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了凡四训经典故事(明明是劝人向善的经典之作)

大多数时候,我们通常可以理解简单的因和果,而难以看清更为复杂的因和果,这大概就是命运的玄妙和难以捉摸之处。

1

早上醒来看今日头条,突然发现一个网友B给我留言了。

说《了凡四训》是骗人的书,“能动动脑子不”?

想了一下,反应过来是之前回答了一个头条网友A的问题“《了凡四训》中的孔先生为什么向袁了凡道破天机”,当时对这个问题还挺感兴趣的,为此专门去自己经常用的阅读APP上下载并简单浏览了一下这本书,然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中间好像也有网友回答觉得很神奇,有人则觉得是骗人的。但是从回答问题到今天这么久了,突然跑出来一个网友B来教训我“动动脑子”,因为早上比较忙,没时间回复,到晚上想回复一下,又觉得没有必要,因为有些人的认识可能就是,别人跟他的意见不同就是没有脑子,所以干脆不回复了。

不过倒是想聊一聊我所认识的“命运”二字。

“你这个人啊,操心的命,而且总是受累不讨好。”

事实是:人生在世,本来就很累。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寻常百姓,都在为了生活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哪个不操心?而且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七八,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受累不讨好。

“你这个人命犯桃花,男女之事不断!”

事实是:这是阿宝们(算命先生)经常对帅哥靓女们用的招数。人分三六九等,有丑有俊,甭管男女,只要长得漂亮,就会招得异性吸引,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你的孩子是王母身边的童子。”

事实是:这句就更没谱了,但这句的“信用度”却最高。父母给孩子算命,如果是因为孩子身体不好问卜,用这句话最“灵验”,因为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

看完了这本书,我有一阵子还经常跟朋友讲,其实咱们遇到的那些算命的,都是一些街头心理学家而已,真正的大师可能也有,但是应该不是我们能够遇得到的,我就不妄言了。

3

所以我可以理解喜欢算命的人的做法,大多数人无非是花钱求一个安慰或者买一个希望,但我不算命,主要是心情不好的时候把钱花掉买好吃的或者漂亮衣服就会心情瞬间好转,对生活再度充满希望。

什么是命运?一种解释是把命运拆开来,“命”是定数,是不可更改的,一如我们的父母和出身无法选择,而“运”是变数,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进行改运。

我所认识的命运更多是一种因果。大多数时候,我们只看到了简单的、短期的、明显的、单一的因导致的简单、短期、明显、单一的果——

比如最近一段时间努力锻炼、控制饮食,体重渐渐趋于下降,另一段时间大吃大喝、疏于锻炼又渐渐地胖起来;比如最近努力学习,成绩有所提升,另一段时间荒于学业,造成成绩下滑等等。

但很多时候复杂的、长期的、隐性的、多个因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果,或者一个因导致多个果的时候,我们通常往往难以看清,这大概就是命运的玄妙和难以捉摸之处。

4

再回到《了凡四训》这本书来,《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第一篇《立命之学》在我们今天看来的确有些神乎其神了,但是我想,这本书的关键在于后三篇,改过、积善、谦德,不为“命”字束缚手脚,自强不息,改造命运。妥妥的就是一本劝人向善的经典之作嘛。

关于了凡四训经典故事(明明是劝人向善的经典之作)(1)

“过有千端,惟心所造”,“过由心造,亦由心改。”

相信命运由无数因果组成、相信善因可以得到善果,或许才能对自身有约束,才能做一个“不欺暗室”的君子。

正如永远的女神奥黛丽·赫本所说的:“若要优美的嘴唇,要讲亲切的话。”

关于了凡四训经典故事(明明是劝人向善的经典之作)(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