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影响了什么(巨鹿之战前夕发生了什么)

陈涉吴广起义点燃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导火索,但由于陈涉自身心胸狭窄、军事指挥能力欠佳、政治智慧不足等原因,于公元前208年被自己的车夫庄贾刺杀,陈胜吴广建立的张楚实际上亡国,在此先简单复盘一下张楚灭亡过程。

起义军割据局面

陈胜被刺之前,张楚已经处于人心涣散,各自为政的局面,相关割裂请款如下两图:

巨鹿之战影响了什么(巨鹿之战前夕发生了什么)(1)

公元前208年,起义军割据gis图

巨鹿之战影响了什么(巨鹿之战前夕发生了什么)(2)

公元前208年,起义军割据平面图

  • 在最北方韩广重建了燕国,国都是蓟县,就是现在的北京。
  • 武臣重建了赵国,国都是邯郸,大约包含邯郸郡、上党郡、衡山郡、巨鹿郡一带。但是赵国很快发生了内乱。赵国的李良之前去夺取常山,也就是横山郡,之后武臣又派他去夺取太原郡,但秦军固守井陉口,导致赵军无法继续前进之后,李良在属下的蛊惑下起兵叛乱,袭击了邯郸,杀了赵王武臣和左丞相邵骚,自立为赵王。张耳陈馀因为提前得到消息得以逃脱,之后,张耳陈馀收集逃散的卒士,重新攻下邯郸,李良兵败逃走归降了章邯,然后张耳陈馀重新立赵国国君的后人赵歇为赵王。
  • 在最东边,田儋重建了齐国,国都是临淄,势力范围大致在济北郡、临淄郡、胶东郡、琅琊郡和东郡一带。
  • 在齐国南边,在章邯攻打陈县的时候,秦嘉和朱基石等人在东海郡的郯线起兵,反秦之后得知陈胜的张楚灭亡后,便立景驹为楚王,楚国的势力范围大致在东海郡和四川郡附近。
  • 中原地区的话就是周市立魏咎为魏王,重建了魏国,势力范围主要在当郡和砀郡一带。
  • 战国七国里面只剩下韩国没复国,但后期张良重建了韩国,韩国势力范围,大致在三川郡和颍川郡一带。
  • 刘邦在沛县起兵,占据了丰邑、沛县和薛县,但很快遭到魏国的攻打。所以刘邦向东投靠了楚王景驹,然后在刘邦投靠景驹的时候,张良也打算投奔景驹,两人在途中相遇,张良经常跟别人讲《太公兵法》,其他人都不能领悟,只有刘邦听得懂,张良觉得刘邦是天赋之才,所以就归附了他。
  • 然后是长江以南的项梁起兵占领了会稽郡、庐江郡。
  • 黥布在潘阳起兵反秦。

上面介绍的群雄割据,给了秦国各个击破的机会。

章邯在陈县击灭张楚之后,又率主力平定南阳,之前陈胜派宋留西征南阳,但听闻陈胜兵败的消息后,南阳重新被秦军占领,宋留领兵投降章邯,但他仍被送往咸阳,车裂示众。公元前208年五月,章邯重新回到陈县,准备先进击北方之魏国。

南方项梁实力壮大始末

在章邯攻打陈县、灭陈胜之时,以项梁为首的起义军也不断扩大,其壮大过程也受益于陈胜之前的召命。

当初召平奉陈胜命攻广陵,未克,又听闻陈胜已败,秦军将至,于是前往项梁处,修改陈胜的命令,拜项梁为张楚的上国柱,令其即刻引兵渡江,西击秦军,于是项梁在这年的三月率八千人渡江向西,行至东阳,得陈婴军两万人归附,渡过淮水后,又得吕臣、黥布等数万人归附,于是进驻下邳。

巨鹿之战影响了什么(巨鹿之战前夕发生了什么)(3)

项梁

此时,项梁已有兵力六七万人,而北边新楚王得知项梁北上,于是和秦嘉驻军在彭城以东,想抵抗项梁,项梁则对军士们说道:“陈胜起兵至今,殊死抵抗秦军,现在生死未卜,如今秦嘉却在此另立新楚王,实属大逆不道!”于是率军攻击秦嘉,秦嘉大败而逃,项梁一路追击到胡陵,最后秦嘉战死,景驹逃跑,最后死在梁国境地。

项梁兼并秦嘉的军队后,驻扎在胡陵,至此,以项梁为首的起义军从原本的八千人迅速扩大到几万人之众。成为反秦起义兵的主力。

项梁驻扎胡陵后,准备西攻秦军。章邯此时已经到达栗县,项梁便令朱基石和馀樊率军迎击章邯,结果馀樊战死,朱基石败逃薛县,最后被项梁所杀。

而此时的刘邦也异常悲惨,刚投靠景驹,景驹便被项梁逼死,没办法刘邦只能顺势率百余人投靠项梁,项梁拨给刘邦士兵五千,刘邦靠这支军队重新打回丰邑,此时驻守丰邑的雍齿逃回魏国。

巨鹿之战影响了什么(巨鹿之战前夕发生了什么)(4)

刘邦、项梁、章邯军队驻扎地

提到刘邦必然需要提一下项羽,项梁派项羽从另一路攻打襄城,即四川郡的郡治相县,项羽攻打襄城,久攻不克,最后攻克后,项羽将城内居民全部坑杀,这也反映出项羽性格残暴的一面,历史上,项羽屠城杀降一共六次之多,这些会在之后一一提及

项梁听闻陈胜确实死后,召集各将在薛地议事,范增劝项梁不要重蹈陈胜覆辙,于是项梁便立楚怀王之孙,芈心为楚国,楚国再次复国,建都盱眙。陈婴任楚上国柱,项梁自号为武信君。

张良又说服项梁,请立韩国之后,项梁便派张良找到韩公子成,立为韩王,并以张良为司徒,然后率军向西攻夺古韩国的领地,夺得数城,但秦军很快又夺回,于是韩军便在颍川郡一带打游击。韩国也算复国了。

这年六月初,章邯引兵北击魏军于临济,魏王咎退守临济城,并派丞相周市求救于齐国和楚国,十余日后,齐王田儋和弟弟田荣率军来救,楚国也遣项陀率军随周市救魏国。

章邯得知齐楚的援军将至,于是屯军于临济城外,准备迎击齐,楚援军到达后,章邯乘其跋山涉水、疲惫不堪之际,趁夜袭击援军,大败齐楚联军,并杀齐王田儋及魏国宰相周市,魏王就见大势已去,为保全城内百姓,便向秦军投降,魏国国君咎自焚而死,魏王之弟魏豹逃往楚国,楚怀王与以兵数千之后,重新夺回魏地。而齐王的弟弟田荣收集齐国散兵逃至东阿,章邯引兵追击,围困田荣于东阿。而齐国听闻田儋战死,于是立故齐王田建的弟弟田假为王,并以田角为丞相,田角之弟田间为将军,以求自卫。

而后七月,项梁原本在率军攻打亢父,听闻田荣被围,于是率军北上,击败章邯于东阿,章邯退守濮阳,东阿之围遂解,之后项梁亲自率军向北追击秦军残军,然后屯驻东阿。又命项羽刘邦另率一军攻打城阳,攻下后屠杀全城,这是项羽第二次屠城。

巨鹿之战影响了什么(巨鹿之战前夕发生了什么)(5)

项羽屠城

项羽攻下城阳后,项羽刘邦军引兵西进,与章邯军战于濮阳以东,秦军再次被击败,章邯退守濮阳,挖沟引水环城,项羽刘邦军于是撤军向东攻打定陶,但并未攻下定陶,于是又引兵向西攻雍丘,并大破秦军,三川郡郡守李由战死,李由就是丞相李斯的儿子,这也成为之后赵高诬陷李斯的罪状之一。

至此,秦军与各国的起义军此消彼长,来来回回、大大小小的战争不计其数,而双方实力也是势均力敌,形成对峙局面。

项梁战死,秦军占据主导权

前面提到,齐国国君田儋战死后,田荣从东阿回到齐国,追击新齐王田假,田假逃往了楚国,田间逃往赵国,田荣便立田儋之子田市为齐王,自任为齐国宰相,重新控制齐国。

这期间,驻扎在东阿的项梁几次派使者要求田荣出兵攻击章邯,田荣说,如果楚国杀掉田假,赵国杀掉田角和田间,他就出兵,但楚赵两国不答应,田荣大怒,始终不肯出兵。

而这期间,秦朝朝中政局日益混乱,秦二世听信赵高欺诈,整日糜乐,不与大臣议事,所有国事皆决于赵高,之后,赵高杀李斯并祸加其三族。李斯死后,秦二世任命赵高为中丞相,赵高于是独掌国政。成语“指鹿为马”的典故,就是出自这时期的赵高。

巨鹿之战影响了什么(巨鹿之战前夕发生了什么)(6)

指鹿为马

这时赵高为了对付李斯,还没有时间顾上章邯,还是给予章邯军队足够的支持,甚至调动全部军队增援章邯,这其中应该包括秦国最精锐的长城守军,长城守军在蒙恬死后归副将王离掌管,这时王离也听从章邯调遣。

项梁此时领兵西进,进攻定陶,在城外大破秦军,此时的项梁因为楚军迭获胜利,所以更加轻视秦军。部将宋义劝说项梁目前部队连获大胜,将士们都有些懈怠了,希望项梁注意,但是项梁却不听宋义劝说。而章邯此时率秦军主力军支援定陶,趁夜突击项梁军,于定陶城外大破楚军。

此战楚军死伤大败,项梁战死,作为反秦之主力的楚军有土崩瓦解之势。而章邯的秦军因此又获得中原战场之主宰权,天平开始倒向秦国。

这里总结一下项梁失败之原因,据史书所载,项梁骄傲轻敌,但其实并非主要原因,仔细从军事角度分析的话,项梁的失败也是注定的:当初项梁于东阿击败章邯军之后,没有立即全力乘胜追击,以歼灭章邯,实属失策;而齐赵两国背信弃义,没有及时支援,致使项梁军在东阿旷日费时,无所作为,给了章邯军整顿补充的机会;而后项梁从东阿直接攻打定陶,并派遣项羽刘备军攻雍丘,而置秦之主力军章邯于不顾,所谓擒贼先擒王,项梁不明此理,给予章邯军各个击破之机会,其失败的原因与陈胜一样,分兵太多,没有把握主次。

巨鹿之战前夜,血雨腥风,项梁战死,项羽痛失伯父,为巨鹿之战埋下伏笔。

楚汉之争连载之《巨鹿之战前夜发生了什么?》,下一篇《巨鹿之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