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怎么化解困境和绝境(易经面对被动局面)

01

有这样一句话,叫“大丈夫能屈能伸”,当年韩信忍受胯下之辱,就是对于这个智慧最好的验证。

韩信没有任何权力和地位的时候,选择从一个屠夫胯下钻过去,受到了众多人的取笑,这对于一个人来说,可谓是奇耻大辱。但是正是因为韩信当初当时身处逆境,不得不选择低头。

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韩信,这也才是最大的一个智慧。

因为一个人如果一味的强硬,并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当外界的条件,不符合当下的一个状态时,选择逆来顺受,化险为夷,不失为一个良策,所以由此可见,韩信为大智慧的人。

易经怎么化解困境和绝境(易经面对被动局面)(1)

《易经》之中,就有这样两句话,对于这个智慧就是一个最好的诠释。

《易经》之中说:“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这一句话就是说:六四:在血泊中滞留,从凶险的洞穴中逃脱出来。

《象传》之中说,在血泊中滞留,此时只能顺从强者的摆布了。

当一个人面临着万分困难的处境时,要善于隐忍,不要轻举妄动,他才能摆脱当下的一个危机,重获新生,才可保全自我性命。

在外界条件不利于自己的时候,选择逆来顺受,委屈自己一些,才能化险为夷

其实很多人在生活中,并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味的去强硬,最后的结果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因为自己的强硬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灾祸。

易经怎么化解困境和绝境(易经面对被动局面)(2)

02

古语之中,有这样一句话:路逢险处须回避,事到临头不自由。

这句话的意思你就要告诉我们,走路遇到危险的时候,必须及早的避开,如果等麻烦降临到头上的时候,那就由不得自己了。

所以在生活中,认真观察,要有一定远见,能够提前预知危险,才是最好的智慧,但是当危险已经来临的时候,就要选择回避。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上六”进入洞穴式房屋,有三位不请自来的客人到访,热情的接待他们,结果是吉利的。

《象传》之中解释说:这种不请自来的客人来访,尽管客人是不请自来,并不理想,但是也没有大的损失。

而“上六”是属于阴爻阴柔,无法在等待,终于坠入穴中。

预示着“在困境面前需要适当的低头,才能拥有反败为胜的希望”,当处于逆境的时候,选择以退为进,不要逞一时之勇。

易经怎么化解困境和绝境(易经面对被动局面)(3)

03

很多人都听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一句话,就是告诉我们明知有危险,还偏偏要去。

这是描写的武松上景阳冈的过程,告诉我们的是勇气和本领,但是大多数人却没有听过另外一句话,叫做: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如果只是知道山上有老虎,就不要再去往山上去走了。

何必要直面危险呢,倒不如以退为进,选择避开,倒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其实很多年轻人都有急躁的心态,缺乏了一个沉淀的过程,太过于急躁,一旦出现被动的局面是马上就沮丧懊恼,其实这都是不必要的一个心态。

如果说外界的条件合适,那就多做事,外界的条件不合适,那就沉淀自己,用一种蛰伏的心态,去对待当下的一个处境,选择以退为进。

易经怎么化解困境和绝境(易经面对被动局面)(4)

有的时候欲速则不达,不代表所有行动都是一个会有好的过程,也不代表所有的行动,都能带来相应好的结果。

所以说,以退为进,不逞一时之勇,这才是一种智慧。

就如同韩信一般,忍胯下之辱又该如何,最后人生的结局不是照样能够风光。

人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人生的最后得到胜利,得到自己想要的局面,这才是智慧。

本文由【易论】原创,品读易经智慧,了解古人文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