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的几个层级(在企业管理的5个层级中)
如果你老了,祝贺你,如果你还年青,享受它。
这是宁高宁在上周退休的告别之语。
很多人说中国好像没有什么出名的管理大师,实际上有很多优秀的管理者平常很低调,不太出名。
我曾经在单仁行上借用宁高宁写过的一篇名为《你行吗?》的文章,作为一个企业家、经营者考量自身的标准。
作为掌舵过四家全球500强企业的一把手,宁高宁是中国难得的卓越经理人,是中国央企管理者的常青树,他先后担任过华润集团、中粮集团、中国化工和中化集团的负责人。
每一家都是央企里的“巨无霸”,能先后执掌这些巨无霸企业,还能全身而退,这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宁高宁的经营管理能力。
今天我结合一些宁高宁的思考,来聊一聊企业的战略和经营管理。
宁高宁曾经有个论断:
“如果把企业生命历程拉长到100年来看,企业每往前走一步都必须做个选择,每个选择都像是分水岭把企业分开了,企业如果走对了三个就是及格,走对了五个就是成功,走对了七个就可以说是伟大的企业了。”
这七个分水岭先后分别是企业在市场行业和自身发展方向上的定位、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战略、企业的运营系统、契合的团队、创新创造的能力、克服大企业病以及社会责任。
每一个阶段企业的目标都不一样,今天的决策是为了长远的发展,未来的战略目标也要能承接住现实,能执行得下去,战略从来都不是孤立的,是系统问题。
当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不奢求说现在就要做到伟大,能做到及格就不容易了,中小企业的战略我认为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先寻找一个好的行业和时机点,把握好的营销方式,它的起点和落脚点是市场,有了实实在在的业绩,才能去谈后面的事。
如果企业选择错了赛道,想通过人为的经营和管理去解决很困难,因为方向错了,努力就是事倍功半。
对企业来说,在方向和产业上的思考就包括这个市场有多大的成长性,如何培养起自己的业务,发展潜力和用户想要实现的价值是不是匹配?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战略就是通过最有效的管理,用最小的资源达到最大回报的过程。
宁高宁也有一个战略思考十步法:
1、描述愿景以及企业使命;
2、市场环境和竞争结构分析;
3、竞争对手分析和竞争对手信息系统的建立;
4、目标客户细分和价值链分析;
5、能力分析和目标的时段性;
6、定位、战略规划和管理;
7、与战略定位相吻合的资源配置;
8、管理效率和管理工具的实施;
9、构建成本领先或者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10、企业目标推进中不断反思和调整。
我们可以在制定计划和战略的时候,参考这些点把它列下来,总的来说,市场决定战略,战略决定营销,这是值得每一个人去思考的地方。
有了战略之后,就轮到了执行,宁高宁说,真正的管理学,人就是全部,见物一定要思人,这是对管理的基本要求。
我想真正做企业的同学们,可能多多少少会有感而发,对企业来说,人是管理的起点,可能更加是终点。
我上个月底见到了一位从江西来的同学,是一位老板,我跟他聊了很久,他曾经做到了年营收超过10亿,可惜的是,他的企业现在欠了银行大概3.5亿,亲朋好友7500万,以及申请破产了。
他也在想办法自救,跟我聊了很久,其中有一个问题我印象很深,他说公司业绩好的时候,自己给公司高管很高的薪资,超出市场待遇1-2倍,但是公司业绩下滑,甚至到了破产的时候,这些高管没有一个来选择帮他的,还有些人捞偏门,把订单偷偷拿到外面自己去成交。
他说自己平常都不让自己去想这些事,因为想到了会觉得非常伤心。
我知道他可能不是为了找什么答案,只是想倾诉一下,但我听了其实心里也很沉重。
一个组织,首先要尊重物质,我想这是没问题的,我们不可能说低于市场价去找到一个超出市场水平的人才,这是不切实际的愿望。
但也一定要塑造精神,塑造文化。
企业的“企”字,是“人在上,止在下”,人是企业里最核心的元素,不把人组织起来,战略就落实不下去。
所以,在企业管理中,物质可以保障一定的动力系统,“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物质带来的动力都是短期的,一时的,人都是在不断追求更好的。
企业还要有持续的承力系统,也就是企业的文化和价值理念,我们不要羞于去谈文化,
想不想去做,是有没有物质保障的动力系统;能不能持续地做,并且想把它做好,这就是文化和价值理念的承力系统。
每个人虽然很难改变,我们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要想着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这就跟你想从客户口袋里抢钱没什么分别。
但是,一个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是完全可以塑造的,可以持续地影响每个人的行为。
从这一点上来说,领导者必须要塑造企业的文化,并且以身作则践行这种价值理念,让每个人在保留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认同组织的统一目标,愿意去为同一个目标不懈地前行。
宁高宁虽然是几个央企的一把手,但他一直把自己当成一个经理人,一个职业化的经营者、管理者。
他就给企业的经营者分了5个层次,我想这估计是为了方便大家对号入座。
当然,玩笑归玩笑,我们也可以去听一听,找一找自己的方向。
1、守业型。
这样的经营者天生就是按部就班,讲规矩的人,好像他天生就是当官的料,当然,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保守,做好自己的职责,早九晚五,对人不错,不贪污,不腐败,有会参与,有言就发,守住现在的规模就是万事大吉。
但是,表面上的守住就是一种落后,因为市场永远会迭代、进步。
2、效率提升型。
这样的经营者和经理人特别注重抓内部的效率,大事小事都要管。
比如出门记得关灯、吃饭便宜点、原料采购便宜点、产量提高点、销售费用少点这些都要管,把效率和成本当成企业经营的决胜点。
这也还算不错,但是他一门心思对内,对外部市场的变化,一无所知。3、业务扩展型。
这类经理人和经营者天生就是斗士,看到谁都想来上一拳,他们有很强的发展欲望,必须要跟竞争对手比一比市场份额。
这就是扩展型的管理者,他们虽然在对外发展,但是会冒着很大的风险,没有真正对行业带来革命性的转变。4、战略转型发展型。这一类人会研究战略转型,特别是通过技术创新、行业转型、商业模式的转型来发展公司,他不会只在一棵树上吊死,而是不断考虑新的想法。
我们要进入什么新行业?这个行业跟我们贴不贴切,要用到什么新技术?商业模式和业务方向能不能调整?是不是可以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
在他们眼中,不会做重复建设,不会打价格战,一定要新的东西出来,这是非常难得的经理人和经营者。
5、可持续发展再造型。
不光自己干,全组织都在干,公司变成一个学习型、创新型、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他在或不在,公司照样都可以持续运行。
组织本身从精神理念发展到业务专长的发展都非常完善,这是最少见的经理人和经营者。
越是高层次,就越会对企业进步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们回想一下,现在在哪个层次,最终又该把组织带到哪里呢?
—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