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看夏天的草原(这个夏天一起趣)

初伏已过,大暑将至,各地纷纷开启盛夏高温模式。与此同时,草原却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在新疆那拉提,河谷草原牧歌遍地、鲜花满山,直让人“归来衫袖有天香”;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呼伦贝尔草原和乌拉盖草原,“黄金牧场”牧草青青、牛羊正肥,蒙古包、篝火晚会、羊肉串和奶茶让人流连忘返;在四川塔公草原、热尔大草原,雪山在望、湿地点缀,充满浓郁的川西北草原风情;在西藏羌塘草原,仁青休布错、扎日南木错、当惹雍错、色林错等高原湖泊一“错”再“错”,穿行其间,目不暇接;在甘肃山丹军马场,“骏马好似彩云带,牛羊好似珍珠撒”,策马奔腾,恣意潇洒……

这,就是夏天的草原。它是绿色的,也是五彩斑斓的;是清凉的,也是热情如火的;是朴素的,也是妙趣无穷的。它属于牛羊、骏马、苍鹰、黑颈鹤,也属于牧民和游客;属于你,也属于我。本期,就让我们一起“趣”草原,尽享夏日缤纷时光。

若尔盖“蓝宝石”

带你看夏天的草原(这个夏天一起趣)(1)

在四川若尔盖县,我终于见到了期待已久的热尔大草原。天蓝得就如半透明的玉,大朵大朵的白云仿佛伸手就能摘到。那白,比雪更纯;那软,比棉更柔。云与山相拥,或直接贴着山崖,停留着,仿佛在照看着山坡上正在吃草的羊群。那羊儿是流动的小朵的云。金黄的油菜花一片片闪过,虽不像春天江南大地上开得那样恣意蓬勃,但在满眼蓝和白的映衬下,那金黄纯粹炫目,看着竟比江南春天的还要灿烂。

热尔大草原距若尔盖县城45公里,地处若尔盖湿地腹心地带,分布着许多天然海子。我们此行前往的花湖景区便是其中一个海子。这里水草丰茂,群鸟翔集,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的家园,被誉为草原上的“蓝宝石”。

夏季是花湖景区的“高光时刻”。高原的阳光温暖地照耀,草儿青绿茁壮,大片大片,一直铺展到山脚下、天尽头。白的、粉的、金黄的格桑花在草原上无拘无束地摇曳,整个花湖安静得仿佛能听到花草们芳香的呼吸。抬头遥望,花湖仿佛一幅巨大的画,层次分明:远处是黛青色的山峦,在高原上,这山显得并不高,犹如是绣在草地巨大裙摆上的花边。白云蓬松丰满,仿佛是从山中冒出的一般。山的这边,绿茵茵的草地上散落着一顶顶白色蒙古包,如草地上长出的巨大白蘑菇。看不清是黑色的牛还是马,在悠闲地吃草。然后,便是诗意蜿蜒于湖水之上的栈桥了。游人们穿着红红绿绿的衣服在栈桥上流连,很有画面感。

步上栈桥,才能细致领略花湖的纯澈静美。栈桥上有普通游人,也有拍婚纱照的情侣。这些情侣真是选对了地方。花湖原生态的背景,加上漾着爱意的笑容,这是最美的照片了。我也举起相机,抓拍天空飞过的黑颈鹤。它们飞翔的姿态是那样优美,如妙龄女子曼妙的舞蹈。

慢慢走向前方,花湖有时是一片散布着一墩墩绿草的水域,与我们江南插秧前丢满了秧把子的水田一般。一只小船停在岸边——那岸,只是丰茂的草。有时,是一大片宽阔的湖面,水天一色,因为天空并不高远,那倒映着的白云就如同浮在水面上一样,拥挤着,推搡着,湖水都快盛不下了。野鸭子并不怕人,静静地浮在草边的水面上,那水中的白云便成了它们温暖软和的“窝”。而有时,湖水又成了一个圆形,中间是一大墩同是圆形的绿草——这便是“花湖之眼”了,如果从空中俯瞰,这只亮晶晶的大眼,正盈着笑意呢。

坐在栈桥上,坐在花湖中。我只是静静地坐着,让身体的每个部分都与青草、格桑花一起,在这蓝天白云下尽情地舒展、呼吸,让心灵与黑颈鹤一起在花湖上翱翔。我醉了。(作者:顾丽红)

草原长调

带你看夏天的草原(这个夏天一起趣)(2)

汽车从甘肃张掖出发,沿着227国道往西宁方向行驶。车厢里回荡着著名歌手降央卓玛的歌声:“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带,牛羊好似珍珠撒……”在深沉而舒缓的歌声中,我的思绪被带到美丽的草原:五颜六色的花海、天高云淡的蓝天,牛羊追逐、万马奔腾……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行驶,我们到了山丹军马场第三场入口。一丝凉意从车窗入侵,掠走了盛夏的暑气。山丹军马场位于张掖市山丹县南侧,是祁连山北侧一片辽阔广袤的大草原,分为五个场子,自西汉起就是历代皇家屯马养马的场所。蓝得沁腑、白得亮眼的大块天空与辽阔的草原联手,不断策划并上演着色彩迷离、光影璀璨的大戏。绵延几十公里的草原和油菜花田向茫茫四野铺展开去,壮美宏阔。成百上千的羊群、马群和牛群分散在草丛间,像一朵朵蘑菇缀在一张无边无际的绿毯上。

远处连绵的祁连山峰扣着白皑皑的大帽子,那帽子就像雪貂的毛,没有半点杂质。几朵白云从峰顶飘过,给雪峰以轻轻的抚慰和亲切的问候。蓝天白云和皑皑雪山像心有灵犀似的,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倩影投射到蓝蓝的西大河水库怀抱里。

恍惚间,风带着一种特有的弹拨韵律尾随而来,萦绕于耳边,并回旋在雪山和草原之间,流淌在林带和草坡之上。那是草原独有的长调,绵长悠远,粗犷豪迈。

长调拂过,一个个小脑袋伸出草丛,那是一朵朵五色小花。它们像是躲在草丛里的调皮孩子,几分狡黠,几分素雅,几分淡定,迎着阳光,细细碎碎,从容自然,以一种最简单的形态,彰显着生命的力量。那种超越外物的从容和淡定,不正是军马场的品格吗?不正是生长于斯的山丹人的性格写照吗?

来到西大河水库边,我的心立即被苍茫宽广的意境融化。水库状若宝葫芦,葫芦里的万波碧水是由祁连山各口子流出的雪水集聚而成。水库边的花田里,金灿灿的油菜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狂野霸气蔓延四周,恍若一大片金子撒在碧绿的草地上。微风吹拂下,花涛汹涌如潮,一浪推过一浪,与清澈的湖水、湛蓝的天空相互映衬,仿佛潜入梵高的画册里。

湖面宛若一面晶莹的大宝镜。皑皑雪山、湛蓝天空、金黄油菜花都想知道自己到底有多美,争着往镜子里凑。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小舟成了水库里的一道风景,我们也成了水墨画中轻描淡写的一笔,不知是我们在看风景,还是风景在挑逗我们。

来到军马场,首选的游玩项目当然是骑马驰骋草原。山丹军马场培育的山丹马历史悠久,乘、挽、驮性能兼备,以其剽悍强健的体魄,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我从牧马人手中牵过马匹,策马小跑在草原上,不禁被眼前的画面深深震撼:远处,阳光与雪峰缠绵,闪闪发亮;近处,草原如一块缀满鲜花的绿色地毯,在阳光的照耀下分外妖娆。牛儿悠闲地吃草,黄牛、花牛、白羊,就像绣在绿色缎面上的多彩图案。一个个蘑菇似的蒙古包和一幢幢小木屋散落在绿色的大草原上,浩浩茫茫的大草原便有了人间烟火气。

当落日贴着旷野里的草叶行走,淙淙溪流把草原带进了夜晚。一柱炊烟袅袅升腾,紧接着二柱、三柱、四柱……牧民们开始准备晚餐,空气里浮动着草原特色美食的香味:手抓羊肉、黄焖牛肉、野生蘑菇、特色湖鱼、老酸奶……

军马场的夜并不深沉,而是像一只猫的睡眠,远山是它轻微的鼾声。静寂的夜空里钉着无数枚星星,月亮像雪峰顶上的一盏煤油灯,散发出柔和的光芒。整个军马场宁静而安详,偶尔从草丛里传来的蟋蟀声,还有朦胧中牛马群轻轻游荡的声音,似在吟唱着诗情画意的草原长调。(作者:罗捷媚)

羌塘的“错”

带你看夏天的草原(这个夏天一起趣)(3)

从狮泉河出发,沿317国道到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雄巴乡,在一个加油站加满油后,此次西藏之旅中最具挑战的一段——穿越羌塘草原的行程就算开始了。

在之前的半个月里,虽也经历过珠峰大本营等5000米以上高海拔环境的考验,但真正停留在这种海拔高度的时间都不是很长,多则几个小时,少也就数十分钟。而我们穿越的羌塘草原和羌塘无人区的一部分,海拔高度都在5000米上下,近1000公里的穿越行程又需将近四天时间。这对我们几个平均年龄超过60岁,最长者已75岁高龄,且自小生活在江南水乡的老年人来说,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

中午时分,两辆四驱越野车载着有些忐忑的我们驶离水泥路面的公路,拐上一条被车轮碾压出来的砂石土路,一路颠簸着往高原深处驶去。下午1时左右,在一个地势略高的地方,司机师傅停下车来,指着前方茫茫无际绿毡毯似的原野告诉我们:这,就是羌塘草原。

从这里开始,我们就要进入高海拔的原始草原了。

两位司机师傅穿越羌塘草原的经验十分丰富。这里没有网络信号,无法使用导航,如果没有熟悉路况的人带领,自驾穿越几乎不可能。

尽管只是站在羌塘草原的边缘,还没有深入其中,我们已经被那种从未见过的壮美景象震撼到了。碧蓝碧蓝的天空,像一块纯净无瑕的蓝宝石。洁白的云团在蓝天缓缓浮动,如一朵朵飘浮在半空的棉絮。远方的地平线上,雪山的身影若隐若现。起伏不平的地势和被车轮碾压出来的几道曲线,给草原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神秘。那一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羌塘”在藏语里是“北方高地”的意思。这个有着“人类生命禁区”之称的地方,却是野生动物们的天堂。就在我们站在草原上眺望远方的时候,许多旱獭从离我们不远的一个个土洞里钻出来,直立起身子,胆怯又好奇地打量着我们这些远方来客。在车子前行的过程中,常常有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驴、野牦牛、狐狸等动物与我们相遇。除了狐狸对我们保持着警觉外,其他草食动物对于我们这些不速之客的光临似乎并没有感到惊恐。当汽车从它们不远处经过时,那些长着可爱白色“心”形小屁股的藏原羚只是回过身来朝我们看了看,就继续低下头去啃食地上的绿草了。长着一对漂亮长犄角的藏羚羊似乎也对我们的到来无动于衷,吃草的继续吃草,卧地养神的继续卧地养神。最有意思的是那些行动敏捷的藏野驴,竟然跟我们的车来了一场赛跑,有几头藏野驴还成功超越了我们。在人迹罕至的羌塘草原,人类与大自然里其他成员的相处格外和谐。

羌塘草原内遍布着大大小小的高原湖泊。湖在藏语中的发音为“错”,所以有人说:去羌塘草原,就是一“错”再“错”。

在羌塘草原的近四天时间里,到过和路过的错究竟有多少个?实在难以记清了。不过,其中有几个错,还是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记。

仁青休布错是进入羌塘草原后第一个让我感到心灵震撼的高原湖泊。它位于冈底斯山北麓,湖面海拔4756米,有“尊贵的湖泊”的美称。站在湖边望去,宝蓝色绸缎般的湖水和隆格尔雪山矫健的身姿融在一起,像极了俄罗斯现实主义画家列维坦的油画。

还有扎日南木错。这个湖面海拔4613米的西藏第三大湖,是一个退化了的远古湖泊,平均水深仅3.5米。它和我之前看到的那些高原湖泊一样蔚蓝,一样清澈,一样让人心生敬畏。看着湖边那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玛尼堆,以及系在牛头骨上的经幡,一种神秘和神圣感油然而生。有人说:扎日南木错是一个美丽、安静得让人放空一切的去处。

我们的司机师傅是甘肃人,在西藏开车多年,几乎走遍了西藏的每一个地方。当我们问起西藏哪个湖最漂亮时,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当惹雍错!

当惹雍错位于尼玛县境内,是西藏第四大湖。三面环山的当惹雍错是一个形成于数百万年前的断陷湖,湖面海拔4530米,湖底呈盆状,最深处达230米,是目前已知西藏最深的湖。从湖边眺望,达尔果雪山的七座山峰如七位威武的壮士,守护在圣湖南边。高原天气奇幻莫测,我们的头顶还烈日当空,可湖当中靠近达尔果雪山方向,却挂着一道缓缓移动着的灰蒙蒙的雨帘。

在羌塘草原的众多湖泊中,最有意思的莫过于色林错。这个地处班戈、申扎、尼玛三县之间,湖面海拔4530米的高原湖泊,有着“魔鬼湖”的别称。这个湖非但湖水蓝得令人惊叹,景色惹人沉醉,而且还有一个不断“长大”的神奇特征。前几年,原本排名西藏第二大湖的色林错因湖面面积不断扩大,超过了它的“大哥”纳木错,坐上了“西藏第一大湖”的交椅。由于人迹罕至和交通不便等原因,色林错这个人间秘境就像一位藏在深闺的女子,让许多欲一睹其真容的人遗憾止步。

过了色林错,我们穿越羌塘草原的行程便进入尾声了。在近四天时间里,我们在高原氧气稀薄的环境中经受住了上千公里的颠簸,也收获了一路美景,更对西藏“人间天堂”的美誉,有了最为真切的感受。(作者:李希文)

梦中的塔公草原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用《诗经》中的这两句情诗来描绘我对四川康定塔公草原的渴慕与向往,最贴切不过。

终于选择在这个7月踏上行程。告别稻花飘香的川西平原,穿过川藏线上著名的二郎山隧道,一抬头,便见到甘孜州首府康定城。稍作休息后,径直向梦寐以求的塔公草原奔来。

带你看夏天的草原(这个夏天一起趣)(4)

折多山垭口是去往塔公草原的一道门槛。我们在一处较为平坦的观景台停车,近距离欣赏这座雄伟壮观的雪山。山下虽已是炎炎夏日,山巅依然冰雪覆盖,雪线刀刻斧劈,让我们在近距离仰望时,依然能感受到它的清凉甚至凛然之气。

翻过垭口后,眼前出现一片天高地阔、草绿花艳的景致,这就是向往已久的塔公草原了。这里是横断山脉隆起的一片高原台地,山峰退出很远,地势平缓起伏,一片接一片的草甸上,生长着绿茵茵的牧草,开放着五彩缤纷的花朵。视野尽头,成群的牦牛徜徉在草甸或山坡,不紧不慢地啃食着牧草。也有藏马夹杂在牦牛群中,缓缓移动着脚步,尽情享用着草原的馈赠。头上是高天的流云,草原边是耀眼的雪山,眼前是无边的草地,它们共同组成一幅壮美的草原风情画卷,其大画面的构图、大手笔的挥洒、大视野的意境,绝非寒山瘦水的文人画可比。

再往塔公草原深处走,海拔似乎有所降低,路边终于可以看到一些牧人的居所。或是三五间石头平房,相偎在背风的山坳处,外面是简易而结实的围栏,夜间用来圈养牛羊;或是一两间低矮的木屋,房顶飘散着袅袅炊烟,门前经幡招展。这些牧民的起居之处就这样散落在草地之间,孤独并诗意着草原的岁月。也看见几处洁白的毡房搭建在草甸中央,圆圆的墙裙、尖尖的穹顶,诉说着动人的故事,写意着草原的风情,却不知那里是否有《康定情歌》中所唱“李家溜溜的大姐”“张家溜溜的大哥”?

牧人的木屋或毡房附近,总有细细的水流蜿蜒流过。它们先是潜伏在牧草之下,安静而执着地择路前行,然后在低洼处汇成清澈的溪水,在草地上画出弯弯的曲线。我们只知道这些清澈的流水来自附近雪山融化的冰雪,但不知它们胸怀怎样的憧憬和梦想,会有怎样的诗和远方,千回百转后将去到哪里……

黄昏时分,终于抵达草原深处的塔公镇。镇上有三五条街道,无不精巧干净,通往摄影胜地新都桥的国道贯穿镇子。灿烂的夕阳照在红白为主的藏式建筑及其琉璃瓦和玻璃门窗上,散发出明快而鲜艳的色彩。街道两旁,酒店、旅馆、商铺、学校应有尽有,一块块招牌在阳光下鲜亮耀眼。两排漂亮的莲花路灯整齐排列,直通向镇外。

这时,我们惊喜地发现,竟然有一大群牧归的牦牛踏着高原夕阳的余晖,悠闲地走向镇子的街巷,走进不知谁家的牛圈。它们黑黑的身影连成一片,远望如黑色的潮水涌进小镇。即使见了来往的汽车,它们也不惊不诧、不急不躁,一副吃饱喝足之后的慵懒满足之态,同时也摆足了塔公草原主人的派头,对我们这些贸然闯入的远客不卑不亢。

已经在网上预订了民宿,我们没有急于前去投宿,而是流连在镇子外,期待在这个晴朗的黄昏,能够一睹雅拉雪山“日照金山”的风采。

镇子外有小河流过,跳跃的浪花不时辉映出耀眼的波光。小河与镇子之间是一座足球场大小的广场,广场边就是金碧辉煌的千年古刹塔公寺。塔公寺是甘孜州著名的藏传佛教寺庙,素有“小大昭寺”之称。据传大唐文成公主进藏和亲,途经木雅人居住的塔公草原时,看到这里风光清灵秀美,便在此修建了这座寺庙,不仅留下了可触可摸的皇家气派和盛唐气象,也留下了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寺院旁边高耸着一座山峰,山巅建有一座佛塔,塔身圆润洁白,在绚丽晚霞的映衬下,显得庄严肃穆。

太阳西沉,晚霞渐渐燃烧起来,将天上的云朵变成浪漫的玫瑰色。近处的草原也受到感染,渐渐从金黄变成火红,整个草原如一片燃烧的海。而在更远的东方,在一片起伏的群山之上,银色的雅拉雪山也被涂抹上胭脂色,在夕照中闪烁着金灿灿的光芒。此刻,在群山的托举之下,在晚霞的映照之中,雅拉雪山宛如一位女神,高贵典雅,光彩照人。

美好的时光总是有限的。太阳隐藏到西山后面去了,天空的云彩渐渐暗淡,雅拉雪山随之消隐了光彩,只将妙曼起伏的剪影留在东山之上。却见一轮上弦月升起在瓦蓝的夜空,弯弯的造型十分可爱。月亮四周布满了璀璨的星星,钻石一般闪闪烁烁,感觉是那么近,近得仿佛伸手可摘。草原在月色星光下沉沉睡去,睡得那样香甜、那样沉醉,远远望去,一片朦胧,深邃而神秘。

头顶满天星光,我们返回镇子,前往网上预订的民宿,藏汉文对照的店招已是霓虹灯闪烁。女主人尼玛拉姆笑盈盈地迎了上来,麻利地安排我们登记入住,整个过程并无多少语言交流,却不难感受到她的热情和悉心照顾。

走进藏式风格又不乏现代时尚的客房,一种归家的感觉立即熨帖了我们。推开窗户向外望去,镇子上的藏式小楼鳞次栉比,大小院子一个挨着一个,彩灯远近闪烁。远处飘来悠扬的琴声,伴随着《祝酒歌》欢快的歌声,那是热烈的篝火晚会正在进行。

这时,尼玛拉姆敲开房门,手里端着刚蒸好的牦牛肉包子,叫我们一定要品尝品尝。男主人也拿来两瓶青稞酒送给我们,并祝福我们“旅途愉快,扎西德勒”。品尝着风味独特的牦牛肉包子,喝着甘甜醇厚的青稞酒,我们的心陶醉在这个夏日草原之夜……(作者:朱仲祥)

蒙古包雨夜

带你看夏天的草原(这个夏天一起趣)(5)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巴彦哈达苏木的客栈住下来时,天色已近黄昏。

有薄雾,空气不通透,远处的事物看不清晰,近处的也不甚明朗。在朦胧慵懒的阳光下,向四周平缓扩展出去的草原没有边际,散落其上的蒙古包似乎也降低了白度。蒙古包之间的装饰彩旗,还有不远处敖包上的经幡在风中鼓舞,哗啦啦轻响,缥缈呢喃的歌声似的。

吃过饭,孩子们在蒙古包外玩耍,奔跑追逐嬉闹,大声喊大声笑。即便摔倒了,有柔软的草地接着,不会碰疼;即便跑远了,没有稠密的高楼大厦遮拦,也不怕走失——这是在城市不能及的释放天性的快乐。这纯粹的快乐激发出几个大人的童心,放下成人的种种束缚与羁绊,和孩子一起玩儿老鹰抓小鸡。大小十来个人左弯右绕闪转腾挪,一波波笑声在草地上滚动,滚到远处去,吸引了散步游人的目光。我坐在草地上远远看,脸上挂笑,像是欣赏一首节奏欢快的童谣。

一个姿势坐久了,便觉疲惫,我把双腿伸直,双手撑在身后舒展身体,接着索性平躺下来,看大团小团的云在空中飘移聚散、在夕阳的光里深深浅浅,有一种不真实的虚幻感。草都是矮的,短短三五寸,叶子细小,碰触到裸露的肌肤,微微痒。想必我的身子压伤了几棵草,清澈的空气中散出好闻的新鲜草汁味儿,不觉拉长呼吸,多多吸入。

侧头看出去,目光所及的草都是矮的,平展展蔓延出去。几朵孱弱的小花儿散落其中,工整的刺绣似的。导游说它们是牧羊草,也叫碱性草,虽然矮小,但富含蛋白、铁、锌,牛羊马吃了这样的草,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口感好,出口到很多国家。

空中的云越来越多,越来越拥挤,最终合而为一。夕阳不见了,天色又暗了几分,远处的景致混沌一片,风速也略高,扯乱人的发丝衣角,夏日的草原竟然有了深秋的意味。跟我合住的母子换上羽绒服,还一个劲儿喊冷。冷也就罢了,竟然下起雨来,虽疏疏落落,还是不免担心,如果下大了,晚上8时的篝火晚会便会取消,那就遗憾了。大家便格外关心起雨势,不时抬头看天,伸出手测试雨滴的稠密度,期待雨停。云开了最好,可以躺在草地上看星星,那是期待已久的浪漫事。

老天体谅,不多时雨停了,大伙儿都高兴起来,散步的散步,玩游戏的玩游戏,发呆的发呆……在这个快乐中期待另一个快乐。

然而老天只是开了个玩笑,眼看快到8时,又落起雨,没有从小到大的过度,直接就是大雨点,像个宣言:今夜取消晚会!

以最快的速度回到蒙古包,还是被淋湿。洗漱换衣完毕,天色完全黑下来,雨势依然不减,且比之前更甚。透过单扇落地玻璃窗,借其他蒙古包露出的微光,看得见雨线斜织,唯有天空这个织布机才有这样巨大的阵势,织一块无边无际的绿草茵茵。

蒙古包被固定在悬空一米左右的木板台上,台子四周有护栏,木阶连接草地,防潮防虫,更可保护台子下的草地。蒙古包内按标准间样式布置,铺了白瓷砖,月牙儿般窄小的卫生间“五脏俱全”,两张床一宽一窄,想必考虑到一家三口的游客,很暖心的细节设置。整个空间只有一盏老式提灯造型的台灯,放在两床之间的柜子上,瓦数很低,煤油灯和蜡烛光的气氛,但光线更懒散昏黄,读不得书,平衡不了手机屏幕的亮度,仅供收拾好自己上床歇息,像回到没有任何电子产品的时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时光缓慢而悠长。

床单被子干净洁白,钻进被子,仰面而卧,四肢伸展,放慢呼吸,放松每一个细胞。庆幸天凉,没有蚊子骚扰。很安静,只有雨点落在蒙古包上的声音,细碎绵密的私语似的。私语些什么呢?无论怎样侧耳,都听不明白。蒙古包顶有环形玻璃窗,微光里,隐隐可见雨滴斜落,瞬间聚合成细流弯曲而下。这模糊的影像合着落雨声,有一种奇异的催眠作用,不知不觉神思恍惚,眼皮发沉。

就在双目即将合拢之时,一道极亮的光闪过环窗,紧接着一个震天雷炸响,整个人吃一惊,吓一哆嗦,双目猛开,心跳加速,血流沸腾,放松了的神经复又紧张,热浪涌过全身,带来一阵酥麻,半晌缓不过神儿。眼见着雨势加大,风势也加大,蒙古包顶的装饰彩旗哗啦啦响,跟风雨一起扑打玻璃窗,恨不得把蒙古包撕裂般疯狂……

确实很疯狂,风雨雷电都疯狂,这一拨过去,那一拨又来。雷声隔着一层包布呼隆隆奔过来跑过去,人心都要震散了,睡意自然也无法聚拢。伴着风雨雷电失眠,倒也不孤单。

此时,密布在地面的草儿必然是欢喜的,似乎听见它们甜滋滋的啜饮,似乎看见它们在湿润的土壤里舒展身体。弯曲飘逸的莫日格勒河必然在渐渐丰满,安静地流淌自己的柔情蜜意,那是沿途植被和昆虫鸟兽的乳汁。

不知过了多久,雷声去了远方,风速减缓,彩旗安静,雨声转小,又是细碎绵密的私语了。在这私语中,困意袭来,意识又开始恍惚。将睡未睡之时,被一声爆响惊扰,谁在放鞭炮?雨停了?篝火晚会开始了?止不住好奇心,起身开门出去看,被冷风冷雨打个正着,一个激灵,旋即退回将门关好。点点冰凉中匆匆一瞥,看见烟花在雨幕中次第开放,旋转的灯光照亮了低垂的云彩,烟雾蒸腾翻滚,男高音在欢快奔放的音乐中嘹亮……热闹喧腾的场景让人向往,然而换衣麻烦,斜织的雨幕也阻挡这向往,去与不去纠结一番,最终还是返回床上,脑海里想象雨中篝火晚会的热闹,那必是冰火两重天的体验吧?或者不是纯粹为游客举行的篝火晚会,而是草原民众庆祝下雨的自发活动?收草季节将至,大雨落草原,是丰收的好预兆啊!

夜往深处走,喧闹在远方,私语在耳旁,蒙古包似乎隐去了。我仿佛露天而卧,雨点落在身上,清澈微凉。我是土地,在众多小草之下,属于巴彦哈达苏木,属于陈巴尔虎旗,属于呼伦贝尔大草原,无限宽广,无限包容,牛羊成群,马儿奔跑,谁家的姑娘小伙儿,在高声歌唱……(作者:曹淑风)

天边草原乌拉盖

带你看夏天的草原(这个夏天一起趣)(6)

无数次在电视画面里欣赏过大草原的壮美,在宛若天籁的歌声里领略过大草原的神奇,然而,真正来到祖国北疆内蒙古,来到中蒙边境小城霍林郭勒,置身于广袤无垠的乌拉盖大草原,那份视觉和心灵的震撼,还是始料未及。

大巴车从通辽出发不久,放眼望去,全是绿毯一样的茫茫草甸,便知已进入草原腹地。而接下来几天的旅程里,我的视线再也没离开过这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盛夏是草原最美、最迷人的季节。空气湿润,凉风习习,绿草与鲜花为伴,蓝天和白云相衬,醉美的风景无处不在。当地人说,你们来得正是时候!

我如约而来,来看青青野草,看奔驰骏马,看雪白羊群,看星星点点蓝白相间的蒙古包。在这一碧万顷的草原上,只管放纵自我,放飞心情,尽情享受天边草原的梦幻之境和纯美气息。

蜿蜒流淌的乌拉盖河,蒙古语称乌拉盖郭勒,因河畔芦苇茂盛,又称芦河。它发源于大兴安岭西南东乌珠穆沁旗宝格达山,由泉水汇集而成。乌拉盖,蒙古语意为“弯弯曲曲的河流”。丰盈澄澈的河水滋养着沿岸旷阔的土地,形成一处水草丰美的纯天然牧场。

古老的游牧部落逐水草而居,乌拉盖河流经之处,一直是蒙古族先民理想的放牧、生息之地,是牧人眼里丰饶的“黄金牧场”。蓝天白云下,成群的牛羊若隐若现,如上帝随手撒落大地的珍珠,呈现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风吹草低,殷红的地榆花、蓝紫的铃铛花、红白相间的狼毒花以及各种不知名的野花在葱郁的牧草间恣意开放。夏日的乌拉盖花鲜草茂,如梦似幻,仿佛童话世界。

九曲湾是乌拉盖河风光最美的一段,也是乌拉盖草原的精华所在。我和同伴观景心切,脚下生风,撒着欢一口气登上高高的山顶,俯瞰九曲回环、流向天边的乌拉盖河,切身感受大自然的空灵悠远。沿河床一侧,密密生长着茂盛的红柳,将弯弯曲曲的河道勾勒得格外清晰。清凌凌的河水在无边的绿野上闪动着魅人的银光,宛若一条随风飘逸的洁白哈达。

驱车来到布林泉景区,这里有茫茫大草原上难得一见的天然温泉。布林,蒙古语意为“温暖”。泉水常年不涸,四季长流,纯净甘美,始终保持4℃恒温。据传当年,也速该带着九岁的儿子铁木真途经此地。正值盛夏,他们饥渴难耐,听见有泉水叮咚之声,便循声找寻,终于在绿茵茵的草丛间发现汩汩流淌的一泓清泉。一番畅饮后,父子俩精神大振,疲惫顿消。也速该说:“此泉圣洁清澈,甘爽怡人,且有美酒的清香。铁木真,今天算你运气到了,一定会遇上一位温柔、善良、美丽的好姑娘!”不久,这一老一少在路上遇见弘吉剌部贵族特薛禅。特薛禅问明来意,见眼前这少年器宇不凡、聪敏过人,坚信他将来必成大器,便爽快答应将女儿孛儿帖许配给他。后来,铁木真凭借他的雄才大略,连年征战,开疆拓土,统一草原部落,成为蒙古帝国的大汗,也成了草原人民心目中的“巴特尔”(蒙古语意为“英雄”)。从此,当地牧民将此泉供为“圣泉”,认定这布林圣泉能给人带来健康和运气。我毫不犹豫地走向池边,俯下身来,掬一捧清泉,美滋滋地品尝一口。

带着好奇的心情,我们走进神秘的野狼谷,这里曾是苍狼出没的地方。后来,由于过度的人类活动,加之肆无忌惮的猎杀,野生动物面临严重的生存困境,真正的野狼难觅踪迹。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草原狼已成为禁猎对象。如今,这里已成为集中保护救助野狼的一座“狼园”,是游客近距离观赏野狼生活习性的一个特色景点。

我们还走进草原深处的兵团小镇——哈拉盖图农牧场,参观兵团展览馆和兵团时期的老建筑。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沧桑岁月的见证,让我感受到独具特色的军垦文化,也了解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兵团战士为守护和建设祖国边陲,在这片人迹罕至的荒原上付出的种种艰辛与努力。前些年,随着电影《狼图腾》上映,这里作为影片拍摄地渐渐为世人所知,并成为新的草原旅游打卡地。

“草原夜色美,琴声悠扬笛声脆。晚风吹送天河的星啊,汇入毡房闪银辉……”忘不了来草原的第一个夜晚。在朦胧迷人的夜色中,隆重而热烈的欢迎晚宴开始了。坐在宽敞浑圆的蒙古包内,身着民族服饰的蒙古族少女手捧银杯,笑盈盈地走到我面前,热情地敬美酒、献哈达,送上大草原真情的祝福。品味着鲜美的烤羊肉和醇香的奶茶,耳畔马头琴的深沉旋律和蒙古族民歌悠扬的长调好似天籁,我的心早已醉了。

来到草原,一定别忘了观赏精彩的赛马、蒙古风情歌舞表演和篝火晚会。赛马场上,蒙古族青年男女那激情四溢的表演,让我的心在惊奇和亢奋中感受到“马背民族”的剽悍、勇武和豪迈,感受到草原人民的坚韧、淳朴和浪漫。

这里是遥远的天边,是天边的绿洲,这里有不一样的天、不一样的地、不一样的风俗人情。在天边草原乌拉盖,可以尽情饱览北方草原的壮阔辽远,感受这片天地的大美神奇。(作者:刘宏江)

草原古都

带你看夏天的草原(这个夏天一起趣)(7)

从京城出发一路向北,出延庆、过坝上,就进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这片广袤的大地处于祖国正北方,千里草原风景大道堪称天然的电脑桌面。无边无际的原野平坦而广阔,宛如一块硕大无比的墨绿色翡翠,苍茫浩渺,气魄摄人。这里是距离首都北京较近的草原牧区,每到夏季,周边地区的人们都会来到这片草原避暑游玩,驰骋于遥无边际的绿毯之中。

草原公路两旁,到处是壮美的景色,让人不由得想起歌中所唱:“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不过我遇到的不是马儿,而是一群群洁白的羊。它们悠闲地吃草,偶尔奔跑嬉戏,这里是它们的乐园。

无边的锡林郭勒草原上有山丘散落,沟壑纵横。远远望去,山丘碧草连绵,沟壑里则长满了荆棘类植物。有的沟壑似乎是一片湿地或湖泊,丰沛的水源带来勃勃生机,不仅养育了这里的牧民,也养育了飞鸟与牛羊。

阳光和云朵是这里的美容师,它们变换着光影,不动声色地描绘着迷人画卷,时而浓厚时而浅淡,魔术般呈现着草原的多情和瑰丽。

作为中国四大草原之一,锡林郭勒草原还是蒙汉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之地。13世纪中叶,元世祖忽必烈在这片草原上建立了元上都。数百年历史风雨荡涤了草原丘陵,破碎了砖瓦木梁,如今的上都以遗址形式呈现给后人。

青草没膝的原野上,一段又一段残墙断基讲述着上都宫城曾经的人声鼎沸。一块写有“大安阁”的牌匾,显示出眼前的荒芜空地早年曾是一处大殿。史料记载:“取故宋熙春阁材于汴,稍损益之,以为此阁,名曰大安。”大安阁兴建于蒙古宪宗六年(公元1256年),原本叫“开平府”,彼时忽必烈还未登上汗位。忽必烈称汗后,命人拆除汴梁(今河南开封)熙春阁,用其材料重修开平府,并更名为“大安阁”。此后数十年,元代多任皇帝在这里举行登基大典,接见外国使者。

实在难以想象,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是如何将熙春阁的木材和零散构件千里迢迢运至草原?熙春阁究竟有多华丽,竟让忽必烈不惜如此大费周章?建成后的大安阁又是如何精美?后世的我们已无法得知。

站在高处俯瞰整座城池,目力所及,房屋地基的走向、城中道路与墓葬群皆清晰可辨。有考古专家直言:“城是一片废墟,但这是拥抱着巨大文明的废墟。”

是的,浩荡的清风拂过草原,也拂过这片时光深处的城池。那些已经发掘和尚未被发掘的历史物件,悉数流入历史长河,昭示着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在这里相遇并相互交融。

在游历这片草原的途中,如果你留意,会看到道路标牌上出现一个颇有意思的地名——平顶山。这里又叫贝勒克牧场,位于锡林浩特市南部。辽阔的牧场里散落着十余座平顶山峦,那是亿万年前火山喷发的遗迹。它们或独立存在,或连成一片,远远望去,每一座山峦顶端都平整如削。沿栈道上行,走上七八分钟,便可到达山顶,上面布满火山喷发留下的凝灰岩岩块。许多地方基岩裸露,还留有火山喷发时形成的痕迹,偶有野花点缀其间,十分抢眼。

时光无涯,不知亿万年前,这里发生过什么,是否也像电视里那些火山喷发的景象一样,火红的岩浆冲天而起,或者从地底冒出巨大的黑烟?彼时这片大地经受了怎样的震动?从寸草不生到青草遍野,从部落放牧到铁骑征战,经历过狂风暴雨的这片大地,如今静谧安详,一派悠闲。

锡林浩特位于草原中心地带,四面八方青色铺陈。来到这里,羊肉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食物,无论烤串还是涮肉,都十分鲜美,即使平时不太喜欢吃羊肉的人,也会忍不住尝上一口。挑一片薄厚适中的羊肉,在汤锅中一涮,放进嘴里咀嚼,那种特有的似乎混合着草味的肉香顷刻间溢满唇齿。相比于此前吃过的羊肉,这里的肉更嫩,更清醇,也更有咀嚼的质感。再喝一口草原奶茶,那种巨大的满足感,直让人欢喜不已,回味无穷。(作者:西西里行者)

毡房时光

带你看夏天的草原(这个夏天一起趣)(8)

7月盛夏,怀揣着满腔热情,从早到晚赶了一天路,终于来到心中的那拉提河谷草原。草原上有个“遥远的地方”——依提根塞,我们到牧民的家中,体验毡房里的多彩生活。

清风习习,抚慰着旅途的疲惫。我站在草原上,抬头看天、看云,看远处皑皑的雪山、苍翠挺拔的雪岭云杉,看脚边的黄色小花在绿草如茵的大地上点缀着、铺陈着,热闹地携手奔向远方。我听着来自草原山林间的风声与鸟鸣、牧民的呼唤与歌声,只想静静站立着,幻想着在脚下的土地上扎根生芽,成为草原的一部分。

冬不拉声响起,热情的哈萨克族青年用传统的“恰秀”礼仪边唱边跳,边向远道而来的客人抛撒糖果,送去祝福:祝您平安幸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我在欢快的歌舞簇拥中,走进依提根塞牧民的毡房。房内光线充足,四周悬挂着色彩明丽的壁毯,地上铺着精美的花毡。近处细看,花毡上精心绣画着日月星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各式各样寓意美好的图案,对称规整,充满草原气息,表达着哈萨克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毡房主人是个腼腆的哈萨克族小伙。他说,花毡是哈萨克族人民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品,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制作工艺复杂,一般先通过洗毛、弹毛、铺摊、浇水、擀碾、阴干六个步骤制成毡底,然后通过擀花、补贴、密缝、绣花、漏版印花等方式勾画图案,刺绣装饰。“千针万线绣花毡”,绣一条花毡着实不易,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由于缝制密实,花毡防潮防寒,经久耐用,一条可用十多年。

我们盘腿坐在花毡上,毡房正中央的长条桌上摆满了包尔沙克、馕、奶茶、奶酪、炒米、巴旦木、核桃、杏干、葡萄干等当地特色食物。手捧温热的奶茶,加上一勺炒米,再添几块奶疙瘩,一口下去,醇厚的奶香中夹杂着米香,充盈整个口腔,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喝了一碗又一碗。不一会儿,热情好客的牧民又端来几盘热气腾腾的红柳羊肉烤串。我们在清凉舒适的毡房内,大口吃着草原上鲜美可口的羊肉,喝着奶茶,欣赏着哈萨克族热闹喜庆的婚礼仪式演出,视觉、味觉、听觉在此刻同步启动,相互碰撞交叠。这样的草原生活真是令人迷醉,让人不禁拍手叫好。

毡房主人为我们讲述了发展旅游后草原上的变化。他说,如今,草原上的农牧民搞起了马队、农牧家乐、民俗演艺等专业合作社或协会,生活越发多姿多彩,也更加富足了。看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草原,了解哈萨克族的文化、生产与生活,他很高兴,也很自豪。(作者:何玉春)

从此人生尽坦途

新疆喀什地区有条盘龙古道,不少人会因为“今日走过了人生的所有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这句宣传语而特意前往。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那拉提也有一条盘龙谷道,据说是一条为景区“量身打造”的生态旅游线路,也是新疆第一条生态样板路。

带你看夏天的草原(这个夏天一起趣)(9)

盘龙谷道。刘运泽 摄

我们去盘龙谷道之前,已经在那拉提景区穿梭了两天时间,每天沉醉在牧歌遍地、鲜花满山的那拉提,其实对盘龙谷道并没有太大期待,然而每次有这样的想法,大多数时候会被“打脸”,此行亦是。

盘龙谷是那拉提主打景点之一,地处那拉提河谷草原与空中草原的中介地段,所以实际上这两天的时间,我们已经无数次路过盘龙谷,手机和相机里留下的视频和照片中,掩映在绿海中的棕色栈道就是盘龙谷道。

盘龙谷道起于盘龙松,终点在乌孙古墓,全长26公里,是景区内不走回头路的一条环线观光道。谷内层峦叠嶂,幽谷密林,深处遍布奇花异草、瑞兽珍禽,是深藏于草原腹心的一处山林秘境,但因为间或点缀着毡房和冬窝子,以及马匹羊群,盘龙谷便有了人间烟火气。

乘车入谷,虽然环山而行,但是步移景换,目不暇接。一路宛若画中穿行,天空是纯净的蓝,白云从山峦起伏处不断翻涌生长,车窗外皆是各种层次的绿。7月初的那拉提草原,多以嫩黄的野生油菜花为主打色,间或点缀的五彩花海几乎被“吞没”,近处只有一片嫩黄色编织成新绿,一直从草地铺陈到远处起伏的山峦,层层叠叠,绿色渐次加深。

我们停留的第一站在蛟龙出海观景台,这是盘龙谷的一处山顶坡地,也是盘龙谷道能抵达的最高点。从木栈道走上去有一片不大不小的草地,被环形的栈道拢在坡顶,草地上还设立了好几处秋千式的座椅,游客来了,可以绕着木栈道看漫山遍野的周边风景,也可以坐在秋千上慢慢摇。山顶所见风光随视角不同而不同,可以远眺谷底城镇,可以欣赏远处的山坡和草地,还可以看到奶白色的毡房,也可以对着一片林海发呆,甚至还可以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看展翅的雄鹰一遍遍掠过。耳边不断有贫瘠到可怜的夸赞声传入耳朵:“也太好看了吧!怎么这么美!”

这里我们停留的时间最长,大家都不舍离去,不算太长的一条木栈道像是连接了现实与虚幻的空间,即使人群都分散在这个区域,四面八方环绕着群山峰脉,仍是豁然开朗的感觉。颜色最深的绿来自杉林密布处,有一顶毡房远远地安在小山坡上——“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那一刻,仿佛能共情游牧民族的无边幸福,代入其中,想象住在这里的一年四季,日出日落。

蛟龙出海的下一站就是卧牛岗。导游告诉我们,这里是一道平缓宽阔的长条形山梁,形状酷似一条俯卧在山谷间悠闲吃草的老牛。我们站在观景台,就像是登上牛背远眺。卧牛岗山谷是盘龙谷无数山谷中最具经典性的一座,集沟坡林溪综合地貌于一体,幽谷密林,缓坡深溪,眼前景色美得惊人。

盘龙谷道应该是我走过最惬意的环山路,完全不用担心会不会晕车,除了路本身比较平缓,满山满谷的美景功不可没,一路上可以尽情饱览那拉提最美的山光云海、深谷幽壑,还有最密集的雪岭云杉丛林,当然还有最美的哈萨克族的家园和山野牧歌。有时候一个转弯就是一顶毡房,有时候一个转弯就是马群在悠闲啃食,甚至会挤到谷道上来,全靠满车的人好言好语哄着才能让出路来。让我最惊喜的一次转弯,居然凭空冒出了七八个当地牧民,他们开心地围坐在一起喝奶茶聊天唱歌,看到我们经过,快乐地和我们打招呼,令人只恨不能马上下车融入其中。几乎每一处转弯都有惊喜,越是转瞬即逝,越是念念不忘。

盘龙谷还有那拉提最美的落日余晖以及漫天星光,当我们离开的时候,厚厚的云层已经四散飘荡,落下来再落下来,让人分不清远方丝丝缕缕的到底是云絮还是牧人的炊烟。都说世上有桃源,这是唯一一次想做桃源人。(作者:邓敏敏)

归来衫袖有天香

我到天山下,扑进那拉提。

山路,朝上盘折。

天丰台,天云台,天界台,天牧台,天成台,天神台……看草甸,看丛林,看河流,看雪山,看苍鹰,看飞云。

带你看夏天的草原(这个夏天一起趣)(10)

那拉提旅游风景区空中草原 那拉提旅游风景区管委会供图

山弯幽僻处,闪过几间冬窝子。冬窝子,土坯垒砌的矮屋。牧民在山间越冬,靠它。搬离后,久无人住,屋架散了,墙体坍了,不要紧,它会像朽透的老树从容倒下,烂作泥,回到温暖的土地。也有人心思巧,着意缮葺,便让冬窝子不废。依提根塞那边有家牛栏餐吧,就是这么来的。坐入,吃手抓肉,咬牛奶馕,齿颊之间,盈着草原风味。

一道浮雕墙,断崖般横在高朗的天底下。顶上塑着金色光轮,太阳那般明耀。这是那拉提的图腾哟!我的心瞬间被灼得炽热,几欲仰拜天山之神。

天界台,天界台!有人跳脚嚷,忽然成了孩子。我快步登那木栈道,选了一个前无遮碍的地儿,把欢悦的目光放出去。低处是青草覆盖的河谷,高处是草色铺展的山岭,而天上和人间的界限也在这里分着了。世界正从两边向我呈示巨大的差异,而一切又全在绿意中实现了谐调。

几团乳白色的烟霭在林杪流荡,飘逝的那刻,绿色以波澜的形式掀涌着,激荡着,冲向旷莽的山野,迅速完成对每个角落的占领,任何细小的空间也不放过。这明洁的浓艳的绿,卷尽各样颜色,俨然成为色彩的主宰。蓦地,山形柔了,山容秀了,山色鲜了。

“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我就这么痴痴地在坡冈上观景。绿,是那拉提的颜色。哪里没有绿呢?可是像那拉提这种大海般壮阔的绿,绿到高山,绿到河谷,绿到原野,绿到川流,竟至绿到天边,是令人感动的,惊叹的。这是绵延的绿,瑰奇的绿,神异的绿,浪漫的绿!一山之绿包围过来,顿添无限清凉,整个人都轻快了。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你是,我是,我们都是!

青碧的山,一峰一峰地连着,显出一种悠然的意态,尚似浪在舞。山的坡面尽朝低处斜去,伸向宽坦的盆地,平阔的草野。那里有银亮的溪水,有吃草的牛马,还有云朵般的毡房。

毡房,牧民的家。我们来的这户,穹顶豁出一个圆洞,透亮的天光顺着这个口子漏下来,映得壁毯、幔帐和衣裳红红绿绿。地面平铺刺绣花毡,踩上去,脚底暄软。摆列的种种物什,不是炫示财富的道具,而是表露平凡生活里应有的品质:善良的天性、诚朴的本色,还有同丰足衣食相伴的欣悦感。

设了长案,盘、碟、杯、碗和笸箩摆了一溜,盛满吃食。奶疙瘩、葡萄干、烤肉串、包尔沙克……包尔沙克是滚油炸出的长方形面块,做法跟油条几不相差,蘸着奶茶吃,口感好。主妇用红柳枝串羊肉块,放火上烤,肉香、树香飘在空气里,馋人。可惜我受用不了它,却连喝了三碗酸奶。这家的酸奶,味正。

毡房外,乐手弹奏冬不拉,拉响库布孜。扎头巾、着长裙的姑娘,戴白毡帽、穿花背心的小伙儿,舞如莲花旋,袂裾飞扬。跳的是《黑走马》,还是《加尔加尔》?我,一个乍到的生人,听不出来。只觉得那欢快的节奏,出自喜乐的心。

热烈的舞曲感染了我,也想跟着跳。

草原上,逢着喜事,不光有赛马、叼羊、姑娘追,还有“恰秀”。恰秀是哈萨克族的礼仪:撒出一把糖果,求个幸福吉祥。

歌中唱:

看那牧场盖起座座别墅,

看那度假村在山林深处;

看那红男绿女骑马追逐,

看那欢声笑语传在山谷。

我爱听这首《恰秀》。

“游牧人家”广场立着石雕:三个女人,满面含笑,年长的那位双手高扬,像在抛出什么,又似迎着草原上升起的一抹明霞。

这一带,紧邻着山。山上的草场,隆起很大的斜面,柔缓的线条远近交叠,又有明暗光线的切割,尤显出丰富的层次。强烈的质感撞着我的眼。我对苍天喊,我对莽原叫:多好呀,曼妙的立体构型!

那拉提的草、花、树,我初识了许多,眼生的更多。党参、柴胡、马蹄叶、老贯筋,我们北大荒的林子里有的是,故不隔膜。哪是沙棘,哪是山莓,哪是贝母,哪是卷耳,哪是柳兰,哪是香藜,哪是翠雀,哪是车前,哪是紫菀,哪是糙苏,哪是橐吾,哪是荨麻,哪是葶苈,哪是酸模,哪是烟堇,哪是鹤虱,哪是榆梅,哪是花楸,哪是离子芥,哪是虞美人,哪是白屈菜,哪是点地梅,哪是黑加仑,哪是野百合,哪是青榔木,哪是密叶杨……我见识浅,一时辨不清。我只感到,这山间的草,这草间的花,这花间的树,馨芬沁怀,蓬勃的生命力无可抗拒,好像不会转黄变衰,永远。

我也站成了天山深处的一棵草,一朵花,一株树。

卡普河从雪山奔来,清凌凌的。在当地人看,这本是一条湍遽的河;可我的眼底,草边的水流得却不急。冰雪融化的河水哟,涓涓地淌,直淌进我的血管里。卡普河水不息地向前,汇进巩乃斯河,再入伊犁河。我盯着丛草碎石间轻溅的点点水花,送它们远行。

盘过几道弯。不少青年聚在溪畔。一截断去首尾的老树干,桥似的横在溪面。有人坐上去拍照,身后是两棵相依的树。树冠瘦长,塔形。看出来了,是雪岭云杉。这种树,喜湿,多在阴坡上。甭瞧树身秀颀,没有三五百年,长不成这个样子。引这并立的树来做衬景,是用光影寄托爱的情感。这处风景小品,堪称媚好。

听着天真的歌笑,瞅着纯净的眼神,我想起雁荡山,仿如又见皎月下的夫妻峰。

溪边,数匹马低颈饮水,又仰起头,长鬃一扬,仿佛要追天上的云。几个年轻牧民翻身上马,猛抖缰绳,跃了出去。跨上骏马,他们就是呼啸的风,比风还狂烈;就是舒卷的云,比云还高远;就是迸闪的光,比光还迅疾。

奔马的姿态真美,雄健、骁悍。草上飞。

“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赤身黑鬣的伊犁马,敢情就是汉武帝歌吟的乌孙马呀!

跑累了,几匹马打着响鼻,踱到树的清阴下,歇息。骝色马身,绿色树冠,白色毡房,蓝色天空,嘿,一幅明秀的画!

毡房前,有个上年纪的女人蹲在炉前煮牛奶。岁月雕刻出她多皱的脸。手里的活儿,她干得虽慢,却挺细。入口的东西,容不得丝毫马虎。炉子坐在一个圆盘里,铜的,拭得锃亮。炉上伸出一截烟囱,冒出很淡的烟。房里放一个大盆,盛满发酵好的酸奶。床上趴着两个小孩子,拿着电脑玩游戏,瞟瞟我,咧嘴乐。

更往深山高处行,一头扎进雪莲谷。前面提到的天神台,便是这儿。此处海拔虽则不低,草木仍顽强生长,比起稍矮处交柯的林带,葱郁却还不及。山体发白,发枯,不能深惊其绿,岩壁的峥嵘头角聊可端详一番。崖底乱石堆叠,环壑深堑的屹兀是掩不去的。雪峰和冰川矗于清霄下,望之恰似雪莲花。雪莲花快盛放了,傲然的风姿显示天山的气质。圣洁之感,我找到了。

坡道上,一个牧民家的小孩,抱着羊羔看大山。他的眼睛真亮。纯稚的眼光四射,将草原的世界童话了。

大人们卖吃的。奶茶、酸奶、油饼子。

风在山谷里穿行,吹上身,沁凉。殊觉碧丝绿枝,自能近人。

夕阳从低昂的峰峦后泛出金红的光,那么柔和,那么温煦。光影投在崖顶,积雪扯出的灰白条纹也瞧得愈明。

天上的草原呀,勾留数日,染了一身绿。真是“归来衫袖有天香”。苏东坡的话,叫我用上了。

花香,草香,流水香。长长的日子里,梦都是甜的。(作者:马力)

(插画:杜敏;编辑:杨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