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饥荒为什么没有饿死也不打鱼(也不去河里捕鱼)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现代人民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基本不愁吃穿。哪怕在一些落后的农村或者偏远地区,借着一些政策的实施,也能过上相对不那么贫穷的日子。

古代社会远没有现在这么的美好。在古代,饥荒时常发生,洪灾、旱灾一来,百姓们躲无可躲,只能接受老天爷安排的命运。

而在许多的影视资料或者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百姓在应对饥荒时还会围着树啃树皮,场面心酸无比,让人不禁感叹生活在现代社会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那么古代发生饥荒时究竟有多可怕?为什么百姓宁可吃树皮,也不去河里捕鱼呢

古代饥荒为什么没有饿死也不打鱼(也不去河里捕鱼)(1)

如今社会面临突如其来的天灾,都会有对应的防护、应对措施,我们有粮食种植基地可以培育人们要吃的食物,也有一系列的基建设备为人类抵抗天灾。

可以说,现代社会缺少这些技术支撑,人类也没有办法斗得过老天爷,何况古代力量薄弱的百姓

而关于古代饥荒时期,百姓宁可吃树皮,也不去河里捕鱼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根据饥荒形成的原因,分两个方面来讲。这两个原因一个是旱灾,一个是洪灾。

古代饥荒为什么没有饿死也不打鱼(也不去河里捕鱼)(2)

造成饥荒的旱灾

民以食为天,饥荒的形成,其实就是因为老天爷带来的灾害对古代民众赖以生存的粮食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而旱灾绝对是常见灾难源头之一。

只要旱灾一来,那些良田沃土统统都会因为没有河水的灌溉而变得惨不忍睹。

古代民众们在前一年辛辛苦苦地种下种子,来年本可以高高兴兴采摘果实,却生生被上天夺了去。

放眼望去,整片土地寸草不生,祖国大地所到之处饿殍遍野闻之哀感之痛,不是亲身经历者难以体会其中的苦楚。

古代饥荒为什么没有饿死也不打鱼(也不去河里捕鱼)(3)

旱灾来了,古代百姓的饥荒也就随之到来了。这个饥荒不是我们想象的挨几天饿,少吃几天饭这么的简单。

古代的饥荒来临,波及范围不止几个家庭,而是殃及整个省份。旱灾之所以称之为“灾”,就是因为旱灾对古代民众造成的危害是巨大且无可挽回的

不仅良田会变荒土,旱灾所在地,就连山间的河流、丛林的小溪都会被吸干殆尽。江河露出自己最初的模样,没有一点的水源,只有尘土飞扬

在这种情况下,百姓不去河里捕鱼就很好理解了。毕竟旱灾环境下,整片大地连河都没有了,还怎么捕鱼呢?

古代饥荒为什么没有饿死也不打鱼(也不去河里捕鱼)(4)

造成饥荒的洪灾

除了旱灾,还有一个极具毁灭性的灾难就是洪灾,这种灾难甚至能让民众逃无可逃。

古代技术落后,没有技术的支持,民众无法提前预测洪灾的到来,也没有先进的设备可以在洪灾来临时抵抗一二。

整个大地只有面临洪灾束手无策的百姓,以及被汪洋大海吞噬的子民们的家。可以说在那个听天由命的时代,一切的事物都只能交给上天。

古代饥荒为什么没有饿死也不打鱼(也不去河里捕鱼)(5)

面临洪灾的侵袭,古代人们只能带着妻儿老小赶紧迁移,逃得越远越好。

人们在逃亡的路上,所见到的都是在洪灾冲刷的河水中喊着救命的民众,江水湖泊中也到处漂浮着这些逃不掉的底层人民的尸体

洪灾一来,饥荒也来了。这种情况下的饥荒,老百姓也宁可吃树皮,都绝对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河里捕鱼捞虾

毕竟此时此刻大众躲洪灾都还来不及,又怎么可能自投罗网,这不是嫌自己活得太久去送命吗?

古代饥荒为什么没有饿死也不打鱼(也不去河里捕鱼)(6)

小结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几次大饥荒,在史书上都或多或少有着只言片段的记载。

古代时期的饥荒发生地基本集中在北方一带。相比起南方,北方地域没有这么多的河流,因此北方人相对来说也没那么熟悉水性。

洪灾来临时,人员伤亡极大,而且洪水对于北方土地的冲刷,也意味着之后很难在这里种植农作物。

古代饥荒为什么没有饿死也不打鱼(也不去河里捕鱼)(7)

当然,无论饥荒起因是旱灾还是洪灾,这些都不是古代民众能够承受的

毕竟连国家掌权者面临这样的天灾都无计可施。只能择良辰吉日,天子带着众大臣上山进行祭祀活动,以求天神的庇护。

像祭祀这般的封建思想,被现代社会嗤之以鼻,却为何是当时古代民众的信仰?还不是因为他们觉得只有祭祀才能受到老天保护,才能支撑着自己继续生活与前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