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和西门庆是怎么认识(解析潘金莲武松)

一、潘金莲简介潘金莲,女,汉族,山东省阳谷县人,是《水浒传》中出现的虚构人物,《金瓶梅》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在《金瓶梅》中,其经历、性格、生活等得到了多方面的二次创作,从而被塑造成一个美丽风流、心狠手辣、搬弄是非、淫欲无度的女人西门庆的第五房妾,最后死于天伤星行者武松之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潘金莲和西门庆是怎么认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潘金莲和西门庆是怎么认识(解析潘金莲武松)

潘金莲和西门庆是怎么认识

一、潘金莲简介

潘金莲,女,汉族,山东省阳谷县人,是《水浒传》中出现的虚构人物,《金瓶梅》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在《金瓶梅》中,其经历、性格、生活等得到了多方面的二次创作,从而被塑造成一个美丽风流、心狠手辣、搬弄是非、淫欲无度的女人。西门庆的第五房妾,最后死于天伤星行者武松之手。

潘金莲是出自《水浒传》中的人物,为卖炊饼的武大郎妻子,与西门庆私通,姘淫为恶,毒杀亲夫武大郎,最后两人恶行曝光,均被武大郎的弟弟天伤星行者武松杀死。

后来《金瓶梅》一书撷取此段故事加以二次创作,以潘金莲为女主角,并将其塑造为漂亮美艳却歹毒残忍的荒淫荡妇,生动描写她嫉妒、泼辣、阴险、狠毒的个性,残忍毒辣,放浪形骸,“欲火烧身,淫心荡漾”,“青春未及三十岁,欲火难禁一丈高”,结果西门庆被潘金莲多灌春药,在性交后精尽人亡。

潘金莲在《水浒传》与《金瓶梅》的结局都是死于武松之手。

二、潘金莲、武松、武大郎、西门庆之间情感

《水浒传》里三个女人的名字最响亮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

这三个女人都堪称绝色,都有外遇,都死得很惨。

他们的老公也都大名鼎鼎,奇丑无比的财主武大郎、阳痿病患者杨雄、江湖闻名的宋江。

这三个女人出轨的原因都是由于性生活得不到满足所致。

通过对武大郎的描述,就知道貌若天仙的潘金莲的婚姻生活是悲催的。潘金莲嫁给武大郎不是出于真爱,而是为了反抗张大户的逼婚。嫁给武大郎后,潘金莲心如止水,对爱情彻底绝望,如同行尸走肉苟活于世。

偏偏生活中走进了高大威武的武松,潘金莲心中的爱情开始复活。

她对武松百般照顾,百般呵护,百般挑逗,这是对长期以来情感压抑的一种宣泄。

后来,她对武松之间越来越肆无忌惮,终于挑战了武松的道德红线,武松为了捍卫伦理道德的尊严,毅然斩断了叔嫂恋的情丝。

武松潘金莲由大爱到大恨,其实,两个人心中都相互装着对方。

武松从遇到潘金莲,到坦然接受潘金莲的挑逗,到彻底分道扬镳,再后来由于听说潘金莲与西门庆勾搭成奸而杀嫂为哥报仇。

在潘金莲之前,武松没有喜欢其他女人,到杀了潘金莲之后,一直到了后来功成名就,完全可以封妻荫子了,他却坚决出家,一直到八十而终,武松终生孑然一身,再也没有喜欢其他女人。

可见,武松一直心里装着潘金莲,武松在杀死潘金莲的同时,也杀死了心中一直憧憬的唯美爱情。

潘金莲何尝不是如此?在遇到武松之前,她安分守己,谨受妇道,遇到武松之后,她开始春心荡漾,爱情的火焰开始燃烧,在向武松表白被拒绝后,她的爱情之花开始凋谢,她开始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放纵自己,做不成好人,就做坏人。

她遇到了风流倜傥的西门庆,她把西门庆看做武松的一个替代品,陷于欲海无法自拔。

最后,死于武松之手,对于她来说也是一个好归宿。

潘金莲的悲剧有一半是武松造成的。

如果当初武松把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向嫂子和盘托出,“我知道你心中有我,其实我心中有你,如果你不是我的嫂嫂,如果你是一个单身女人,我会毫不犹豫的接纳你,我是一个英雄,既然你是我的嫂嫂,我就不能超越叔嫂的鸿沟。”

如果武松心平气和地给嫂嫂把心里话挑明,如果不把后路彻底堵死,如果给嫂嫂保留一点儿希望,哪怕是一种幻觉,后面悲剧或许就可化解。

如果武大郎对潘金莲能够做到宽容,能有自知之明,在看到潘金莲与西门庆通奸之时,主动提出与潘金莲解除婚约,和平分手,给潘金莲一次自由选择的机会,那么,武大郎就升华为一个为了别人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人。

正是阴差阳错,意气用事,潘金莲成了武大郎的男人,武大郎对潘金莲不依不饶,是不是另一种层面上的自私?

学会放弃,就是一种最高层次得爱,真正的爱不是一种单方面的压制,而是给自己所爱的人一个爱的权力、爱的机会。

潘金莲呢,潘金莲把心里话表白了吗?没有!

武大郎的不依不饶、武二郎的冷面绝情、西门庆的百般诱惑……

潘金莲爱武大郎吗?不!

潘金莲爱西门庆吗?不!西门庆只不过是一个解脱爱情苦酒的麻醉剂。

潘金莲爱武松吗?爱!

对武松,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爱!

武松锋利的刀刃刺进潘金莲的内心时,给潘金莲是一种解脱的幸福,死在自己所爱的人手里也算死得其所!

武松用尖刀插进潘金莲心口的那一瞬间,他看到从容就死的嫂嫂,眼里噙满了泪水,刀子扎进了嫂子的心里,同时自己的心口永远插着一口刀子,这口刀子将伴随自己得一生!

从此,武松终生未娶,直到八十而终!

三、水浒中无好女人,好女人没有好下场。

整部《水浒传》重点描写了6个女人,三个是梁山108将: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一丈青扈三娘,三个反面人物是有点姿色的淫妇: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6人中,母夜叉与母大虫都是屠夫出生,一个是作人肉包子买卖的,一个是开赌场的,算不得好女人,更无一点女人味了;三个是偷汉子的淫妇,是为人不齿的坏女人;扈三娘既有女人味又是好女人,偏偏被宋江嫁与五根不全天生侏儒的矮脚虎王英,暴殄天物,实是作孽。无论是正面人物也好,反面人物也罢,实际都是悲剧人物。其他的女人大概如此,李师师为妓,林冲娘子倒好,被高御内逼死,无好结局.这印证了莎士比亚《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中的一句名言:“佳人多薄命,奇花易萎折”。

不知是作者施耐庵对女人有偏见,亦或是当时社会公德仇视女性,尤其是写三个有婚外情的漂亮女人之死,手段虽血腥残忍,给读者似有一种杀之而解恨的快感。看武松杀潘金莲,先是让众邻作证,接住让淫妇招供,再恕骂一通,最后让她跪在武大郎灵床前挖心砍头。看宋江杀阎婆惜,宋江左手早按住那婆娘,右手却早刀落,去那婆惜脖子上只一勒,鲜血飞出。那妇人兀自吼哩。宋江怕她不死,再复一刀,那颗头伶伶仃仃,落在忱上。看杨雄杀潘巧云,将她绑在树上,把刀先挖出舌头,再是大声痛骂,一刀从心窝里直割到小肚子下,取出心肝五脏,挂在松树上,又将这妇人一件事一件事分开了。三个场面如出一辙,整个过程骂的痛快淋漓,杀得大快人心,场面血腥之极。三次杀人的细节描写,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难以抑制的写作快感。

这三个女人该死不该死姑且不论,即使有错罪不至死,即便罪该万死不至如此死法的。一个大男人如此残杀一个弱女子(即便有错),以此展示一种男人的英雄气概,总让人觉得有点不仁道\无人性\非英雄所为。说穿了,男人是三妻四妾可以,女人必须从一而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棒槌抱着走”,否则有损大男子尊严,必须杀之而后快。女人注定成了水浒中的悲剧人物,尤其作者对“失贞”女人手下更是从不留情。

小时候看《水浒传》总觉得这些女人们之死是罪有应得,越是惨象越是过瘾,与作者一样有着十分的惬意。现在想想,我不知道这些女人们犯了什么淘天大罪,非得惨死不可。阎婆惜本是东京人氏,一家三口儿流落在郓城县。因贫困无钱葬父亲,受宋江恩惠嫁与宋江。此时阎婆惜一十八岁,颇有姿色,又能歌善舞,在东京不肯嫁与上行首,应是活泼单纯的美人,此时说她心如蛇蝎未免冤枉。宋江娶过家门,整日舞枪弄棒,不曾理会,后来得知与张文远私通将信将疑,认为“又不是我父母匹配的妻室”,不太在意。由此可见,一是宋江对婆惜无多少情意;二是姿惜不算是宋江妻,顶多算是个“情妇”。“少年男子那个不多情,妙龄女子那个不怀春”.宋江如此待人,那么婆惜的背叛,应是情理之中了。

潘金莲更是千古有名的“淫妇”。实际她本是大户人家的使女,年方二十,不肯依从大户的纠缠,告诉主人婆才被记恨嫁与武大郎。这足以说明她有个性,有人格。一个如花似玉、青春芳龄的女子,嫁与一个三寸丁谷树皮的侏儒,还要她心甘情愿的与之厮守终身,这真是比杀她更恶毒报复的阴招。她只是思想有些解放,不甘沉论的女人,想与命运抗争,向往美好未来罢了。如果林黛玉被逼嫁与焦大,后来认识了贾宝玉,与他有了私情就是十恶不赦的“淫妇”了吗?通道潘金莲就一点也算不上封建道德的反叛者形象?

潘巧云是个二婚之人,理应珍惜与杨雄的感情。没想到她宁愿喜欢一个为人不齿的和尚,可见杨大侠的人生是多么的失败。电视剧《水浒传》中有一句台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潘巧云面对丈夫的屠刀说:“我跟师兄一晚胜于跟你十年”。想来导演也是看不惯施耐庵过于仇视蔑视女人这一点,大声为这个可怜的女人呐喊一声,让人感到喊出了人性,增加了十分同情,原谅了她的过失。

可以肯定一点的是三个可怜的女人都是无爱婚姻,当她们追求自己的幸福,刚刚试图冲出无爱婚姻围城的时候,立即遭到施耐庵正统道德的死刑判决.我无意于为这几个女人偷汉的不良行为开脱,只是感到当她们真正找到了可以托以终身的爱人之人后,立刻显出了女性的弱势来。除了蒙受道德的遣责之外,没有其他任何办法,甚至惨死之后,还要落下个千古骂名。不敢想象,世上都是母夜叉、母大虫之类杀人不眨眼的女人,对这世界的男人来说是不是一种悲哀。

细细品读之后,可以看出作者有这样几种创作倾向:一是红颜祸水论。漂亮女人是祸水,大美人是大祸水,小美人是小祸水。从褒姒亡周、妲己之紂、西施亡吴、杨贵妃招安史之乱,再到宋江、武松、杨雄这些好汉都是被这些女人害的走投无路,被逼上造反道路。女人总是为男人承担过多的责任,背负过多的骂名。二是男尊女卑论。水浒的男人有姓有名、有字有号,女人则不同.六个女人,四个有姓无名,排行老三的就叫扈三娘,排行老二的就叫孙二娘,嫁与老大的就叫顾大嫂,甚至阎婆喜欢的女儿就叫阎婆惜,贱的连姓名都没有了,其她二人仅有小名巧云金莲而已.同时兄弟如手足。

四、水浒传中对潘金莲、武大郎、武松、西门庆的描述

潘金莲生于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年)2月4日,卒于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4月8日,属虎,在清河县的一个大户人家当侍女,娘家姓潘,小名唤做金莲,二十余岁,因为姿色美艳,长得眉目如画,通体雪艳,是个美人胚子。后因不从主人家调戏,被迫嫁给身材矮小,相貌丑陋的武大郎。街坊邻里都传说她:“无般不好,为头的爱偷汉子。”那些浮浪子弟还经常在武大郎家门前叫道:“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武大郎在街坊邻里面前丢尽了脸,他又是个懦弱本分的人,因此在清河县住不下去,便带着潘金莲搬到阳谷县紫石街赁房居住,每日仍旧挑卖炊饼。

因此在见到高大壮硕又是打虎英雄的年轻小叔武松时,十分倾心,便精心梳妆,打扮停当,陪着武松喝了几杯酒。她以言辞试探引诱挑逗,但武松不被她的美色所动,断然拒斥,隐忍不言并搬离武大家。

过了一段宁静的生活后,一日,潘金莲在门前收拾帘子时,手上叉竿一滑,不小心打到从门前经过的西门庆,西门庆定神一看潘金莲“是个妖娆妇人”,惊为天人。西门庆发现武大郎家隔壁刚好就是他认识的王婆家,后来便时常借故到王婆家兜转。西门庆请托王婆帮他勾引潘金莲。王婆知他看上潘金莲的美色,因为贪爱西门庆的钱财,所以答应帮忙撮合。

某日,王婆假意请潘金莲到他家中帮忙缝制寿衣,中午就留潘金莲用饭,打扮得光鲜亮丽的西门庆此时依计又来串门,潘金莲便一起陪着饮酒。西门庆不时以花言巧语讨潘金莲欢心,王婆见潘金莲已经上钩,故意出门买酒,制造他们二人幽会的机会。西门庆此时更加大胆,在一次肌肤挑逗后,郎有情妾有意的二人便在王婆房里偷鸡摸狗的云雨。完事后,如胶似漆,王婆故意闯入,一方面指责潘金莲偷情,要求潘金莲日后必须时时赴约与西门庆幽会,不然就要向潘金莲的丈夫武大郎揭发他们私通之秽事,另一方面趁此机会向西门庆催索酬谢,以免西门庆过河拆桥,不到半个月,街坊邻舍都晓得西门庆和潘金莲淫乱的丑事,只是一直瞒着武大郎。

潘金莲与西门庆勾搭成奸,暗中偷情,纸终究包不住火,一名叫郓哥的少年因受了王婆的气,愤而向武大郎告发西门庆与潘金莲通奸之事,于是武大郎伙同郓哥前往捉奸,果然看到西门庆正与潘金莲淫乱,当场捉奸在床,不料竟打不过西门庆,武大还反而遭西门庆踢中心窝受伤。武大郎由于先天身形缺陷,所以性格软弱,委曲求全,只要求潘金莲略尽人妻之责,他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威胁潘金莲如果不答应,他就要把他们的奸情告诉兄弟武松,让武松来惩罚制裁这对奸夫淫妇,但潘金莲仍然肆无忌惮,第二天,潘金莲将武大郎撇在家中,依旧精心梳妆,去王婆家与西门庆纵淫偷欢,这段期间潘金莲对武大郎不但不管不问,反而变本加厉折磨他。王婆认为一不做,二不休,提议杀人灭口,藉武大郎养伤的机会用毒杀武大郎。由家开药铺的西门庆提供砒霜,潘金莲掺入汤药中给武大郎服下,王婆帮忙收拾善后,武大郎就在三人通力合作下这么一命呜呼。西门庆企图用钱打点负责验尸的团头何九叔,何九叔知道问题严重,但暂且不发。后来武松公差归来造访武大家,赫然发现哥哥武大竟然猝死,哀恸之余也留下帮忙料理后事。武松一开始就怀疑武大为人陷害,某夜,似乎有武大郎冤魂向武松诉苦,这加深了武松的怀疑,武松遂前往验尸的何九叔家质问详情。得知始末的武松隔日清晨即向官府告状,但县吏惧于西门庆的势力,推说证据不足,难以办案。武松用计将潘金莲和王婆抓来审问,并召集邻里见证。武松的威逼下,潘金莲说出实情,并被武松抓住发髻揪倒在地,开胸剖肚,掏出心肝五脏祭兄,并被武松砍下脑袋用于祭祀,享年二十二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