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第二期规划(莱州市加速融入)

胶东在线8月30日讯(通讯员 马小妹)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今年莱州的秋天,注定如此不同。位于城区南部方向的潍烟高铁莱州站房项目正迈着坚实而铿锵的步伐,加紧施工,为城市塑造发展新优势注入澎湃动能。

眼下,潍烟、莱荣高铁从规划到开工已经两年时间,从宏观角度看,烟台市涉及整条高铁沿线的各区市也迎来发展新定义,而当我们落脚在烟台实际片区发展上时,就会发现潍烟高铁带动最大的其实是作为综合交通枢纽所在地的莱州,堪称“烟台西部第一站”,成为最大的“潜力股”。

为什么能如此肯定呢?众所周知,潍烟铁路线路从潍坊昌邑至烟台市,全线总长237公里,途经平度市、莱州市、招远市、龙口市、蓬莱区、开发区、福山区、芝罘区,接入青烟直通线芝罘站,设计时速为350公里,设计建设工期为4年。该沿线上共囊括烟台全市7个城市,也就是7座高铁站房,而指挥部却设在莱州,一方面是因为莱州优越的地理位置,它是重要的胶东龙头节点,犹如一条昂首盘旋的巨龙横卧在西部枢纽;另一方面它还是潍坊进入烟台方向的第一站;最重要的一点是莱州站房在潍烟铁路全线中建筑规模是最大的。

文化融入赋能城市新形象走进“花样”的高铁站 据了解,潍烟高铁整条沿线站房均由中建八局承建。就在上周,整个潍烟高铁线上的全部站房参建单位“聚首”莱州,进行了一场关于潍烟铁路房建标准化施工暨创建精品站房观摩交流会,更有莱荣铁路房建8家参建单位参与其中,共同“论剑”新时代下创建站房精品工程的新路径。其中,莱州站房以其“站城融合”的理念,将月季融入造型,获得观摩团一致赞叹。

既是交通枢纽,也是文化地标。结合站房设计效果图,记者了解到,站房造型采取了“一站一景”的设计初衷,充分整合我市历史文化资源,提取莱州典型文化元素,秉承“花开自莱州,扶摇上苍穹”理念,将站房顶部以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蕊来展现,呈慢慢张开状态,而站房侧面则以抽象花瓣的形状为母体,通过彼此间韵律排列组合,丰富了建筑造型,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一下高铁,就能第一时间感受到当地的文化韵味,也让这座充满文化艺术底蕴的高铁站,成为镶嵌在渤海湾畔的文化名片。

“目前,我们项目基础施工已经完成,综合楼顺利封顶,主体施工正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用房也在加紧推进中,预计2023年10月底完工,整个项目计划于2024年建成使用。”潍烟高铁莱州站房项目部指挥长徐魁介绍,他们深知当地群众对高铁建设的关注,而站房不仅是莱州市民认识高铁的“第一站”,还是外地客人到达莱州后接触当地的“第一窗口”,他们始终致力于将站房打造成精品,回馈大家对高铁建设和开通的热切盼望,这也是此次交流观摩会召开的初衷。

莱州市第二期规划(莱州市加速融入)(1)

以观摩促学习 以交流谋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欢迎来到莱州站房综合楼质量实体样板展示区……”观摩期间,随着现场解说人员的引导,在随后的观摩中,来自10多家参建单位的“建筑大咖”们还深入施工现场,先后查看了实体样板展示、标准养护室、VR体验室、样品室、安全教育区、安全体验区、安全展示区等展示点,相互交流经验。

在莱州站房施工中,中建八局发挥技术优势,融入匠心与情怀,从精品站房组织架构、管理举措、典型通病问题的防治和精品站房品质提升等方面进行分享和交流,不断提升站房施工细节品质;装饰相关负责人围绕各类装饰面层龙骨安装等隐蔽性工程,地面石材铺装、墙面石材干挂、幕墙玻璃铝板安装、金属栏杆安装、静态标识安装等细节性问题进行发言和探讨,把质量细节落实到每道工序。

“这一趟真没有白来,前期我们通过''走出去''观摩了部分国内站房的典范工程,拓宽了质量管理视野,这次到莱州站房我再次感慨什么是''不学而无知'',整个项目建设很细致,在技术层面和内控管理上也让我有了新的启发,收获满满。”莱荣站房一标项目负责人表示,优秀经验值得借鉴,希望能把这次所看所学带回去,并应用到今后施工项目上。

以点带面,推行“样板引路”,还要始终坚持安全发展。在座谈期间,针对站房施工涉及大量的交叉作业、高空作业、特种作业、大跨度钢结构等施工内容,为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带来的风险问题,中建八局还注重抓牢抓实教育培训、苗头隐患、考核惩处、应急处置、值班制度等各个重点环节,进一步完善“横到边、纵到底”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隐患问题排查整治到位、各级风险管控到位,夯实安全生产底线。

匠心筑造精品站房为莱州人民留下“诗和远方”

站房是旅客对地区认识的第一地标,是一座城市的门户,也是展示地域文化的窗口,十分具有地域可识别性,而把每一座站房打造成一处文化风景就是中建八局建设者们共同的理念。

据了解,莱州站主站房12000平方米,车场规模3台7线,主站房布局为3层,设计规模最高聚集人数700人。整个站房设计秉承“以人为本”的思想进行空间布局,站内旅客主要候车空间由进站厅、首层候车区、二层候车区三部分组成,空间上采用了大跨度钢结构体系整合,视野开阔、舒适;流线简洁、导向明确,旅客仅通过视觉导向就能去往对应的候车区域。在客流组织方面,实行进出站客流分层,避免客流交叉干扰。

另外,车站设施配套齐全,设计结合旅客进出站流线进行了前期商业网点规划等相关工作,方便旅客出行的同时,也营造出丰富、协调且富有趣味的候车空间;站房两侧建有与站房配套建设的综合交通枢纽;同时,为了确保市民停车方便,广场将建停车场,尽可能满足停车需要。公共区的楼梯、电梯、公共卫生间、检票口、通道等考虑无障碍设施,做到无障碍流线连贯、完整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车站连接着家和旅途目的地,是88万莱州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出发地。我们将做好我们的''老本行'',将美好生活向往出发地和收获地的站房创建好、改善好。”徐魁说,施工建设过程中,中建八局将始终立足创新,从“花开莱州”人文文化中继续汲取灵感,为沿线88万莱州人民带去“诗和远方”的邂逅。

填补高铁空白 打造“烟台西部第一站”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它未来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最清晰的就是看它当前的一个城市定位。回顾在烟台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建设综合立体大交通的目标,仍旧令人振奋,特别是潍烟高铁、莱荣高铁作为烟台市倾力推进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对于推动烟台从“动车时代”迈向“高铁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高铁被称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神器”,而对于莱州来讲,其地处胶东半岛西北部,西联潍坊昌邑市,南面与青岛平度市接壤,是重要的节点城市。但一直以来,境内只有大莱龙铁路货运站,广大市民都期盼着能结束城市“无铁路”和交通运输格局单一的历史。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旅行生活的向往,近年来,莱州市着力破解交通瓶颈难题,大力推进铁路工程建设,环渤海潍烟高铁项目、青平莱城际铁路接轨工程相继动工,为莱州扩大对外开放筑牢了更加坚实的支撑。

目前,莱州的高铁梦已越来越清晰。“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加快架设建设交通工程,全面建成潍烟高铁、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及综合交通枢纽、站前广场、通站道路,加快建设北苑西路、文化西路、海港路、掖虎路等主干道路,推动莱栖高速、莱青高速、S218城区段改线、青平莱城际铁路等工程及早开工建设。”莱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透过这些清晰可见的“作战图”,一个“更大的莱州”展现在我们面前,锻造关键节点,担纲重要枢纽莱州志在打开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恰似五彩缤纷的彩虹,绽放着一束束和谐的光芒,实实在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未来,相信伴随着“高铁时代”来临而备受瞩目的潍烟高铁莱州站房,必将是新时代精品工程的“代言人”,不仅助力莱州交通“脱胎换骨”的变化,更助推莱州大踏步融入“胶东半岛一小时经济圈”。

莱州市第二期规划(莱州市加速融入)(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