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智能座舱大横评(智能座舱指数首发)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1-8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标配搭载组合式智能网联(L2级辅助驾驶 数字联网座舱 OTA)合计上险交付210.52万辆,同比增长111.13%,前装搭载率为16.89%。

按月份来看,今年以来组合式智能网联新车搭载率仍处于波动上行周期。车型价格方面,1-8月搭载组合式智能网联交付新车均价为23.69万元,与上年全年平均数相比,小幅下滑0.74万元。

在品牌方面,自主品牌正在成为主力军,搭载组合式智能网联新车合计份额占比达到64.28%,首次超过合资/外商独资(特斯拉)品牌。在市场份额排名前十企业中,自主品牌更是占据7席。

与此同时,和智能驾驶相比,联网智能座舱已经进入白热化的竞争周期。高算力域控制器(以高通平台为代表)、后座娱乐、多模态人机交互(舱内视觉交互、生命体征监测、多音区语音识别等等)、5G/V2X以及AR技术的落地,成为新一轮「军备竞赛」的焦点。

去年底,百度、集度和高通技术公司宣布,集度首款量产车型将采用第4代骁龙汽车数字座舱平台—8295,将成为国内首款量产车型。今年6月,理想L9首发亮相国内首款搭载双高通8155平台,支持五屏交互。

7月,极氪智能科技宣布极氪001座舱全面升级,将正式搭载用户期待的“8155智能座舱计算平台”,并对所有老车主提供免费升级服务。9月初,福特官方发布,车主需要完成好友注册福特电马会员(小程序/APP),就可以享受免费升级高通骁龙SA8155P芯片。

按照高通的说法,从芯片层面开始的变革,意味着新平台在所有应用开发层面都可以使用相同的软件架构和框架,降低了开发复杂性和新车量产上市时间,同时最小化汽车制造商的维护成本,以实现独立于硬件的统一用户体验。

按照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的监测数据,今年上半年,基于高通平台的座舱域控制器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前装标配搭载上车达到19.29万台,而在上年同期这个数字仅为不到4万台。

而对于Tier1和主机厂来说,几个市场机会已经出现。比如,从座舱向辅助驾驶系统进行延伸,主打驾舱一体方案;同时,低毛利的传统硬件瓶颈需要克服,强化软件能力将是以硬件为主的座舱系统供应商的机会。

与此同时,车载AR/VR应用或许也将打开新的局面。Unity公司甚至预测,接下来在汽车上开发实时3D应用的人才需求将在未来几年增加,其中游戏和试驾体验都是切入点。

而作为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全新打造的高工指数,也将聚焦主机厂智能化进程,基于品牌前装量产智能化新车交付市场份额、研发能力以及供应链自主可控等多维度权重计算得出。

在10月11日发布首个自主品牌OEM智能化指数的基础上,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今天再次发布第二份细化指数,以联网智能座舱为统计口径,首次发布OEM的智能座舱指数。

解密智能座舱大横评(智能座舱指数首发)(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