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词语辨析知识清单(理解论述类文本重要词语含义的方法归纳)

论述类文本,初中阶段大家都没见过,初见的时候一定会觉得很难,这是高中语文和初中语文不同之处。

考查重要词语的理解,这是此类文本后面常见的题目。往往非一般的词语,而是重要的概念,在文章当中往往有特定的含义。

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需要一定的功夫,也有一定的技巧。总而言之,理解的总体原则是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具体操作的时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高中语文词语辨析知识清单(理解论述类文本重要词语含义的方法归纳)(1)

第一,重视同文章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

论述类文本中,有些词语的和文章的核心内容或者局部内容密切相关。如果忽略了它们,就会影响对于文章或题目的正确理解,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比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当中,“学习”就是一个重要的词语,如果仅仅把它简单理解为通过读书和实践来获取知识,就无法更深入的理解全文。

第二,重视理解上容易发生偏移的词语。

有些词语的字面含义和语境还是有区别,而且在语言意义上有隐蔽性,特别容易被错误理解。

比如《贝多芬之谜》,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下列句子:“懂得了这个……不仅懂得贝多芬的音乐,而且也懂得贝多芬以后最有深度的音乐了。”“最有深度的音乐”就和文章的核心内容息息相关,有高度的概括力,又容易在理解上发生偏差,是很重要的词语,如果不理解它指代什么?答题的时候很容易错误。

高中语文词语辨析知识清单(理解论述类文本重要词语含义的方法归纳)(2)

第三,重视表达功能特别强烈的词语。

论述类文章中,有些词语有很强的概括力,情感倾向特别强烈,显示事物之间的差异,答题的时候不能忽略这些词语。闻一多的一篇文章开头是这样的:

刽子手们这次杰作,我们不忍再描述了,其残酷的程度,我们无以名之,只好名之曰兽行,或超兽行。

大家注意到这一句当中有一个词语“杰作”。如果我们能找出这个词语,文章便不再有难度,感情色彩强烈,含义自然丰富,这样的词语自然是解题的钥匙。

第四,从词语所在句子之内容来理解。

经常和同学们讲句不离篇,这里也同样说词不离句。还是闻一多的这篇文章的词语“杰作”。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从句子当中的语境我们可以知道,后文提到的对学生们的镇压,那么这个杰作就应当是:反对派镇压学生的兽行。

高中语文词语辨析知识清单(理解论述类文本重要词语含义的方法归纳)(3)

第五,依据前后文内容。

这比上一条拓展更大一点。给大家举个例子来说。唐弢回忆鲁迅的文章《琐忆》,里面有这样一段:

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当我还不曾和他相识的时候,时常听到有人议论他:“鲁迅多疑。”有些人还绘声绘色,说他如何世故,如何脾气大,爱骂人,如何睚眦必报,总之,鲁迅是不容易接近的,还是不去和他接近好。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一次一次的造谣毁谤,也可以将真相埋没。我于是相信了,不敢去接近他。不过也曾有过一个时期,的确很想见见鲁迅先生。

文中加重点的词语“议论”,显然,议论的内容并非事实,接下来有成语加以分析,再说不敢去接近鲁迅,所以这个词可以理解成“造谣,毁谤”。解答这一词语所依据的方法便是看上下文的意思。

高中语文词语辨析知识清单(理解论述类文本重要词语含义的方法归纳)(4)

第六,依据文章的思路。

有些词语跨度很大,要看整体或一段文章,理顺思路才能解决。再举一段鲁迅的文章: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来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文章当中的“抛给”又是什么意思?鲁迅说,抛给不同于抛来,却可以称为送来,送来是什么意思?根据这篇文章的整体思路,我们会发现所谓的抛给,就是列强对我们进行的经济侵略和文化渗透,这样一分析,便一目了然。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