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计划生育(也说计划生育)

因为一部作品写了上世纪六十年代计划生育的事拥有了大量粉丝,也遭到了众多网友的批评,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谈谈计划生育?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谈谈计划生育(也说计划生育)

谈谈计划生育

因为一部作品写了上世纪六十年代计划生育的事拥有了大量粉丝,也遭到了众多网友的批评。

这和我的记忆有些不同。我的记忆中,计划生育是1979下半年才开始了。

为了弄准计划生育的准确时间,以免误导网友,我特意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了《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过程》一文。

文章说:“我国推行计划生育的方针和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维护公民的生育权和生殖健康权、以人为全面的发展中心、在发展中解决人口问题。”这是总的原则。

文章把计划生育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3年至196 1年为节制生育的提出阶段。由于人口无计划地盲目增长同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矛盾开始显现出来,针对这一现象,1957年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家马寅就提出了“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数量。”

第二阶段:1962年至1969年是提倡计划生育的试点阶段。我国经历三年自然灾害以后,人口增长的第二次出生高峰期,当时总人口已接近7亿。196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强调:“在城市和人口稠密的农村提倡节制生育,适当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使生育问题由毫无计划的状态逐步走向有计划的状态。”并成立了相应机构。

第三阶段:1970年至1980年是提倡“晚、稀、少”的生育政策阶段。

第四阶段:1980年至今是现行生育政策的提出、完善与稳定阶段。1980年9月,国家提倡: “除了在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地区以外,要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以便把人口增长率尽快控制住”。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确定“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同年1 2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确立了计划生育的法律地位,走上了依法行政的道路。2002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正式实施。

之所以介绍这篇文章,是想把计划生育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这样才能对计划生育做出准确的判断。

这篇文章与我记忆中计划生育大致相同。

我想根据我经历说一下对计划生育的认识。

如果说计划生育有受“害”者,我便是受“害”者之一。

1979年,当我想再要孩子的时候,省里下发了计划生育文件。要求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为生过孩子的女性带环、结扎也是从这时才开始的。当时我也对此政策很不满,但文件规定了,只能执行。因此,如今七十左右岁的人多数是一个孩子。结婚早的也只有两个孩子。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那几年,我在农村插队,就是上山下乡,那时的农村房屋的外墙上写有“只生一个孩子好”等标语,但正像上文提到的是“提倡”,而非采取什么强制措施。

再想想我在农村的所见所闻,渐渐对计划生育理解了。当时我们那个二十几户小生产队(屯),就有一家九个孩子、一家八个孩子的。一个家庭三四个孩子是普通现象。

社员的想法是,多生一个孩子,会多分一份口粮,长大后家里还多一个劳力。也有为了传宗接代养老送终要生儿子的。

再看看粮食产量。那时的玉米垧产才4000多斤,高粱、大豆产量更低,所以生产队四十来垧地产粮才十几万斤,去了交公粮支持城市、再留下一部分牲口用料,每个社员分400来斤皮粮。这还算不错的。当时有个说法“够不够360”,意思是,不管生产队打粮多少,每人口必须保证360斤口粮,不够的国家返销。

随便说一句,那时粮食产量低,不是“大帮哄”造成了。是因为农业科技不发达,没有高产粮食品种,化肥也刚出现,还定量供应阶段。后来粮食产量高了,也不是分田到户的结果,而是因为出现了像袁隆平这样一批伟大的农业科学家,培育出了优良品种。以玉米例,现在的玉米垧产达到了两万二三千斤,与当年4000多斤比,翻了多少倍?

我记得,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我国人口好像达到了八亿多。如此增长的人口,如此低的粮食产量,又怎能吃得饱呢?

加之后来大量知识青年返城,城里人口增加,工业不发达,就业难问题也随之产生了,这才出现了“待业青年”一说。

从这个意义上讲,计划生育是非常正确的。

根据我的记忆和上述文章,全国性的计划生育应该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初,而非是六十年代。

可能地区不同,执行政策的方式也不同。但在我住的地方计划生育好像没有写那部作品描写的那样“惨”。

我们单位后来来个领导,他在乡下搞了五年计划生育工作,常常说计划生育的事,像讲笑话似的。他在乡下搞计划生育基本是打“迂回”战。哪个妇女应带环了、应结扎了,女人不同意,就做她丈夫的工作、做她身边党团员亲友的工作。她的亲友或丈夫连说带笑地把她拉上车,送到县医院。这也算是一种“强”的行为吧。

他说,他做了五年计划生育工作,没有哪个做过计划生育的妇女对他记仇。

到了今天,再来看看计划生育。这已不是问题的问题了。

现在生活好了,反而生孩子的倒少了。有人要享受生活、享受自由,所以出现了“丁克族”“单身族”。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严重,国家又调整了计划生育政策,鼓励生二胎。

不管是“只生一个孩子好”,还是鼓励生二胎,都是从我国国情出发的。

做为公民,我们不能只想向国家要什么,而不为国家做什么。

毛泽东曾说: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 我们不干谁干!

我们享受着国家的福利,也要为国家承担困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