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一盘棋工作理念(两地一盘棋)
11月30日,四川省乐山市生态环境试点示范工作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会议通报了乐山市“无废城市”建设情况。
乐山市“无废城市”的建设,是川渝共建“无废城市”的一个缩影。2022年,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川渝两地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合作再进一步,携手布局“无废城市”建设,以“一盘棋”思维,从生产生活全过程入手,全面提升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推进城市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致力让绿色成为城市发展的最亮底色。
制度先行
何为“无废城市”?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李银昌说:“‘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是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事实上,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起步之初,川渝两地生态环境部门就已开始共同发力,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2020年4月1日,在川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上,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共同签订了《深化川渝两地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协议》《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合作机制》《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开启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共建、环境共护的新篇章。
这两年,川渝两地积极落实联防联控机制,深化拓展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制度,联合打击“固危废”非法跨界转移、倾倒等违法行为,携手共护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取得积极进展,这也为川渝两地共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创造了条件。
2022年6月23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意味着两地正逐渐形成具有区域特点,跨领域、跨部门、跨区域的“固废”治理典型模式,将携手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大道。
“川渝共建‘无废城市’,涵盖十大任务。”李银昌表示,未来两地将以制度改革为核心,由固体废物入手,聚焦工业、农业、建筑业、生活四大领域,围绕理顺各类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体制机制,从强化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全民行动“五大体系”开展路径探索,“将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需求融入社会治理、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升级、公共意识提高和思想文化建设各个层面。”
目标明确,任务清晰,《指导意见》无疑为今后一段时间川渝共建“无废城市”提供了“施工图”,列出了“任务表”。
源头减量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一头连着减污,一头连着降碳,将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是建设“无废城市”的重要举措之一。
长久以来,对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四川坚持从源头治理、综合利用、安全处置三个维度综合施策,其中首要的便是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
“强化源头减量,推进绿色生产生活,是《指导意见》明确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思路之一。”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岑正山说,“‘无废城市’建设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我们有底气也有信心,让乐山市的生产生活‘绿’起来。”
走进四川峨胜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片的绿化带环绕四周,清澈的溪水潺潺,数千米长的运输带穿梭于崇山峻岭间,矿石从采矿区“规规矩矩”地被送上运输带,进入公司备料库房;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系统像施展“魔法”般将所有垃圾“一网打尽”,全程无尘、无臭……
“峨胜集团的‘绿’不仅在于绿色环境,更在于绿色生产、绿色发展。”峨胜集团总经理助理晏云华介绍,峨胜集团投资实施了四川首个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项目,该项目是利用峨胜集团两条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将废弃物引入水泥窑中进行高温煅烧,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项目投运后,将达到日处理400吨城市生活垃圾的能力。
致力于建设“动力电池之都”的宜宾则是另一个推进绿色发展的样本。
2021年6月,首批13辆“宜宾造”搭载四挡电驱动总成的高科技电动环卫车正式上路,这标志着宜宾的环卫工作向更加绿色环保和节能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公司的四挡电驱动总成产品目前已经应用在宜宾的电动观光车、电动环卫车上。”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电驱动产品中心总监吴文松介绍,2022年7月21日,丰川动力与三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丰川动力的电驱动系统将应用在三一集团相关产品上,标志着双方共同打造的“绿色智慧交通”项目在宜宾落地。接下来,双方将继续加大研发,扩大产能,加强合作,更好地服务宜宾的绿色生产。
变废为宝
固体废物处置是影响城市绿色发展的一大难题,推进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无废城市”创建的应有之义,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为绵阳市建设“无废城市”的重要一环,绵阳循环经济产业园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置、市政污泥处置和医疗废弃物处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围绕提高固体废物资源利用率,实现“变废为宝”“零废循环”,将固体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贯彻到底。
在绵阳循环经济产业园,我们可以看到:一辆辆生活垃圾运输车有序排列,将垃圾倾倒进垃圾仓中,操作工人在控制室内对垃圾进行分区、堆放、发酵和投料,推料小车把垃圾“一口一口”地送进焚烧炉,经过干燥预燃、燃烧一段、燃烧二段和燃烬,最终完成发电和无害排放。
“健全‘固废’收运处理体系,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是《指导意见》规划的一项重点任务,绵阳循环经济产业园通过统筹利用不同垃圾处置项目之间的能量转换,能最大限度回收利用各类废弃物中的能量,做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绵阳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绵阳循环经济产业园通过对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置,每年可产生清洁电量约2.3亿度、可供给清洁蒸汽约50万蒸吨、生物质沼气约219万立方米,年处理城市市政固体废物约72万吨,按产生的清洁能源等量计算,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1万吨。
下一步,有着“科技城”之称的绵阳在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中,还将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为牵引,稳步降低固体废物产生强度,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显著提升综合利用水平,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助力实现城市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
“无废城市”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由点到面、逐步推进的过程。朝着“到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机制基本建立,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稳步下降,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这一目标出发,川渝两地正昂首阔步走在“无废城市”建设的大道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