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编的成功率有多大(为何考编成了大家的首选)

考编的成功率有多大(为何考编成了大家的首选)(1)

2022年4月8日,北京市朝阳区分两批进行了2022年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从公示我们可以看到,此次的岗位大多是"乡镇街道基层"岗,本科学历就可以报考。但在拟录用人员名单中,95%以上都是硕士和博士,本科生凤毛麟角,此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985"国内名校,日本京都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海归硕士也比比皆是。其中,一位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女博士最受关注,因为拟录用她的岗位是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城市管理执法岗",就是我们常说的北大女博士到街道办当城管。

公示名单一出炉,“宇宙的尽头是考编”再度成为社会热议话题。其实每年的毕业季,考编的话题都会冲上热搜,只不过近些年呈愈演愈烈之势。再往前数,2021年,曾在《Nature》发表文章的浙江理工大学硕士生回老家当公务员;2020年深圳中学发布新入职教师名单,66人中硕士39人,博士21人,博士(后)6人;2018年,浙江杭州余杭区公示一份街道办拟录用人员名单,同样一水的清华北大的博硕士。

还有另一组数据。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人数达到212.3万人,183万余人通过资格审查,创国家公务员考试人数历史极值。这也使得平均人数岗位比达到68:1,最热职位竞争比超过20000:1。

体制内的工作是好是坏大家见仁见智。但是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076万,报名考编的人数约占19.7%,即有五分之一的毕业生用脚投票了。剩下的人里相信还有许多因为条件不符、没有信心等各种各样的原因放弃了,也就是说对考编有积极偏好的人还要更多。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考编成了大家的首选?

————————————

其实考编也是就业的一种方式,随着我国全方面的发展,不少基层岗位越来越需要高学历人才,比如小学,比如街道办,这也是我们支持的。这是个人的选择,本不必要引起整个社会层面的关注和讨论。然而现在考编却俨然成了民众的一种新的价值取向,这就不得不令人深思了。

仔细思考上述的案例,你会发现这些其实都是现象和结果。博士当城管是,博士当老师是,大家拼命考公进编也是。那么因在哪里呢?

人是趋利的动物,在做选择的时候首选对自己有利的一方。即大家认为考公进编是对自己有利的选择,这就存在两种情况:考公进编本身非常好;不考公进编非常差。我们逐项分析:

1、考公进编本身非常好。

编制是稳定的代名词,不需要担心中年失业,还有京沪户口,可观的收入,全面的福利,较高的社会地位。

当然进编后也不是万事大吉,你还要会与人沟通、会“来事”……

2、不考公进编非常差。

这句话有些拗口,本想换个表达方式,但是发现别的表达都无法准确的表明待讨论的问题的范围。因为不考公进编包括进部分国企、私企、创业、待业等等。

先来说说好处。能力高,收入高,有钱。

再来数数不足。工作不稳定、收入不稳定、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大部分人收入不高……

我国自古就有“士农工商”的说法,即便现代社会观念有所改变,但是仍然改不了“有钱不如有权”的认识。更何况,有钱岂是那么容易能够实现的。

考编的成功率有多大(为何考编成了大家的首选)(2)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考公进编是真的好,更重要的原因则是不考公进编是真的差。这几年大环境如何大家相信都有切身体会,有没有被裁?公司还能撑吗?工资涨了多少?年终奖几个月?当我们面对中年危机,面对频发的加班猝死,面对经理的咄咄逼人、老员工的圆滑世故、高不可攀的房价、筋疲力尽的内卷,仿佛在黑暗的洞穴里摸索前进,哪怕头破血流浑身是伤,能否见到洞外的光亮都是个未知数。去年曾有媒体对在校大学生做过一份关于毕业薪资预期的调查问卷,其中67.65%大学生评估自己毕业10年内会年入百万。相信大部分参加工作的人看到这个结果也只能撇撇嘴说一句“初生牛犊”。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你会不会毫不犹豫的说出“考公”二字?

面对这种畸形的就业市场,作为一个个体,除了选择顺势而为之外,没有第二选择。但是长远看,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绝不仅仅是人才错配这么简单,而是会对我国整体经济活力、劳动力资源等产生长期不可逆的消极影响。就如同我国的人口政策,即便现在放开三胎,依然不见新生儿人数的增长,为什么?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