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脱身用古语怎么说(君子不宜译为Gentleman)

 “君子”是中国文化叙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如何准确地向西方读者传递“君子”二字的文化内涵,一直是翻译界反复探讨的话题。长久以来,经过有意无意的文化过滤、转换与替代后,在英语世界中,gentleman(绅士)成为与“君子”对应频率最高的单词,且两者关系呈现固化趋势。在诸多中国典籍的英译版本中均可发现这种现象,如英国汉学家阿瑟·韦利(Arthur Waley)翻译的《论语》(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1938)、中国学者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The Wisdom of Confucius, 1938)、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的《孔子:中庸和大学》(Confucius: the Unwobbling Pivot & the Great Digest, 1947)等。此外,第二十届奥斯卡最佳影片Gentleman’s Agreement(1948)在登陆中国电影市场时的片名即为《君子协定》。然而,事实上,“君子”与gentleman两个词汇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差异。

不能脱身用古语怎么说(君子不宜译为Gentleman)(1)

  “君子”重于内在精神

  在中国古代,“君子”最初与人们的社会地位有关。《说文解字》云:“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又曰:“尹,治也。”表示治事。君子是指发号施令、治国理政之人。具体到周代,君子用来称谓分封建国时的贵族。《尚书·无逸》曰“君子所其无逸”,孔颖达引郑玄的话解释说:“君子,止谓在官长者。”这里的“君子”即指在位的贵族阶层。知武子也说:“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左传·襄公九年》)君子与小人之分,主要是社会地位的差异,既包括地位、权力、身份、财富等社会地位附属物的区别,也包括治人与治于人等相应的社会分工的区别。

  商周之际,在“天命有德”观念的影响下,统治阶级的德性受到关注。统治阶级占有社会资源,享受良好的教育,他们代表着品德、修养和才华。在《诗经》中,人们用“君子”来指代“像君一样”的人,以寄寓赞美、思念等情感。“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召南·草虫》),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王风·君子阳阳》),表达了女子对乐师才华的爱慕之情。在这些用法中,“君子”的政治意义淡化,情感价值日益凸显。

  在春秋末期,“君子”的含义发生了重大转折,逐渐固定为对“有德者”的褒义称谓,强调文化修养与道德品质的内在统一。“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以下仅标注篇名),一个人文雅朴实兼重,才能称得上君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重于道义甚于利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君子心胸宽阔、光明磊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泰伯》),君子品格坚毅、志向远大;“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里仁》),每时每刻都不做违背仁的事情。道德修养无止境,“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述而》),孔子都无法保证自己在实践中已经成为一名君子,君子境界之高远可见一斑。总之,孔子实现了君子从“在位者”到“有德者”的转化。自此,君子便成为中国士人追求的理想人格。

  Gentleman重于外显形象

  从词源学上看,gentle源自拉丁语gentilis(共同的家族或祖先),在13世纪早期由古法语gentil转入英语,意为出身高贵。14世纪初,年收入20英镑以上的群体称为贵族,并且按收入多少排序,收入排名前二分之一者称为显贵,后二分之一者称为绅士。15世纪时,伴随着贵族的垂直流动性增强(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从广义上讲,绅士包含了所有的贵族阶层。16世纪时,绅士概念融入了教养、学识等新元素,医生、牧师、律师、知名学者等都可以称为绅士。到了19世纪,随着英国国内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海外殖民的扩张,以新兴工商业者为主体的中产阶级迅速崛起,他们在经济上获取巨大财富后,继而在政治和社会地位上提出诉求,认为出身卑微的人照样可以通过自我奋斗跻身绅士阶层。他们改造了绅士过去固守血统、迂腐保守的出身构成,更加关注个人的学养素质。这一时期绅士精神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勇敢、务实、自由、竞争,以及高雅的艺术修养和得体的行为举止,但财富的积聚仍然是进入绅士阶层最强有力的敲门砖。

  到了现代,绅士的含义主要定格在社交礼仪方面。《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对gentleman的解释也印证了这一点:“a chivalrous, courteous, or honourable man, a man of good social position, especially one of wealth and leisure.”这一解释显示,彬彬有礼和教养良好是绅士的两大特点,有身份的人,尤其是那些有钱又有闲的人被称为绅士。

  两者存在本质区别

  通过上述梳理可以看出,“君子”与gentleman都经历了一个内在含义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起初,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对社会地位的强调。但随着历史的变迁,两个词语的文化差异日益拉大,具体内涵甚至相互冲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绅士代表一种物质文化,君子代表一种精神文化。在英国社会传统里,绅士的概念多与经济实力相关联,尤其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功利主义思想大行其道,绅士阶层更加强调对私有财产的占有。然而,“君子”的概念在孔子之后就更加强调精神修养,与地位、官阶、穷富已没有直接的关系,且这一含义一直沿用至今。所以,即便“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颜回仍“不改其乐”(《雍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孔子“乐亦在其中矣”(《述而》)。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君子的安贫乐道与英国绅士的功利主义是背道而驰的。

  其次,绅士重视外在的言行举止,君子更重视内在的道德修养。绅士给人的印象,往往是西装革履、彬彬有礼、对女性殷勤有加等外在形象。相反,君子则是将伦理规范向内收摄为道德信仰,集《中庸》所谓仁、智、勇“三达德”为一身的高尚人格。儒家不太重视对君子的外在形象加以限定,“吾日三省吾身”(《学而》),“君子求诸己”(《卫灵公》),反复强调内省是修养道德的重要方式。

  最后,绅士擅空谈、不致力于政治权谋,君子重践履、主张积极出世。受西方自由主义的影响,绅士崇尚个性独立,给人自我、淡定、从容、优雅的印象。君子被赋予许多政治期许,他们“学而优则仕”(《子张》),将内在的道德品质与外在的社会规范结合起来,担负起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在历史的长河中愈挫愈勇。因此,君子更具社会性、更有宏大的气象。

  宜译为Junzi(virtuous man)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中西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不同,“君子”一词所承载的深厚文化意蕴无法在西方文化中找到对等表达,这属于文化空缺现象。为此,笔者认为应“以我为主”,适当保留文化差异,采用“音译 注释”的方式,将“君子”译为junzi(virtuous man)。拼音junzi使汉语文化在西方文化中得以呈现和保留,英文virtuous man在兼顾西方读者阅读感受的同时,又阐明君子是道德层面上的形象这一核心意义。这种中西结合的译法也正体现了君子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处世之道。随着中华文化的深入传播和异域文化对“君子”内涵的理解深化,甚至可考虑去掉注释,直接音译为junzi。事实上,很多极具中国特色的译文均已被西方人接受并收入其词典,如kungfu(功夫)、fengshui(风水)等。这也是我们提出这一译法的实践上的理由。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华侨大学统战工作研究专项课题(TZYB-20200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人事处)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李萌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