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行业面临什么问题(服装业经历痛苦上半年)

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装业总营收6,884.8亿元同比增加4.5%,总利润307.3亿元同比增加4.0%。但近日小编却发现,在全国规上服装利润增加的同时,龙头上市公司品牌却罕见集体遭遇滑铁卢!

森马、太平鸟扣非后盈利跌幅均超过95%,百亿规模级别公司中报业绩集体滑铁卢

近日,A股中报财报季接近尾声,服装业业绩普遍低迷。

申洲国际:中期收入增加19.6%至135.928亿元;中期纯利增加6.3%至23.666亿元。

海澜之家:中期收入下滑6.11%至95.157亿元;中期盈利下滑22.69%至12.758亿元,扣非后跌幅20.23%至12.668亿元。

九牧王:中期收入下滑7.84%至12.867亿元;中期亏损599.9万元扣非后盈利506.1万元。

太平鸟:中期收入下滑16.31%至4.197亿元;净利润下滑67.57%至1.333亿元,扣非后跌幅98.20%至522.0万元。

森马服饰:中期收入下滑13.43%至56.410亿元;净利润跌幅84.31%至1.044亿元,扣非后跌幅95.92%至2,501.0万元。

如意集团:中期收入增加41.66%至3.694亿元;中期盈利3,880.6万元,扣非后3,915.8万元。

比音勒芬:中期收入增加8.57%至13.132亿元;中期盈利增加20.15%至2.948亿元,扣非后增幅18.29%至2.655亿元。

歌力思:中期收入增加6.49%至11.708亿元;中期盈利下滑72.97%至5,040.0万元,扣非后跌幅76.58%至4,094.3万元。

爱慕股份:中期收入下滑1.86%至17.010亿元;中期盈利1.508亿元同比下滑40.92%,扣非后1.209亿元跌幅44.74%。

美邦服饰:中期收入下滑47.49%至7.230亿元;中期亏损6.893亿元,扣非后亏损6.629亿元。

地素时尚:中期收入下滑18.63%至11.006亿元;中期盈利2.518亿元同比下滑35.44%,扣非后1.977亿元同比下滑43.57%。

慕尚集团:中期收入下滑12.9%至10.486亿元;中期盈利下滑91.3%至420.8万元。

赢家时尚:中期收入下滑5.93%至28.960亿元;净利润下滑6.8%至2.606亿元。

其中行业龙头森马服饰、太平鸟扣非后盈利跌幅均超过95%,两间公司均为百亿规模级别公司,显示在不利环境下,盈利能力较低的传统服装行业,刚性成本对利润的巨大侵蚀。而从利润分布来看,纺织服装业的利润主要来自安踏、李宁、申洲国际等运动公司和出口制造企业。

服装行业数据:2022上半年约2800家门店关闭

2022年上半年,关店潮愈演愈烈。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上半年至少有近4700家线下门店关闭,其中不乏沃尔玛、悦诗风吟、海底捞等综合实力强劲的头部品牌。

上半年服饰行业是关店数量最多的行业。统计结果显示,2022年上半年服饰业态共有2800多家门店关闭,涵盖14家企业,包括外资快时尚品牌A&F、GAP、H&M、MONKI,以及国内服饰品牌美特斯邦威和森马。

其中,绫致时装旗下男装品牌SELECTED思莱德宣布关店1300多家,而森马关闭860家门店,美特斯邦威351家店,H&M计划关闭240家店。

近些年,笼罩在快时尚身上的关键词是撤店、缩减与退离。包括英国快时尚品牌NEW LOOK、Topshop,美国大众时尚品牌Forever21、快时尚品牌Old Navy等多家国际快时尚品牌都已经官宣退出中国市场。

疫情的封控措施以及消费信心走弱背景下,中低收入消费群体对价格更为敏感,同时缩减相关开支,这让本土品牌的竞争力更加低下,即使安踏、李宁等集团的业绩也体现,消费者更倾向于专业产品,服装产品表现低迷。

服装业的困难还显示在利润的表现远落后收入端表现,这是该行业效率低下的体现,因此服装业多数品牌在经历逆境后通常更难重振。在这里需要再提美邦服饰,作为中国第一代代表性品牌,已经明日黄花,结局难以逆转。

压力大,纺织行业下半年能否迎来市场转机?

近阶段以来,通货膨胀导致需求下降的情况依旧在,美国各大零售商都在想尽办法去库存;同时,由于服装及非必需品类的库存水平较高,不得不取消一些订单,以降低公司的整体库存水平。这对于接下来的纺织市场依旧不是很乐观,而从近日服装行业的压力正逐步传导到纺织市场。近期家纺协会对于三季度的市场调查,调查显示行业依旧不是很乐观。

1、市场订单不足是首要问题

纺织企业普遍认为市场订单减少是其面临困境的首要问题,尤其对于中小型企业更为明显。今年上半年由于国内疫情多点爆发封控,纺织行业企业存在区域阶段性停工现象。据中国家纺协会开展的“企业生产经营与面临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停工在两周到一个月范围内家纺企业比重较高,占比达54%。企业停工的主要因素为疫情封控,订单不足、原材料供应不足。同时,“疫情波动影响生产生活”也是受访企业反映内销遇到的主要问题。

订单减少,二季度企业库存增加。据中纺联 “企业经营管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二季度产成品库存增加的企业占比高达63.6%。

服装行业面临什么问题(服装业经历痛苦上半年)(1)

2、纺织市场对三季度预判谨慎乐观

根据中国纺联“二季度企业经营管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家纺及纺织企业预期三季度订货需求会增加的企业占34.4%,占比较二季度订货需求增加的企业略扩大1.1个百分点;认为三季度企业主要产品产量会增加的企业占51.6%,超过二季度“产量增加”企业18.3个百分点。企业对三季度行业总体运行认为乐观的企业占18.2%,比二季度扩大了9.1个百分点;预期不乐观的企业占33.3%,比二季度缩小了3.1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家纺企业对三季度行业运行预期总体谨慎乐观。

来源:中家纺、本土零售观察、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知识产权,化纤邦尽量标注每篇文章的来源,若不愿转载或侵权,请通知我们予以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