儿,绝不敢“打龙头”!

二月二,年俗的收尾

二月二为什么说龙抬头呢(二月二龙抬头)(5)

中国古人的消费娱乐观、敬天祭祖观、闺中禁忌观等,在整个正月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单说闺中禁忌,地方民谚里就有:“正月里忌讳多,懒婆娘笑呵呵。”这其实是在用强制性规则来保护女性。正月里哪一天不能动针线,不能拿剪刀,不能扫地,不能洗衣服,不能……《红楼梦》里就有:

彼时正月内,学房中放年学,闺阁中忌针黹,都是闲时。——《红楼梦》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二月二为什么说龙抬头呢(二月二龙抬头)(6)

出了正月,这“年”应该就过完了。但是,我国自古幅员辽阔,此时处在冻土线上的北方暂时还无法开始春耕春播,所以,二月二的喜庆活动,亦如春节一般,闺中也依然在这一天要忌针线;而南方,山花劲放,碧水浮舟,正是士女泛舟郊游的好时节。

二月二的美食活动也是年庆的收尾,把腊月里杀的年猪,经过一正月的晏乐消耗,至此,就留下猪头、猪蹄给二月二了,这时候,家家户户架起柴火猪头、猪蹄。记住,不是烤猪头、烤猪蹄,只是“燎”,用火去掉猪蹄、猪头上刮不净的毛,然后,放在冷水里浸泡,清洗,一如鲁迅先生《祝福》所写“女人的胳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这项工作一定是在二月二之前完成的,甚至除夕前就准备好了)!

二月二为什么说龙抬头呢(二月二龙抬头)(7)

洗好的猪头、猪蹄被请入大铁锅,再架起柴火慢慢地煮。吃的时候最讲究,决不能叫“烀猪头”、“啃猪蹄”,那多不雅!必须说享用“龙头”“龙爪”!非这样你不能成龙族(乾隆娣说笑了[作揖])!总之,这才是大吉大利!这才是真正的讨彩头!这才是真正的中华习俗文化!吃完了“龙头”“龙爪”,你的年才算真正过完了!亲爱的小伙伴儿,你那里的习俗也是如此吗?

作者 ▏九尽桃花开——中华传统文化在恬静生活里流淌,于时序推移中绵延

小寒大寒,叠加数九严寒,又值岁暮天寒,缀寒成锦,与君赏寒消寒

红楼梦▏元迎探惜祧名“春”,寄百年贾府复兴希望,曹雪芹之苦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