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派代表词人是(您知道豪放派诗人是谁吗)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洲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宋代著名文学家,他在书法、绘画、医药等方面都有卓越建树。
苏轼出生在书香门第,他的父亲苏洵饱学诗书、通今博古,可是苏洵在年轻时并不刻意追求功名,而是喜欢远游。
母亲程氏出身书香门第,父亲出门远游的时候,母亲就督促两个儿子读书上进,经常教导孩子应从小立下报效祖国的大志。
有一次,她给苏轼讲解《后汉书·范滂传》,当讲到范滂因反对宦官专权而被捕,范母大义凛然,临刑前还教导儿子以气节为重时,苏轼感动得哭了,他天真地问母亲:“我也要做范滂,母亲您会支持我吗?"母亲把苏轼抱在怀里,坚定地说:“那我就学范母,支持你。”
苏东坡自幼天资聪颖,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总有一股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劲头。经过几年发奋努力,苏轼学业大有长进,别看年纪小,读的书可不少,也能出笔成章了,亲友都称他是个难得的“神童”。
在一片赞扬声中,他不免有些飘飘然。挥笔写下“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的对联,贴在自家门前。有一天,有位白发老爷爷路过,看到这副对联,感到这位苏公子过于自信了。
第二天,这位老爷爷手拿一本书,登门对苏东坡说“本人才疏学浅,特来向小苏公子求教。”苏东坡接过书一看,不但这本书没听说过,而且竟有许多字不认识顿时脸红了。老翁捋着白胡子激他道:“苏公子,你不是'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了吗?怎么会不识此书之字?”
苏东坡惭愧极了,立即提笔来到门前,在那副对联的上下联前各加了两个字,使对联变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从此,他手不释卷,朝夕攻读,虚心向老师求教。那时候的文章都没有标点符号,而要全篇背诵,先要学会断句,这样可以检验学生是不是真正理解了文章的涵义。背诵是个苦差事,为了加深理解,便于记忆,苏轼把整本书都抄下来,边读边抄边理解其中的妙处。等到把整本书抄完,其中的寓意典故已经了然于胸。
后来苏轼的文学造诣日见深厚,终于成为北宋文学界和书画界的佼佼者,博得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盛誉,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获得了很高的赞誉。代表作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他的书法也为宋代苏、黄、米、蔡"宋四家"之首。
苏轼的仕途真可谓宦海沉浮,颠沛流离。因“乌台诗案”和"车盖亭诗案"遭到牢狱之灾,一贬再贬,成了震惊一时的冤案。
苏轼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他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当时就有许多青年作家众星拱月似的围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此外,李格非、李之仪、唐庚、张舜民、孔平仲、贺铸等人,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苏轼影响。
苏轼除了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
苏轼还以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他在各地的游踪,他在生活中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苏轼是无与伦比的。
#分享新生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