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设人才高地为支撑跑出加速度(以优秀人才支撑西部发展)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王斯敏、宋喜群、张国圣
编者按
人才决定未来,教育成就梦想。不久前,在云南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考察调研时强调,“教育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在陕西考察时,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西部地区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中之重。近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并对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作出部署。重任在肩的西部地区高等院校,如何不辱使命,为民族复兴培养时代新人、为改革开放提供人才支撑?光明智库特邀5所西部地区高校负责人畅谈人才工作创新做法、实践感悟。
云南国立西南联大旧址。李明摄/光明图片
在祖国西部筑起人才高峰
作者:严纯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
作为“胡焕庸线”以西唯一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进入新时代,兰州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教育工作、人才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构筑西部人才“绿洲”。
一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吸引各类人才来西部建功立业。学校瞄准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紧密围绕“兴文、厚理、拓工、精农、强医”的学科发展思路,以草学、化学、生态学、大气科学等一流学科为基础,突出引才“高精尖缺”导向,实施高层次人才、青年研究员、外籍教师、外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等人才引进项目,吸引各类人才来西部、来兰州大学工作。
二是以内涵驱动为核心,为教师成长成才提供充足的职业发展空间。学校启动实施“萃英学者”发展计划,取消学历、职称、获奖情况等前置条件,突出人才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同时吸引更多海内外优秀专需人才进入“萃英学者”行列,使学术活跃、能引领和支撑所在领域学科建设的领军人才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学者得到更好的发展支撑和待遇保障。
三是围绕人才培养激励等环节,完善支持服务体系。着力深化综合改革,按照“放管服”要求,激发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教学科研人员为中心,完善以业绩和贡献为导向的收入分配制度,努力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和一流报酬的统一。在医疗保健、子女入园入学、人才公寓等方面,为引进的各类人才提供一对一“配送式”服务。
四是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需求,为人才干事创业搭建平台。结合国家重大战略,成立生态学创新研究院、泛第三极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前沿科学中心、草地微生物研究中心、国家核产业研究院、西部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一带一路”研究中心、黄河流域绿色发展研究院、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绿色金融研究院等实体性科研机构,组织教学科研人员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第二次青藏科考、文化遗产保护、“一带一路”建设等工作。聚焦区域发展重大需求,助推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快速发展,主动融入“兰白自创区”“兰白试验区”“榆中生态创新城”建设,推动教师科研成果加快转化。结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干部教师走出校园、走进工厂、走入乡村,深度参与西部地区精准扶贫。
近几年,通过事业平台搭建、制度环境优化、服务保障提升、人文氛围营造等,兰州大学的人才集聚能力明显提升。学校在人才工作方面的努力,也得到了甘肃省、兰州市大力支持。
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部署中,包括兰州大学在内的西部高校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应结合自身优势不断提质增效,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加快创建一流大学,在祖国西部筑起人才高峰,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构建“人才引育金字塔”,服务重庆高质量发展
作者:张宗益(重庆大学校长)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为重庆大学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作为重庆市唯一的“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党的十九大以来,我校以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坚持党管人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思想引领,用爱国主义思想引领人才、激励人才、动员人才、留住人才;建立师德师风长效机制,通过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切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典型宣传引领,选树师德楷模,加强教书育人典范培育,开展师德涵育活动;加强引领,注重感召,形成强大的校园正能量。
“引育并重”,构建一流师资发展体系。我校创新构建了“四层次七类别”的“人才引育金字塔”,为人才提供富有竞争力的待遇条件、明晰的岗位条件、明确的岗位发展目标、畅通的职业发展机制,激发人才成长的内生动力。通过制定“3 7”人事人才政策一揽子文件,学校构建起了多层次、多维度、系统性的人才队伍发展制度体系。3个基础性制度文件,建立起教师职业发展全过程评价体系,进一步突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本位;“弘深青年学者计划”“弘深青年教师计划”等7个用人制度文件,进一步释放了教学科研活力。同时,以“学校引领—学院主导—个人研修”的方式,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在晋升评价制度中,分类建立对标“双一流”建设的评价标准,注重高质量与标志性成果,开展多元评价,鼓励教职工自觉对标一流、追求卓越,开展“从0到1”的原创性工作。
“共育同享”,与地方共同建设良性的人才培养生态。为助推重庆落实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发挥“三个作用”等重要指示,重庆大学与重庆市共同建设人才培养生态,为重庆培养输送了很多优秀人才。针对重庆人才强市战略,我校去年专门制定了“弘深博士后计划”,围绕国家重大需求、重庆市支柱产业及学校学科建设需要,3年内在智慧能源学科群、先进制造学科群、新型城镇化学科群等重点学科领域招收不少于1000名博士后青年教师,达到条件的,可申请进入事业编制的教师队伍。重庆市还大力支持重庆大学布局“超瞬态物质科学实验装置”“重庆大学科技中心”等重点基础科研设施,建设高水平的公共开放共享科研平台,吸引集聚全球顶尖人才和智力资源服务重庆高质量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的建立,将促进成渝地区高校之间、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之间的深层次合作,进一步释放高校间协同创新效能,提升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集群“1 1>2”的集聚效应,为人才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渠道、更广的项目落地空间、更大的干事创业平台。
弘扬西南联大精神,书写中国梦云南篇章
作者:林文勋(云南大学党委书记)
云南大学是我国西南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在近百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扎根西部边疆,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进入新时代,学校深入贯彻落实“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抓住“双一流”建设机遇,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对云南提出的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三个定位”,着力打好云南民族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多样性、地处边疆与毗邻南亚东南亚这“三张牌”,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通过引进和培育人才,学校初步形成民族学、生态学、生物学、政治学与边疆问题研究几大人才高地;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天文学研究中心和古生物研究中心三个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9,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立项数实现历史性突破;获批科技部“国家光电子能源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教育部“云南重大生物演化事件及古环境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西南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成国内最完整的“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国别研究体系,承担了《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缅甸、老挝、尼泊尔、孟加拉国和印度五国语言版本的翻译出版和推广工作;跨境生态安全和国际河流研究、阳宗海砷污染治理、滇池流域面源污染等成果直接服务于解决重大现实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下一步,学校将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内涵建设、特色发展,以一流人才推进一流大学建设。
一是大力实施精准引人。深刻把握人才全球流动的新趋势,坚持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根据优势特色学科发展的需要,聚焦区域重点产业发展和重大需求,立足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抢抓机遇,精准引人,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步伐。
二是大力培养优秀中青年后备人才。充分利用高校“对口支援”等帮扶机制,选派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到东部地区和海外高校进修、访学、培训,厚植人才发展优势,为学校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三是充分激发人才活力。围绕留得住、用得好,进一步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以更加灵活的机制选拔人才、更加科学的体系评价人才、更加灵活的政策使用人才,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和氛围。
面向未来,我们将继续弘扬教育报国的西南联大精神,全面融入西部大开发,继续为书写中国梦云南篇章作出贡献。
关注“国之大者”,为人才创新创业铺路架桥
作者:姚书志(陕西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2015年2月,到陕西考察调研,提出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为陕西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根本路径。今年4月,再次到陕西考察,作出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重要指示。对于西部高校而言,人才是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更是追赶超越的动力源。
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陕西科技大学创建于1958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98年划转到陕西省,2006年学校主体东迁西安,走过了“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的风雨历程。
作为西迁群体的一员,学校“三创两迁”精神,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是“西迁精神”在西部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克服在地理区位、办学经费、发展环境等方面的不利因素,以精神凝聚人、以事业吸引人、以政策激励人、以环境鼓舞人,广纳四海英才。
一方面,在培育发展空间上下功夫。学校积极引导人才关注“国之大者”,投身脱贫攻坚、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战略,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西部大地上。依托设计学科优势,助推陕西安康毛绒玩具文创产业创新发展;发挥食品学科特色,联合企业成立国家羊乳制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助推陕西羊乳产业做大做强;推进轻工、化工等学科技术革新,引领造纸、皮革、能源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推“美丽中国”建设。
另一方面,在持续稳定人心上下功夫。秉持“延聘一流人才,并使得他们快乐”的理念,让人才扎根、安心、乐业。强化全方位服务保障,统筹解决人才的待遇、职称、住房、子女教育、配偶随迁等后顾之忧;成立前沿科学与技术转移研究院,推动创建基础前沿研究和综合交叉的“科研特区”;对标国际一流,因地制宜升级改造实验室,一站式购置了西北地区目前最先进的“球差电镜”等高精尖仪器设备,为人才创新创业铺路架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为学校更好服务地方发展指明了方向。
紧扣时代发展之需,进一步汇聚整合人才资源。创建轻工、材料、化工、环境等特色一流学科,为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现代农业、能源开发等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吸纳集聚高水平、专业化人才梯队。
聚焦科技创新之要,进一步激活释放人才潜能。深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攻关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所需关键技术,以一流的科研创新能力,服务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铸就立德树人之魂,进一步引领人才扎根西部。弘扬好、继承好、践行好“西迁精神”,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持续不懈用“西迁精神”滋养学生,引导更多优秀人才积极投身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新功、立新业。
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注入青春力量
作者:李传起(南宁师范大学校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指出:“注重选拔符合西部地区需要的专业化人才,建立健全有利于吸引、激励和留住人才的体制机制”,这为南宁师范大学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点出了着力方向。
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生力军,既肩负着立德树人、振铎传薪的职责担当,也承载着接续奋斗、载梦前行的光荣使命。近年来,南宁师范大学抓住南宁市实施“强首府”战略的契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在用好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上下功夫,着力提升三个“力”,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注入青春力量。
激发潜力。最大限度地把年轻博士的学术潜力激发出来。在人才使用特别是考核目标上,我们打破西部欠发达地区传统思维,破除不利于人才成长、流动的观念壁垒和机制障碍,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发现机制、使用机制、评价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适时选才、适岗用才。建立了以贡献为导向的绩效分配机制,以“年薪制”等新的待遇制度调动人才积极性。
释放活力。把不同能力导向的教师活力释放出来。尊重学科差异、岗位差异,尊重教师成长发展规律,注重分类考核评价,对不同岗位教师提供不同职业发展平台和晋升渠道,鼓励教师个性化发展。通过教师职称破格晋升、直聘、高聘机制,为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提供制度保障。拓宽个人发展渠道,推进教师队伍分系列发展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设置教学岗、科研岗、教学科研岗、职业导师岗等岗位,让不同能力导向的人才充分发挥其优势,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形成持久力。积极培育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保障。学校将推出“三百计划”,即“百人计划”“百日计划”“百名计划”,助推青年人才成长。实施“百人计划”,鼓励、资助100位青年教师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研修学习,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广阔学术视野、较强科研实力和精湛教学技能的青年杰出人才。实施“百日计划”,重点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百日挂职实践锻炼,打造有行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实施“百名计划”,遴选100名左右教学科研专家担任新近入职青年教师的职业导师,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实践环节的指导。“三百计划”直接指向青年教师人才队伍,既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人才支撑,更为富民兴桂作出师范类院校应有贡献。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18日07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