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叶一草一世界(青青随笔一叶知秋)

一人一叶一草一世界(青青随笔一叶知秋)(1)

一叶知秋 ,一语知友

一人一叶一草一世界(青青随笔一叶知秋)(2)

一叶知秋和一语知友,一个说自然现象,一个也说自然现象,前者说一年四季的自然现象,后者说人生四季的自然现象。

一人一叶一草一世界(青青随笔一叶知秋)(3)

我曾经是那样的喜欢四季常青的树木,诸如香樟与桂花,他们都是名贵树种。规划设计专家李中玉院长说,学校里更适合种植落叶的树种,原因就是“一叶知秋”。第一片树叶落下,是哪一天?当第一片树叶落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满地树叶的时候是秋天,秋天是怎样开始的?来年春季,第一片树叶什么时候开始悄悄长出来了?……一连串有趣的问题,眼前这位有着一颗童心的中年人是通透的。

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中写道:“尝一脔肉,知一镬之味;悬羽与炭,而知燥湿之气,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一壶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论远。”唐人语,“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一叶知秋”,说得是一种因果逻辑,个中前因后果,其实也是后因前果。

一人一叶一草一世界(青青随笔一叶知秋)(4)

一叶知秋,见微知著,从细微的事情中察觉问题所在,是一种洞悉一切的智慧。看见局部而预知全部,看见开局而感知结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万事开头难,开头亦不难”,我们常说“一个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只要开始最难的部分已经过去了”说的都是细节的重要性。

细节是最能够打动人的,细微之处见真情,不经意间的轻轻一语最是真情流露。所谓一语知友说的就是话语表达之后流露出的真情与立场。

辨别语言,除了真情,立场更为重要,许多甜言蜜语如果裹挟的是置身事外的立场,那就是口腹蜜剑,而反之,一些冷静问题的分析,看似否定实则是站在解决问题和推动问题的立场,就是苦口良药。尽管如此,参差多态,乃世界的本源。一语中的带来的是伤害还是温暖,以同一个立场的共情去表达,是鉴别是否友好的药剂。

一人一叶一草一世界(青青随笔一叶知秋)(5)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轨道上生活,没进入过别人的轨道,就无从知晓对方的境遇。王安石曰,“谁道萧曹刀笔吏,从容一语知人意。”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无法感同身受。古语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秋天落叶,春季生发,大自然早已经告诉我们做人的真谛。

人与人的关系,都标记着刻度。“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而距离由细节去暗示并体会。

一人一叶一草一世界(青青随笔一叶知秋)(6)

战国末年有一位住在深山里的隐士天机子,他在家附近开垦了一块小田地,生活自给自足几乎不下山,却洞悉天下事。原因就是以小见大的细节,可以体现出很多相关信息,一个细节可以代表着整体的发展形势和很有可能的结果。

事物都是有关联的,见微知著的细节是最不能够忽视的。观察事物只看表面、皮毛,会延误其实。“一叶知秋”的那“一叶”有可能是在春天被蛀虫破坏的而飘落的叶子,所以“一叶知秋”也只是妄下的判断和一次偶然。

一人一叶一草一世界(青青随笔一叶知秋)(7)

识一叶知秋,懂一语知友,仍然葆有平和的微笑,要相信,待秋风清明,白雪皑皑,春天里依旧会有桃花盛开。

李青青

2022年9月6日

一人一叶一草一世界(青青随笔一叶知秋)(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