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轻雷惊蛰后万亩良田待春耕(读亮躬耕陇亩后)
读“亮躬耕陇亩”后彭神保,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一鼓轻雷惊蛰后万亩良田待春耕?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鼓轻雷惊蛰后万亩良田待春耕
读“亮躬耕陇亩”后
彭神保
“亮躬耕陇亩”。往日随文读去,似乎不存在疑问。目前异议纷出,借此机会,重检史文,草成此稿,求教前辈、同仁予以斧正。
一、《汉晋春秋》说,亮家在襄阳隆中,是最原始的可信的第一手资料。
诸葛亮未出草庐之前,据《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载: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又建兴五年,亮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云: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本传两段记载“躬耕”。一段未指明躬耕何地,一段明确指出“躬耕于南阳”。前是陈寿所撰亮传,后是亮《出师表》云。表所云“躬耕于南阳”稍移后讨论,这里先讨论撰亮传的陈寿如何解释。
《诸葛亮传》末附有“泰始十年二月一日癸已,平阳侯相臣陈寿上”,书中云:
亮少有逸群之才……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
上晋武帝书中所说:“躬耕于野”同所撰亮传“躬耕陇亩”一致,并明确说:“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很显然是指隐居于荆州,躬耕于荆州之野。但陈寿文中均未提亮“躬耕于南阳”一事,而亮《出师表》陈寿是看过的,且编篆于亮传中,明明知道《出师表》上是说“躬耕于南阳”,然寿文不取,反泛称“躬耕陇亩”,“躬耕于野”,只在上晋武帝书中才指出亮“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附于亮传末,想必陈寿有自己的考虑。看来,这是为了避免行文重复。因为陈寿认为,当时人对亮传中所讲“躬耕陇亩”、“躬耕于野”、“躬耕于南阳”是明确的,三者都是指的一个地方,无需解释。如果在亮传中引了亮《前出师表》“躬耕于南阳”原文,又在亮传中再来重写“躬耕于南阳”,显然是多余的了。
记载亮家最明确的是《汉晋春秋》,其书云:
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日隆中。
刘宋时,裴松之注《三国志》亮传时,认为“亮躬耕陇亩”,其地即在襄阳城西隆中之家,故引《汉晋春秋》上的记载注释之。
这样一来,《汉晋春秋》一书成了关键。书上所提供的资料是否可靠?裴松之引以注释“亮躬耕陇亩”之地在襄阳隆中是否可信,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当时的历史真相?
《汉晋春秋》的著者是习凿齿,《晋书》卷82本传载与本文相关的史料有如下几条:
习凿齿字产威,襄阳人也。宗族富盛,世为乡豪。凿齿少有志气,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荆州刺史恒温辟为从事……累迁别驾。温出征伐,凿齿或从或守,所在任职,每处机要,苍事有绩,善尺胰论议,温甚器遇之。……时有桑门释道安,俊辨有高才,自北至荆州,与凿齿初相见。
初,凿齿与其二舅罗崇、罗友俱为州从事。及迁别驾,以坐越舅右,屡经陈请。温后激怒既盛,乃超拔其二舅,相继为襄阳都督,出谐齿为荥阳太守。
温弟秘亦有才气,素与凿齿相亲善。凿齿既罢郡归,与秘书曰:吾以去(年)五月三日来达襄阳,触目悲感,略无欢情,痛侧之事,故非书言之所能具也。每定省家舅,从北门入,西望隆中,想卧龙之吟;东跳白沙,思风雏之声;北临樊墟,存邓老之高;南眷城邑,怀羊公之风;纵目睇擅溪,念崔、徐之友;肆鱼梁,追二德之远,未尝不徘徊移日,惆怅极多,抚乘踌躇,慨尔而泣。
以上资料可以证实如下几点:
第一,习凿齿是襄阳人,世为乡豪,宗族富盛,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在桓温下任职,著有汉晋春秋》。
第二,习凿齿从出生、工作到去世,除一度任蒙阳太守外,一直住在襄阳,未曾离开,对襄阳是熟悉的;同诸葛亮又无利害关系,所记载诸葛亮之事自然是客观的、真实的。
第三,习凿齿同桓温弟桓秘是好朋友,后罢郡回襄阳,极其孤独凄凉,怀念往事旧友。他给植秘的信中,特别提到了诸葛亮和隆中,如前引文云:“每定省家舅,从北门入,西望隆中,想卧龙之吟”。
第四,习凿齿同陈寿在魏、蜀的看法上虽不同,陈寿《三国志>以魏为正统,习凿齿《汉晋春秋>则以蜀为正统,认为“魏武虽受汉禅晋,尚为篡逆”,应以蜀“宗室为正”。但他们在亮躬耕地这点上是共同的,都没有说亮躬耕于南阳宛县(即现在河南南阳市)之事。
由此可见,习凿齿《汉晋春秋>所说“亮家……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日隆中”,是符合历史事实的,是最原始的可信的第一手资料,襄阳隆中是“卧龙之吟”地;也就是陈寿《三国志》亮传末所载亮“避难荆州,躬耕于野”,刘备“诣亮,凡三往,乃见”之地。
二、习氏以后,历代地志所载诸葛亮躬耕地同《汉晋春秋》吻合
习凿齿以后,南北朝、唐、宋、明、清历代人撰写篡修的地志、诗文,对诸葛亮躬耕地都有明确的记载,择其重要者抄录如下:《水经注·沔水注》:
河水又东隆中,历孔明旧宅北。
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车骑沛国刘季和之镇襄阳也,与键为人李安共观此宅,命安作宅铭云:“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后六十余年,永平之五年,习凿齿又为其宅铭焉。
《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
《蜀记》曰: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碳表间,命太傅掺键为李兴为文曰:“天子命我,于河之阳,听鼓辈而永思,底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异徐生之摘宝,释卧龙于深藏,伟刘氏之倾盖,嘉吾子之周行。夫有知己之主,则有竭命之良,固所以三分我汉鼎,跨带我边荒,抗衡我北面,驰骋我魏疆者也。英哉吾子,独含天灵。……推子八阵,不在孙、吴,木牛之奇,则非般模,神弯之功,一何微妙!千井齐凳,又何秘要!”
《太平御览·居处部》《宅》:
《襄河记》曰:郡南,晋永兴中,镇南将军、襄阳郡守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碍表间,使太傅缘键为李兴为文。
《晋书·李密传》:
兴之在弘府,弘立诸葛孔明、羊叔子碍,使兴俱为之文,甚有辞理。
《太平御览·居处部》《宅》:
盛弘之《荆州记》日:襄阳西北十许里,名为隆中,有诸葛孔明宅。
《艺文类聚·居处部·宅舍》(《初学记·宅第》):
[铭]晋习凿齿诸葛武侯宅铭
自昔爱止,于焉盘桓(《初学记》为“龙盘”)。躬耕西亩,永啸东峦。
《文选·出师表》:
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荆州图副》日:邓城旧县西南一里,隔污有诸葛亮宅,是刘备三顾处。刘歆七言诗曰:结构野草起室庐。
《元和郡县图志·山南道·襄阳节度使(襄阳大都督府)》:
襄州,今为襄阳节度使理所。
襄阳县。
万山,一名汉皋山,在县西十一里,与南阳(郡)邓县分界处。古谚曰:“襄阳无西”,言其界促近。
刘琦台,县东三里。琦与诸葛亮登台去梯言之所也。
诸葛亮宅,在县西北二十里。
《太平寰宇记·山南东道·襄州》:
襄阳县。
诸葛亮宅。按《蜀志》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即此宅也。今有井深四丈,广尺五寸,迄今垒砌如初。
《东坡先生诗》卷7:
万山
西行度连山,北出临汉水。
汉水蹙成潭,旋转山之趾。
禅房久已坏,古凳含清泄。
下有仲宣栏,绠刻深容指。
回头望西北,隐隐龟背起。
传云古隆中,万树桑拓美。
月炯转山曲,山上见洲尾。
绿水带平沙,盘盘如抱耳。
山川近且秀,不到懒成耻。
问之安能详?画地费簪箠。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二年:
初,琅琊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
胡三省注:按东坡诗万山西北古隆中也。故其万山诗云:“回头望西北,隐隐龟背起。传云古隆中,万树桑拓美。”
《大明一统志》卷60:
诸葛亮宅,在府城西二十一里隆中山下。蜀汉诸葛亮所居宅。西有避暑台。因昭烈三顾亮于草庐,有三顾门。
《襄阳府志》:
隆中山在府城西二十五里,孔明常居于此。府西有卧龙山,宅西107
有避暑台,有三顾门,因昭烈三顾而名。
《大清一统志·襄阳府一》:
隆中山,在襄阳县西二十里。诸葛亮家于邓,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日隆中。县志:山畔为草庐,山半为抱膝石,隆起如墩,可坐十数人,下为躬耕田。
《大清一统志·襄阳府一》:
诸葛井,在襄阳县西二十里隆中山东。《南雍州记》:隆中诸葛亮旧宅,有旧井一,今個。齐建武中,有人修井得一石枕,高一尺二寸,长九寸,献晋安王。县志:隆中山畔,孔明隐处。有智井,名六角井。
《大清一统志·襄阳府二》:
诸葛亮宅,在襄阳西隆中山东。
《南雍州记》:隆中诸葛亮故宅。堂前有三间屋地,基址最高,云是孔明避暑台。《元和志》:诸葛亮宅,在襄阳县西北二十里。《舆地纪胜》;在襄阳县西隆村。
这些资料,后来都被沔阳卢弼系统地汇集在《三国志集解,诸葛亮传》裴松之注中,可以说是注中之注。从以上所引《水经注》、《蜀记》、《襄沔记》、《晋书》、盛弘之《荆州记》、习凿齿《诸葛武侯宅铭》、《荆州图副》、《元和郡县图志》、《太平衰宇记》、《东坡先生诗》、《资治通鉴》及胡三省注、《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等来看,无一不证明“亮躬耕陇亩”,隐居之地,刘备“三顾草庐”之地是在襄阳隆中。它同《汉晋春秋》所载亮家在襄阳城西隆中完全吻合。
三、建安年间,诸葛亮确隐居隆中,其时友人可资佐证
这里所说的建安年间,是指建安初至建安十三年秋。在这段时间里,诸葛亮确确实实隐居襄阳隆中,并结识了不少襄阳朋友或避难于襄阳的人,可谓知己者有;反过来这些友善知己也恰好说明其时亮是在襄阳。略举几人,佐证如下
《三国志·诸葛亮传》:
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裴注)《魏略》曰: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后公威思乡里,欲北归,亮谓之曰:“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
时先主屯新野(宛县、襄阳,北、南之中)。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裴注)《襄阳记》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司马德操所说“此间”,即指襄阳;伏龙、凤雏即指诸葛孔明、庞士元。《诸葛亮传》、《魏略》、《襄阳记》所载证明建安初刘备在荆州新野,诸葛亮在襄阳隆中。
《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魏略》:
(徐)庶先名福,本单家子,少好任侠击剑。中平末……折节学问。
……与同郡石韬相亲爱。初平中,中州兵起,乃与韬南客荆州,到,又与诸葛亮特相善。
《后汉书·刘表传》:
初平元年,长沙太守孙坚杀荆州刺史王睿,诏书以表为荆州刺史。……表遂理兵襄阳,以观时变。
(建安)六年,刘备自袁绍奔荆州,表厚相待结而不能用也。十三年,曹操自将征表,未至。八月,表疽发背卒。在荆州几二十年,家无余积。
二子:琦,琮。表初以琦貌类于己,甚爱之,后为琮娶其后妻蔡氏之姪。蔡氏遂爱琮而恶琦,毁誉之言日闻于表。表宠耽后妻,每信受焉。又妻弟蔡瑁及外甥张允并得幸于表,又睦于琮。而琦不自宁,尝与琅琊人诸葛亮谋自安之术。亮初不对。后乃共升高楼,因令去梯,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亮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居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会表将江夏太守黄祖为孙权所杀,琦遂求代其任。
《三国志·诸葛亮传》载“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较详之外,其余与《后汉书·刘表传》载同。又前引《元和郡县图志》,刘琦台,襄阳县东三里。琦与诸葛亮登台去梯言之所也。《刘表传》所载,证明刘备建安六年从袁绍处来投奔荆州刘表;刘表长子琦同诸葛亮极好,受其后母蔡氏及蔡氏弟蔡瑁和外甥张允虐待,常与诸葛亮谋自安之术,最后是在琦家后园,躲在高楼上,以饮宴作掩饰,令人把梯子去掉后,琦再次请亮出计,这时亮才以左氏传述晋献公子申生、重耳,一在内危、一在外安的故事启发琦离开襄阳,以图保全自己。亮为琦出计一事,说明二人已是深交,亮在襄阳同刘琦家经常来往,双方已经很了解很信任了。
《三国志·庞统传》: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
(裴注)《襄阳记》日: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维,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庞德公语也。德公,襄阳人。孔明每至其家,独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德公子山民,亦有令名,娶诸葛孔明小姊……统,德公从子也……
《庞统传》、《襄阳记》证明,亮随玄来荆州后,同襄阳土著庞家关系极密,亮经常去庞德公家里。庞德公之子山民,还娶诸葛孔明小姊为妻,说明亮与庞统还有亲戚关系。
从上引《诸葛亮传》、《魏略》、《刘表传》、《庞统传》、《襄阳记》等,可以知道:
第一,如果从建安初算起,到建安十三年秋止,亮在襄阳有10年以上,也就是说亮在隆中隐居了10年左右。据《后汉书.刘表传》载,初平元年,表为荆州刺史。亮传云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裴注《献帝春秋》云汉遣朱皓代玄。皓从扬州刺史刘繇求兵击玄,此事《资治通鉴》和《考异》均列在兴平二年,这时玄往依刘表。以此推之,亮至迟兴平二年已随玄到荆州了。如果从兴平二年算起,至建安十三年,那亮在荆州襄阳的时间就达13年之久。诸葛亮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兴平二年(195)即14岁到荆州襄阳,建安十三年(208)秋离开襄阳时,正是27岁。整个青年时期几乎全在襄阳隆中度过。一出草庐隆中,就同东吴周瑜指挥了一场以少胜多的有名的赤壁大战,把曹操赶回了北方,三分天下从此奠定。
《三国志》卷32《先主传》裴注《九州春秋》云“备住荆州数年”,未具体说明几年。据前引《刘表传》建安六年(201),刘备自袁绍奔荆州,屯新野,至建安十三年(208)秋,同亮离开襄阳,也在荆州待了七年,亦可谓不少也。
第二,亮躬耕隆中,大概是玄死去之后的事。本传云“玄卒,亮躬耕陇亩”,《献帝春秋》云“建安二年正月,西城民反,杀玄,送首诣爵”。建安二年玄死,亮的家境及生活来源减少,虽不是全靠自己耕田过活,但总得过问和参加一些,即所谓的“躬耕陇亩”,对家境日益破落的诸葛亮来说,亲自参加一些农事,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可以相信的。
第三,亮在隆中居住了十多年,又正值青年时期,襄阳地区的熟人自然比较多,好友不少。这些好友中,土著者,如庞德公、庞统;外地人在襄阳为官者,如刘表、刘琦;避难荆州者,如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石广元,汝南孟公威,沔阳黄承彦,等等。其中主要是文人名士,青年知识分子,比较清高,自负不凡,彼此互称卧龙、凤雏、水镜。
第四,三朋四友,串门聚巷,畅谈议论,大者天下形势,小者个人私事。亮心怀大志,尤为突出。本传云“好为《梁父吟》”,“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魏略》云“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诚如陈寿所说:“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第五,如亮是兴平二年至襄阳,刘备建安六年到新野,那么亮、备同时在荆州约六年,亮居隆中,备屯新野、樊城,但从史籍记载看,似乎备“三顾草庐”最后一次见引深谈之前,从未见过面。亮传裴注《魏略》说亮曾“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此系世俗妄说,不足为信。正如裴松之在引《魏略》后说:以亮表云“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非亮先诣备,明矣”。即建安十二年(207),备“三顾草庐”,才与亮第一次见面隆中,宣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陈寿《三国志》中如此众多的史实,及以上五个不同方面的论述,都完全证明建安年间,诸葛亮确实隐居襄阳隆中,不见在南阳的痕迹;刘备“三顾草庐”也是在襄阳隆中,不是在南阳宛县。
四、研究躬耕地,应该辨明真伪;纪念诸葛亮,不分襄阳南阳
我在前面分别从最原始可信的第一手资料、历代地志诗文的可靠记载,亮隐居隆中时的友好亲朋三个部分进行了考察,无论是文献资料,还是文物遗迹,都证明了亮躬耕地确是襄阳隆中,似乎是题无剩义了。不过这是对襄阳地区的纵横剖析,事实上,还可以从南阳同襄阳在东汉末、三国初的政治军事比较中进一步剖析。
汉献帝初平至建安年间,从《后汉书》、《三国志》记载看,南阳地区主要是袁术、张绣、曹操统治。《后汉书·袁术传》(《三国志·袁术传》简略):
时董卓将欲废立,以术为后将军。术畏卓之祸,出奔南阳。会长沙太守孙坚杀南阳太守张咨,引兵从术。刘表上术为南阳太守……初平三年,术遣孙坚击刘表于襄阳,坚战死。
《三国志·袁术传》:
术得据其郡。南阳户口数百万(《后汉书》本传为“尚数十百万”),而术奢淫肆欲,征敛无度,百姓苦之。既与绍有隙,又与刘表不平而北连公孙瓒;绍与瓒不和而南连刘表。其兄弟携贰,舍近交远如此。引军入陈留。太祖与绍合击,大破术军。术以余众奔九江,杀扬州刺史陈温,领其州。
《三国志·张绣传》(参见《贾俪传》):
张绣,武威祖厉人,票骑将军济族子也。……济屯弘农,士卒饥饿,南攻穣(胡三省注:穰县,属南阳郡),为流矢所中死。绣领其众,屯宛,与刘表合(《贾诩传》云:张绣在南阳,诩阴结绣,绣遣人迎诩。……诩说绣与刘表连和)。……太祖拒袁绍于官渡,绣从贾诩计,复以众降。……官渡之役,绣力战有功,迁破羌将军。
以上说明袁、张、曹等角逐南阳,依次占领,最后胜利者是曹操。从此以后,南阳就属曹操统治管辖了。
而隔汉水同南阳对峙的襄阳,从初平元年至建安十三年一直在刘表统治下,《三国志·刘表传》云:“表遂攻并怿,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保江汉间,观天下变”。《后汉书·刘表传》亦云:“表招诱有方,威怀兼洽,其奸猾宿贼更为效用,万里肃清,大小咸悦而服之。关西、兖、豫学士归者盖有千数。表安慰娠赡,皆得资全。遂起立学校,博求儒术”,“爱民养士,从容自保”。可见襄阳与南阳地区混战相反,是一块比较平静而又富裕的地区,也是避难者聚居之地,失败者养精蓄锐之地,有政治远见者隐居之地。
南阳同襄阳,二者比较,很显然,诸葛亮的隐居处和躬耕地只能是襄阳隆中;刘备的求贤、拜见诸葛亮、“三顾草庐”之地也只能是襄阳隆中。
既然如此地明确无误,那为什么文献中又有南阳、衡阳诸葛宅、草庐、卧龙冈之类的记载呢?如《明史·地理志·河南南阳府》载:
南阳 西南有卧龙冈。
《大清一统志·南阳府一》载:
卧龙冈在南阳县西南七里,起自嵩山之南,绵巨数百里,至此截然而止,回旋盘绕,相传诸葛草庐在此。
诸葛井,在南阳县西南卧龙冈。青石为床,有汲绠渠百道。
《大清一统志·南阳府二》载:
诸葛草庐在南阳县西南七里卧龙冈。
《大清一统志·衡州府一》载:
诸葛亮宅,在衡阳县北石鼓山。
《南阳府志》载:
卧龙冈在南阳府西七里,起自嵩山之南,绵亘数百里,至此截然而止,回旋如巢然。草庐在其内,前有井,渊然淳深,曰‘诸葛井’。青石为床,有汲绠渠百十道,数不能绝。其下平如掌,即侯躬耕处。旧为祠以奉之。元至大中,建书院,尝有道士居住,夜闻兵声,惧而移之。
这样一来,不是出现了两个诸葛亮躬耕处吗?几个诸葛亮草庐吗?许多诸葛亮宅吗?孰真孰伪,不读历史的人,自然就弄不清楚事实了,诸葛亮躬耕南阳,这个“南阳”不是指南阳郡的郡治,是指南阳郡所管的一块地方。这块地方就是在今天襄阳的西边。
也许有人会这样问:既然在诸葛亮的时候,《汉晋春秋》说隆中属于南阳的邓县,那为什么现在又属于襄阳呢?为什么在《元和郡县志》中也把隆中放到襄阳之下呢?这是因为后来有了变化。就唐朝而言,隆中已经属于襄阳了。但在诸葛亮的时代,在两汉时代,或者两汉以后的一个时代,隆中还是属于南阳的。这个变化,什么时候开始的?大概可以这么说,南阳郡的邓县存在时,隆中是南阳郡邓县的地方,但南阳郡的邓县到北周时就没有了,这个县也就取消了。取消了的邓县的地方就并到南郡的襄阳来,所以在唐朝时隆中就是襄阳的了。从唐朝以后,隆中就一直是襄阳的地方。唐朝以前、北周以前是南阳的地方。这是可以查清楚的。唐宋时的诗文,最有名的像苏东坡这些人,都有诗文讲到隆中,都讲到就是现在的隆中,就是现在襄阳西边的隆中。
这是很清楚的。因此,从六朝到宋朝一直没有什么异说,都是说的襄阳西边的隆中。
至于把亮“躬耕于南阳”弄到现在的河南南阳市去,可以说是从元朝开始的。元朝开始才有这种说法。中国元明以来,搞地方志的人,或者各地方上的一些搞地方主义的人,喜欢把历史上的名人拉到本地区,拉作本地人。如南阳,河南的南阳县既然叫南阳县,元朝又是南阳府,南阳府南阳县,所以有些南阳人就把自称“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拉作河南的南阳县的诸葛亮了。稍微懂一点历史的人,真正读历史的人,是不会相信《南阳府志》、《南阳县志》的元朝以后的话,而去否定六朝、唐宋及稍后的记载。
隆中是在汉水以南,谭其襄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三国时期魏荆州图,南阳郡界画得很清楚,是在隆中以南,隆中是属于南阳郡的。因此,《汉晋春秋》上说:“亮家于南阳之邓县”,也就是说,隆中在南阳郡的邓县。诸葛亮的故宅是在南阳郡邓县的隆中,隆中在行政区划上是属于南阳郡邓县管辖的,所以诸葛亮《前出师表》云:“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是完全对的。
我们都知道,大凡历史上出现的名人,他的声誉、影响是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各地的人、后代的人总喜欢模仿名人生前用过的东西、住过的房屋、工作过的地方来纪念他,怀念他,这是可以理解的。如诸葛亮在隆中的躬耕地、草庐就是其中一例。当时这些模仿名人纪念物的创建者,他们内心应是清楚的。但从中国古代史上看,元明以来有些修地方志的人,在社会上喜欢把名人附会拉到本地区来的恶浊风气下,自觉不自觉地卷了进去,这就出现了前面说的《南阳府志》、《南阳县志》上所载诸葛亮草庐、卧龙冈、躬耕处等等。以后传闻愈广,时间愈长,社会上就自然分辨不清何地为真,何地为伪了。不过,指出《南阳府志》“卧龙冈在南阳府西七里”,“草庐在其内”,“其下平如掌,即侯躬耕处”是假的、附会之说也早有人在。如清人张渤在《南阳府志》卧龙冈条后的案语就说过:“隆中在襄阳西二十里,不在南阳郡也。此后人附会之说,又以卧龙冈在南阳府,亦失之。”①既然南阳(即今河南南阳市)卧龙冈是模仿襄阳隆中的附会之说,那么现存于南阳武侯祠的石刻、碑文及武侯祠的纪念性建筑,是否就不要去保护,不要去参观了呢?我看不能这样,应该照样供人参观,照样保护,甚至还可以加一句:倍加保护。理由很简单,因为南阳武侯祠也是后人纪念、怀念诸葛亮的纪念物、纪念建筑文物。
现在南阳武侯祠大殿前悬挂有一副清人顾嘉衡写的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这副对联,我是同意又不同意。所谓同意,是上联说对了;所谓不同意,是下联说错了。我在这里也和古人两句,也算是本文的结语:
研究躬耕地应该辨明真伪;
纪念诸葛亮不分襄阳南阳。
1990年3月于上海
彭神保 复旦大学副教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